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老化鄉鎮 推動地方創生計畫
台灣近幾年開始面臨超高齡社會及少子化問題,除了人口下降的幅度增加外,青壯年人口更大量湧入都市,造成城鄉差距嚴重擴大。為解決此問題,台灣政府借鏡日本於1988年開始推動的「地方創生」計畫,將此概念引進國內。
台灣近幾年開始面臨超高齡社會及少子化問題,除了人口下降的幅度增加外,青壯年人口更大量湧入都市,造成城鄉差距嚴重擴大。為解決此問題,台灣政府借鏡日本於1988年開始推動的「地方創生」計畫,將此概念引進國內。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在2020年將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頒發給資深新聞人王健壯,在媒體圈深耕逾四十年的他,既是一名記者,更是一位著名作家,無論政治風氣為何,從未放棄執筆。
環保意識抬頭,掀起一場高汙染工業淘汰賽,電鍍產業在1960年代崛起昔日傲人的姿態如今成了環境沉重的負擔,台灣徒具完善的環保法規卻長久無法遏止違法偷排汙水,創造永續工業環境仍為待解的發展目標。
彰化縣地區農田與電鍍工廠為鄰,工廠私自排放未經處理之工業汙水, 導致大量農地重金屬超標,偷排廢水的陋習乘載農產品與水源汙染等問題,政府為此強力掃蕩且推動進駐工業區受納管標準管控。世代革新環保意識提升,佇立幾十年的傳統產業,遷廠問題重重、環境汙染事件接連爆發。
聯合國統計,每分鐘都有800萬噸的塑膠垃圾進入海洋,造成嚴重海洋污染,而政府也從2018年開始擴大限塑政策,希望能改善塑膠垃圾的數量。不過,仍有許多「看不見的」塑膠微粒污染,藏身在海洋及日常生活,最終更會透過食物鏈循環回到人體。
淡水河流域自1987年擴大截流的方式整治淡水河系。時至今日,根據環保署的資料顯示,2019年淡水河系仍有將近3%的河段屬於嚴重汙染,其根源來自河川特性、生活廢水以及氣候變遷的影響,使汙染難完整根除。
隨著全球吃素人口逐年增加,新的食品科技也在這樣的蔬食風潮中誕生了,那便是以植物蛋白質製成的未來肉。未來肉以人類健康、動物福利與環境友善為出發點,以未來食物之姿,減少畜牧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現代人生活匆忙,時常因為趕上班、上課而忽略的早餐的重要性,或是經常攝取過多高熱量或油炸的食品使得營養不均衡。一日之計在於晨,究竟怎麼吃,才能完整取得應有的營養呢?
隨著科技進步,智慧型手機普及率提高,而在手機汰換快速的時代,遭淘汰的手機廢棄物若無妥善處置,將會對環境產生極大威脅。且台灣明年將進入5G時代,並迎來一波換手機潮,隨之產生的電子廢棄物更不減反增。
近幾年,「青年返鄉」成為一大熱門話題,如此大規模的社會運動逐漸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及討論,雖然離鄉不一定不好,到外地也可以增廣人脈、建立不一樣的人際網絡,但會造成人口外移現象不斷加劇。
店面中充斥敲打聲,現年87歲的蘇萬發是打鐵舖的主人,也是全三峽唯一仍在職的打鐵師傅,現今傳統打鐵舖已不多見,而萬發打鐵舖顧客絡繹不絕,他要一邊融鐵、打鐵、焊接,還要招呼時不時光顧的客人。
隆恩埔國宅的一樓空地,唯一光源是隔著玻璃的走廊燈光,不算大的空間容納十幾位青少年,聽拳擊教練陳哲宇的口令,揮動有力的臂膀,練習拳法——他們是由陳哲宇帶領的「熱原拳擊隊」,隊伍名稱有「熱血原住民」的意涵。
近年來,台灣因斷交風波與香港反送中運動等局勢,不斷左右大選民調,網路上就出現了「芒果乾」(亡國感)的說法。民眾要如何因應亡國感?專家認為,民眾應隨時關心政治、監督政府,深度討論政策,才能理解危機的根本。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