紅磚結合新技術 歷史風華再續
紅磚曾經是台灣最常見的建築材料,由於921地震的發生,造成許多紅磚房屋倒塌,安全性也在這時遭到了質疑。經過都市化的發展,原本燒磚的產業也逐漸沒落,然而社會上還是有許多人在延續紅磚的生命,像是老屋再造、技術更新或是轉型成文創商品,不斷挑戰新的課題。
紅磚曾經是台灣最常見的建築材料,由於921地震的發生,造成許多紅磚房屋倒塌,安全性也在這時遭到了質疑。經過都市化的發展,原本燒磚的產業也逐漸沒落,然而社會上還是有許多人在延續紅磚的生命,像是老屋再造、技術更新或是轉型成文創商品,不斷挑戰新的課題。
從火車站向南走一公里,位於尖山埔路上的陶瓷老街,是鶯歌最早的陶瓷集散地,在地居民投注在陶瓷上的熱情、努力,長達 […]
「藝起磚情」裝置磚雕本月22日於碧潭東岸盛大揭幕,由磚雕大師陳逢顯主導,用千片紅磚拼湊,以象徵不同意義的三隻鳥 […]
泥塑工藝擁有非常深遠的歷史,從古早時代的紅磚建築,到現在的廟宇剪黏裝飾,都能看到泥塑工藝的蹤跡。但泥塑工藝是非常看重基本功的技術,至少需要花費三年以上才能出師,龐大的時間成本也導致此項傳統技藝,陷入後繼無人的窘境。
1.彰濱焚化爐 2.漁電共生 3.部落照相館 4.嘻哈爺奶 5.快樂先生 6.冠軍釀酒師 7.籃球再生 8.紅磚再造 9.傳統刺繡 10.製糖產業 11.石雕工藝
緋日常希望讓年輕人能在復古的路上,用百元享受這些藏在古色紅磚後的小幸福,帶領讀者一同探索不一樣的老台灣,跟隨前人的足跡,探訪各大老舊街道,藉著對懷舊的平靜,停止追求快速變化的新潮流,療癒平日的疲勞,並找回自身的步調,漫步巷弄,體驗到屬於自己的緋日常。
新北三峽「北大特齡區全生活館」,結合環保與生活機能開設社會服務據點,滿足附近民眾自出生到老的需求,在綠能的部分,透過設置大面落地窗收納龍學公園美景,並設適度的遮陽搭配節能燈具、變頻節能空調系統,太陽能光電板,提供舒適環保的公共環境空間,是一棟「鑽石級」的綠建築。
「青年外流」、「漁業蕭條」成為漁村普遍的形容詞,位於基隆的「八斗子漁村」也不例外。海洋資源枯竭使漁業人數下降、青年人口外流。目前八斗子居民與民間組織攜手合作,欲向政府提案,盼守護當地獨有自然景觀,並創造商機吸引青年回鄉。
許多城市都種有行道樹,近幾年台灣更為了兼顧經濟與環保而大力栽種。行道樹確實為環境帶來許多好處,但選擇錯誤的樹種栽種,如台中市的黑板樹就造成許多問題。
在都市更新浪潮下,許多建築面臨拆除,但古建物如果沒有被列進例如古蹟、歷史建築等有形文化資產,就不會被《文資法》保障,而珍貴的古建料將因此淪為廢棄物,在文資保存與資源再利用的前提下,設立文資建材銀行,就被視為解方。
走過台灣百年歷史,曾為大台北最繁榮地區的「大稻埕」,源自過去一大片曬穀場而得名。開港通商後,大稻埕成為台灣北部商業貿易的集散中心,同時融入中國大陸、本地、西洋的歷史文化。而「霞海城隍廟」更是遠近馳名的月老廟,每年來拜月老求姻緣的信徒更是絡繹不絕。
位於台北市大稻埕的林華泰茶行,從1883年創立至今,秉承中已經傳承五代,然而現在卻面臨第六代繼承斷層。在青黃不接的情況下,茶行希望有喜歡茶的年輕人前來學習,將茶產業延續下去。
斑駁的紅磚長滿艷綠的青苔,老樹根盤纏交錯破碎的屋瓦,泥牆上多邊形的閩南雕塑,掉漆的京都格子日式窗戶,這裡是基隆市七堵區明德國中的舊宿舍「明德山莊」。60多年前是提供給教師們居住的眷村聚落,曾經喧鬧吵雜的校舍,如今只剩六戶人家居住。然而,看似廢墟的外貌,其中正有一股在地青年對土地認同的價值,在其中慢慢萌芽。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