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文教生活

猴硐煤礦博物館 重新修復開放參觀

記者 李伊淇、謝瀞儀/採訪報導

現代人常會利用假日出門走一走,位於新北市的猴硐也是遊客的熱門選擇之一。猴硐曾是早年台灣煤礦業產量最大的礦區,園區內的瑞三整煤場博物館保留著猴硐的歷史建築與珍貴的煤礦史,但是,整修後的博物館因缺失了礦工們認為最重要的部分,被他們稱為是一座「沒有故事」的博物館。

位於新北市猴硐的瑞三博物館保存著當地輝煌的煤礦產業歷史。攝影/李伊淇

新北市觀光局為推動當地文化與觀光業發展,去年9月在原有的展覽上增設多媒體互動區和光影展示區,整修過的博物館煥然一新,除了可以觀賞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歷史建築,豐富的多媒體設備也吸引眾多遊客在館內互動,讓歷史生動的呈現在遊客眼前。

遊客黃先生表示:「(多媒體設備的展現)蠻活潑的,成人和小孩會一起互動,解說怎麼去處理整煤的流程。」

遊客可以在博物館內與新增設的多媒體影音設備互動。攝影/李伊淇

但是,在猴硐礦工文史館工作的老礦工毛振飛認為整修過的博物館雖然十分華麗,卻丟失了礦工們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在整煤廠修復後舊地重遊的毛先生痛心的表示:「(整煤廠)事實上見證了台灣發展的過程,應該被完整的保留下來,或是重建的時候都應該維持它原本的樣貌。」

長時間放置在博物館牆外的洗煤機外表鏽跡斑斑。攝影/李伊淇

原本存放的是被礦工們稱作為「心臟」的翻車器及被稱為「靈魂」的洗煤機,在重建之後卻被暫放在博物館牆外風吹日曬,讓礦工們十分痛心。新北市觀光旅遊局則表示,目前正在針對尚未完成修復的區域進行整體性的規劃及相關經費的籌借。

礦工們忍受著惡劣的工作環境,在常處於攝氏40度高溫的地底下拼命工作。照片提供/猴硐文史館

每一個建築和物品都有存在的意義,博物館要做的是將歷史保存再將其正確的展示,在修復的工作中,也不要忘了過去,礦工和整煤廠的辛勞與輝煌。

 

延伸閱讀:

礦業文物 昔時榮光 猴硐走過的黑金風采

追溯煤鄉記憶 猴硐貓村再現礦坑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