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多元 公民記者注入社會新觀點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364號指出,人民應享有「接近使用傳播媒體」權利,閱聽人除了被動接收,也可以主動的使用媒體這項媒介。不論是公民新聞還是主流新聞,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角色及功能,胡元輝強調,兩者之間的關係不應該是完全競爭、衝突關係,而是給社會大眾更多元的聲音及報導,呈現社會更多不同的面貌。

機車肇事王 大一生奪冠?

根據警政署統計通報資料顯示,2018年機車肇事件數,以「18歲 – 未滿20歲」年齡層,占道路交通事故總死亡人數比重87.14%。由於該年齡多屬大一新生,教育部於今年(2019)開學時,呼籲各大專校院及學生,騎乘機車務必多加小心,避免成為車下亡魂。

資源回收,然後呢?

多數民眾對於環保意識仍只停留在「分類」,對於後續的「回收再利用」並不關心,由於抱持著這樣的僥倖心理,以至於垃圾無法成功減量,回收再利用對多數民眾而言也僅只是用以面對社會壓力的口號,面對龐大的垃圾產量應該如何處理與減少?民眾比起無法參與可能更恐無心參與。

【公民論壇】新住民語言上路 黃木姻:對未來有益無害

今年上路的108課綱,將七國東南亞語言納入國小語文領域必選修課程,面對政策面與執行面的差異問題,世新大學小世界公民論壇將於11月13日邀請桃園市東安國小校長黃木姻,同時也是新住民語文課綱委員及新住民語文教材編審委員,以教育現場狀況的視角加入推動政策的願景,談論東南亞語言選修課程長遠發展的方式。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