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採礦歲月 礦工文史館記錄勞動歷史

1940年代是台灣煤礦的鼎盛時期,猴硐曾經是台灣煤礦的最大產區,隨著地表的煤礦被開採殆盡以及石油成為新的主要能源,煤礦產業不得不面臨退場的問題。有一群礦工利用他們的老人年金,建立了猴硐礦工文史館,透過記者實際去訪問礦工,將礦工們最真實的經歷以及工作背景呈現在鏡頭前。

平溪礦業沒落 望古三貂嶺力拚觀光

位於新北市平溪區的望古車站,早年是為運送慶和煤礦及服務在礦場上下班的煤礦工人而設立。隨著礦業被取代而逐漸沒落,往日的繁榮盛景也不復存在,現如今偶有下車的旅客也是為了尋找隱藏在山林之中的望古瀑布而來。同樣位於平溪線上的三貂嶺車站也見證了煤礦產業的興盛與沒落,然而與望古不同的是,三貂嶺在近年來增加了許多新住民,觀光潮與錢潮也逐漸湧進這個小鎮,然而,對於秘境的保存與經濟的發展如何取捨及共存,也成為備受討論的議題。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