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會文化傳承 宮廟成迷途少年避風港
台灣獨有陣頭的文化,給人的既定印象大多是負面的,台中市玄武宮宮主陳誌偉扛起這份兼具挑戰的教育責任,給予迷途少年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平日帶著他們從事水電技術工作,培養一技之長,假日便訓練他們「擊鼓、打鑼、小法、跳家將⋯⋯」,希望這一代的年輕人能夠傳承台灣這份獨具特色的廟會文化。
台灣獨有陣頭的文化,給人的既定印象大多是負面的,台中市玄武宮宮主陳誌偉扛起這份兼具挑戰的教育責任,給予迷途少年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平日帶著他們從事水電技術工作,培養一技之長,假日便訓練他們「擊鼓、打鑼、小法、跳家將⋯⋯」,希望這一代的年輕人能夠傳承台灣這份獨具特色的廟會文化。
隨著時代變遷,如今愈來愈多國中學生傾向選擇就讀普通高中,傳統技職教育體系逐漸式微,該如何不過度失衡,值得政府單位及民眾重視。
四歲就跟著父親在安平漁人碼頭吹奏薩克斯風的曾黌日,如今偕同手足,將這個「家族傳統」延續下去,慕「聲」而來的民眾也隨著音樂起身伴舞,在安平漁人碼頭形成獨特的盛大晚會。
花蓮瑞穗的鶴岡國小是被教育部劃分為特級偏遠的部落小學之一,大部分的學生皆為阿美族人。兩年前的暑假,學校迎來一位特別的老師「何寧」,擁有著高學歷的他,研究所更是赴美就讀馬里蘭大學,畢業回台也順利在薪資優渥的科技業工作,但一趟蘭嶼之旅打破他原本安穩的生活,決定捨棄高薪工作,來到鶴岡國小擔任英語老師。
據內政部統計,原住民族的平均餘命與全國人口相差近8歲,因病死亡的機率也高於全國平均許多,而這不單只是原住民的健康因素,與台灣長期對於原住民的刻板印象,未能作出合適性的醫療措施以及法律政策息息相關。
筆墨紙硯是書法的必備工具,其中墨色的濃淡又能使作品呈現不同韻味。為堅持傳統工藝,存續手作墨條技術,全台碩果僅存的手工製墨廠,透過流行元素改良產品,力求產業轉型,盼以超越墨條刻板印象。
台灣在2018年正式進入高齡社會,根據內政部的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止,台灣65歲以上人口就佔了總人口17.56%,85歲以上人口也佔了1.8%。首都台北市也在2022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超過2成的老人人口,人口老化已經成為台灣社會不得不重視的議題。
基隆有一群由後天視障者組成的「目擊者樂團」,近年常進行公益演出,團員們都曾遭遇低潮期,如今則以響亮的鼓聲聲為自己譜出另一篇動聽人生樂章,改寫大眾對視障者的刻板印象。
傳統市場雖擁有人情味,但環境雜亂卻是一大缺點,而在去年暑假完工,位於新北市五股區的五股公有市場,不僅兼備了傳統市場與超市的整潔,也為市場帶來新氣象。
隨著現代科技興起,傳統中藥產業逐漸沒落。在台經營中藥事業的陳清紐,因為發現大眾對中藥仍有許多偏見,因此他抱持教育與傳承的初心,將中藥行轉型成複合式的互動體驗空間,讓民眾以現代方式接觸中藥文化。
儘管臺灣正面臨少子化問題,根據政府統計,110年度家貓家犬數量遠超新生兒近14%。面對現代生活種種壓力,越來越多人選擇以寵物陪伴,寵物的選擇也不再只有貓狗。而面對多元的寵物市場,有許多事情需要注意,且現在的措施似乎不太足夠。
面對死亡,多數人總是以害怕、歧視的態度,避而不談。「死亡」讓人直覺想到的是處理後事,殯葬業中的禮儀師,但在台灣,還有一群人從事著死亡現場清潔及遺物整理的工作,他們被稱為「死亡現場整理師」。
年近八十的旗袍師傅林錦德,皺著眉頭認真地將一針一線穿過布料,經過他的巧手一件件精美的旗袍於焉誕生,即使經歷旗袍的興盛到沒落,卻仍堅持走在旗袍這條道路上,更將一甲子以來的精湛技藝不藏私的傳承給徒弟們,希望保留旗袍這項傳統服飾的美。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