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加持改頭換面 豬舍擺脫髒臭雜亂

豬隻被馴化已久,自古以來即為常見家畜,與人類關係密切,但多數人仍對豬圈存在惡臭、環境髒亂的刻板印象,隨著時代變遷,都市林立人口愈發密集之下,豬隻的飼養環境勢需改善。搭配智慧化系統的豬舍,不僅得以洗刷豬隻產業「臭名」,在環境保護上也能有所成效,同時帶動我國畜牧產業未來朝向精準發展的可行性。 

被忽視的健康殺手 PFAS難分解罹病風險高

PFAS全名為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日常雜物、食物包裝紙、甚至化妝品都含有此種化學物質。研究已證實人類接觸PFAS可能導致疾病,但它在生活中卻隨處可見,亦容易經由食物攝取進入體內,而我國現行法規仍無法完全禁用,因此環保團體與相關單位正積極努力推動禁令,期能引起重視,進而維護公眾健康,兼顧節能與環保要求。

大白鯧在哪兒? 全球漁業資源拉警報

「吃魚」在海洋立國的台灣可謂稀鬆平常,其中尤以白鯧魚肉質細緻,口感綿密,廣受民眾喜愛,更是逢年過節餐桌上的常客。然而,據漁業署漁業統計年報顯示,近十年台灣漁業總產量持續縮減,自2014年的140萬公噸下滑至2022年的87萬公噸。專家指出,其涉及氣候變遷、魚群變化、人為過度捕撈等因素,面對生態瀕危,當前必須制定完備漁業法規,推廣民眾正確食魚觀念,方能維繫海洋資源永續。

無漁以保未來有魚 護生放流與海共生

「一午二鯧三嘉​​鱲​​」其中過年家家必備的節慶魚「嘉​​鱲​​」因過度捕撈竟銳減,且不只嘉​​鱲,台灣近海魚種都在慢慢變少。​​台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為復育海洋,舉辦多起護生放流活動。但除放流活動外,民眾更應從生活做起,吃對魚、吃好魚,才能年年有魚。

國小在地特色課 探索下崙家鄉事

座落在雲林縣口湖鄉的下崙國小,近年發展「在地探究課程」在教育界引起迴響,而該課程的幕後推手,是來自下崙國小的校長黃淑玲,為了讓學生更了解下崙地區的在地生態與故事,便偕同校內老師著手設計課程,讓學生了解當地主要的養殖漁業,以及特色濕地等環境議題,期盼學生有朝一日可以根留故鄉,並銘記「下崙是他們永遠的家」。

愛「藥」安全 預防準備需做足須完善

「愛滋病」簡稱為HIV,是一種可傳染式之性病,被部分民眾視為「不治之症」,甚至將愛滋病污名為患者不當濫交的報應,這些刻板印象也引發社會焦慮,產生罹病焦慮症。然而,愛滋病具可控性,民眾除安全性行為,目前政府也大力推廣藥物預防愛滋病,齊步邁向全球愛滋病防治三零(零增加、零死亡、零歧視)的願景。 

孔雀魚達人呂安仕 養出世界冠軍觀賞魚

呂安仕先生的孔雀魚養殖場成為觀賞魚業的耀眼焦點。在近二十年的精心經營中,他成功培育出黃尾禮服孔雀魚,該品種於今年國際比賽中蟬聯冠軍,拍賣更以30萬台幣驚艷成交。這些價值三百萬的珍品孔雀魚,承載了呂安仕先生的養殖心得和對品質的堅持。

呂安仕先生強調養殖是一種志業,而非單純的事業。他創辦的台灣孔雀魚協會成為業界的交流平台,分享他二十年來的心得,共同培育更出色的孔雀魚品種。這樣的精神使得他在2005年獲得的世界總冠軍之後,更在IFGA比賽中成為亞洲第一人。

新興綠能遇挑戰 永恆之海盼轉機

台灣身為海島國家,四面環海,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東邊的黑潮為台灣特有的洋流,因長期穩定,且開發量巨大,國家海洋研究院的與台灣大學、中山大學和海洋大學研發浮游式洋流發電機組,利用黑潮穩定的海流及巨大的開發量。波浪能發電也是近年業界的發展目標,總結來說,實現台灣2050淨零規劃,各國提倡綠能和政府推動能源轉型,我國海洋能發電具備先天環境優勢,但未來機組之發電效益、發電成本與可用率仍待驗證,生態保育和環境評估在發展成熟後,是首要考量的關鍵。

藍海飛躍 力與美結合的衝浪運動

台灣四面環海,衝浪成為我國夏季熱門運動,官方和民間為吸引民眾加入衝浪行列,近年舉辦多項比賽和訓練營,包括台灣國際衝浪賽、衝浪小將培育計畫等。然而,衝浪亦為高風險活動,我國許多海域均設有管制,在運動推廣與防範意外之間,如何取得平衡,讓民眾享受衝浪快感之際,亦能安全無虞,乃政府和社會大眾共同關切與探討之議題。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