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為觀止!減少碳足跡 低碳飲食好處多
全球暖化是人類面臨的危機,至今已經有各式各樣的減碳方法。但我們應該如何下手呢?其實可以從最基本的飲食開始做起。近幾年盛行的低碳飲食,就能達到減碳效果,至於要怎麼「吃」才對呢?
全球暖化是人類面臨的危機,至今已經有各式各樣的減碳方法。但我們應該如何下手呢?其實可以從最基本的飲食開始做起。近幾年盛行的低碳飲食,就能達到減碳效果,至於要怎麼「吃」才對呢?
1.危老建築 2.舊衣回收 3.低碳飲食 4.剩食麵包機 5.新龍社區 6.貓空茶產業 7.動物變寵物 8.自學生
根據中選會歷屆村里長參選人年齡資料統計,有越來越多40歲以下的人參選村里長。但村里長工作內容繁瑣,將會使青年村里長難施展抱負。若村里長能指派具服務熱忱的人擔任鄰長,一起分擔民眾需求,或許能使青年村里長把更多心力用於實踐理想規劃。
社工是一個賦有專業性,同時也具有高風險的職業,在他們拯救社會或家庭中弱勢的一方時,往往他們也可能陷入其中,在社工因為工作內容、環境成為弱勢者時,社會應該適時地注意到他們的困境。
台南學甲暌違兩年再度舉辦的「上白礁謁祖」於農曆3月11日舉行,為早期遷台先民隔海遙拜保生大帝、念想祖靈的方式,具飲水思源意涵,流傳300年至今,不僅是當地萬眾矚目的焦點,也吸引各方信眾朝聖。
民以食為天,食物對於人來說不可或缺,但大部分的人卻對食物背後的來源並不了解,而雞蛋身為許多食品的原物料,其健康更是與人們息息相關。十幾年前楊環靜從國外回到台灣,並在2015年創立社會企業「食二糧」,致力於生產能讓民眾安心吃的健康雞蛋,也希望解放母雞,讓牠們得到該有的自由。
壯圍鄉位在宜蘭縣東北部,各類的資源與交通,都很難跟市區相比,有一群對農耕生活非常嚮往的青年,集結成微圍共創聚落,用創新的方式,推廣與牛互動模式及在地農產品,讓大家愛上壯圍。
疫情肆虐下的台灣,用血需求雖有少許的下降,但捐血人數減少近3成,血庫庫存仍然供不應求。為了解決缺血問題,血液基金會增加捐血車的派點,並鼓勵民眾捐血。此外在捐血時也更加注重防疫規範,強化捐血作業場所的防疫設備。
1.外送條例 2.美食部落客 3.低碳社區 4.路樹影響 5.街頭藝人登記制 6.泰興樂劇團 7.文創陪伴師 8.唐寶寶求生 9.腦麻就業 10.愛滋友善牙科 11.口吃者心聲 12.回收再利用 13.蚵繩 14.壯圍地方創生
根據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數據顯示,去年七月,台北市最高溫度比起台南多出3.8度。氣候變遷導致居住環境越來越惡劣,在充斥水泥高樓的都市,綠地是能夠減緩熱島效應、調節氣溫的重要區域,不僅是應對氣候變遷的力量,更是環境永續的重要推手。
九合一大選將於年底進行投票,除了備受矚目的縣市首長外,市議員選舉也是龍爭虎鬥,藍綠兩黨相爭和第三勢力的崛起讓這次大選的競爭更加激烈。
石虎是台灣目前唯一的原生貓科動物,生活在低海拔的山區或丘陵地,故有「淺山精靈」的美名,石虎外型與家貓虎斑貓相似,也有不少人會將兩者認錯,其實從外表就能做出區別,石虎四肢較粗、額頭有白色條紋、身上的花紋是斑點狀和褐色毛皮;虎斑貓的四肢較細小、額頭與皮毛同色以及身上的花紋是條紋狀。
失智症一般病發在65歲以後,台灣失智症協會指出,至2019年底,台灣的失智人口推估已超過29萬人,換句話說,在台灣有近30萬的家庭家有1名失智者,可見失智症已經逐漸成為普遍的病症,近期更有關懷失智症的特展展出。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