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醫師心繫山林 長照服務暖人心

長照政策實施多年,造福了不少民眾,但是住在偏鄉的長者,卻時常因為交通和支出問題,沒有辦法得到需要的照顧。身為泰雅族的醫師高揚威,致力服務山區長輩,將全身心奉獻給家鄉的民眾,希望他們也能享受到良好的醫療服務,而其中高揚威認為偏鄉長照問題存在已久,卻並未得到改善。

平溪礦業沒落 望古三貂嶺力拚觀光

位於新北市平溪區的望古車站,早年是為運送慶和煤礦及服務在礦場上下班的煤礦工人而設立。隨著礦業被取代而逐漸沒落,往日的繁榮盛景也不復存在,現如今偶有下車的旅客也是為了尋找隱藏在山林之中的望古瀑布而來。同樣位於平溪線上的三貂嶺車站也見證了煤礦產業的興盛與沒落,然而與望古不同的是,三貂嶺在近年來增加了許多新住民,觀光潮與錢潮也逐漸湧進這個小鎮,然而,對於秘境的保存與經濟的發展如何取捨及共存,也成為備受討論的議題。

台南左鎮老化指數高 青年返鄉力拚小鎮重生

人口老化、地質貧瘠的左鎮,受限於水源保護區的法條和落後的基礎建設,工作機會稀缺、人口不斷外移。在這樣的困境下,仍有一群人不放棄復興左鎮的夢想;他們有的是返鄉青年,有的則是為這個人情味濃厚的地方感動,於是決心留下出一份力的夥伴。而不管是何出身,這群積極樂觀的夥伴都相信這個美麗的化石小鎮會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越來越好。

危老重建問題多 推動都更大不易

台灣都更條例從1998年頒布以來已歷時25年,然而截至2022年8月,全台只有3500於棟的建築通過都更核定,但光是台北市的老屋數量就高達65萬戶,因此都更的速度可謂是龜速進行。而深入探討都更龜速的原因,往往是社區或大樓中有住戶不同意、產權難以釐清,也因此都更好幾十年的案例在全台隨處可見。

強化預防照顧 助長者活出尊嚴

台灣在2018年正式進入高齡社會,根據內政部的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止,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就佔了總人口17.56%,85歲以上人口也佔了1.8%。首都台北市也在2022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超過2成的老人人口,人口老化已經成為台灣社會不得不重視的議題。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