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論壇】加強保育的制度面 柯慶麟:整合資源共同努力
本應在海面下悠遊的鯨豚,為何接連「上岸」而最終一命嗚呼?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將於5月3日舉辦公民論壇,以「當鯨豚被迫上岸 敲醒海洋生態的警鐘」為主題,邀請國內海洋事務最高主管機關的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的海洋生物保育組科長柯慶麟擔任與談人,與我們探討社會該如何與海洋鯨豚共存。
本應在海面下悠遊的鯨豚,為何接連「上岸」而最終一命嗚呼?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將於5月3日舉辦公民論壇,以「當鯨豚被迫上岸 敲醒海洋生態的警鐘」為主題,邀請國內海洋事務最高主管機關的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的海洋生物保育組科長柯慶麟擔任與談人,與我們探討社會該如何與海洋鯨豚共存。
根據全國人口資料庫統計地圖最新統計,花蓮縣人口不到32萬人,僅佔全國人口1.3%。當地人口外移現象嚴重。餐飲品牌創辦人任聿新將地方創生的概念融入餐飲品牌,並與合夥人Jimmy共同合作,替花蓮新城鄉康樂村展開新樣貌,同時也創造許多工作機會。
野柳是台灣引以為傲的天然美景,但隨著時間流逝,女王頭的脖子逐漸脆弱,引發斷頸危機。除了邀請專家測試奈米工程護頸計畫,也實施人為管制,禁止遊客靠近。野柳的美是台灣人民共同回憶,期望野柳地景能夠永續保存。
網路購物近年在國內盛行,不僅電子商務平台蓬勃發展,社群媒體交易也蔚為風潮。然而,坊間常見的一頁式廣告購物爭端卻時有所聞,消費者常面臨貨況不實、找不到賣家、退款無門的窘境。
臺灣擁有天然和豐富的水資源環境,卻有一群熱愛水上活動的民眾為突破封鎖線,與政府發生衝突。儘管大眾逐漸熟悉「親水」觀念,但法律的限制、人民對水的擔憂,及尚未普及的防溺教育,讓民眾與水漸行漸遠。
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限塑政策推動至今已經20年,但塑膠袋和一次性免洗餐具仍充斥在生活中,而環保署預估2030年全面禁用四大類一次性塑膠製品,指標是否能落實,值得關注。
台灣本島的三棘鱟過去曾遍布北海岸及西海岸,然而根據海洋保育署《三棘鱟保育計畫》顯示,目前僅剩新竹市香山區及嘉義縣布袋鎮等海岸沙地才會發現零星稚鱟,不過近年來海洋保育署及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等相關團體,協手民眾進行復育行動,希望能讓鱟族群永續繁衍。
二手玩具回收平台的出現,除了能為現今負擔極大的生態環境盡一份心力,亦能將資源永續利用,造福有需要的單位。
美妝產業蓬勃發展,根據經濟部統計處數據,台灣藥妝零售業總營業額2011年時是1648億,2021年時已達1980億,但在經濟成長背後,帶來的環境影響也需要受到重視。
旭川河是基隆歷史悠久的河流之一,日治時期河畔建有名為「崁仔頂」的魚市場,河面上可見數艘小船、家家戶戶雞犬相聞,然而卻在商業與利益的拉扯下,這樣的榮景逐漸消失,旭川河成為了無聲的犧牲者,就此埋沒於城市底下……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的概念已經成為新的商業發展趨勢,不少業者都投入於環保產品的研發、量產,共同打造可再生的經濟模式。有許多台灣品牌分別以各種在地原料打造環保商品,為循環經濟帶來新的可能性。
人人都知道澎湖的雙心石滬,但是卻很少人注意到,在台灣本島,也擁有百年歷史的桃園新屋石滬群,新屋石滬因為年久失修,加上海浪拍打侵蝕,石滬損壞不堪,是依靠桃園石滬協會的石滬修復技師,才逐漸讓石滬重新恢復樣貌。
小盾鱧(又稱魚虎)以觀賞魚名義進入台灣,小時因紅色的身體深受人們喜愛,但長大後變成灰黑色,飼主即棄養到河流、水庫等水域,造成台灣許多水域充斥魚虎,原生物種遭受威脅,棄養此舉造成後續無法收拾的生態危機。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