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資源困境 身障英雄揚威帕運
記者 吳齊桀、林長岳、林怡嘉/採訪報導 台灣有一群擁抱「美麗遺憾」的運動員,即使身心有所障礙,仍積極爭取為國爭光的機會,但選手們得到的關注和資源仍遠不符期待。近年在政府與民間的努力下,針對分級制度建立、身障選手復建資金短缺、身心障礙訓練場館不足等問題,逐一改善解決,期盼能增進身障運動者各項資源,為身障者提供更好的體育環境,以達運動平權之目標。
記者 吳齊桀、林長岳、林怡嘉/採訪報導 台灣有一群擁抱「美麗遺憾」的運動員,即使身心有所障礙,仍積極爭取為國爭光的機會,但選手們得到的關注和資源仍遠不符期待。近年在政府與民間的努力下,針對分級制度建立、身障選手復建資金短缺、身心障礙訓練場館不足等問題,逐一改善解決,期盼能增進身障運動者各項資源,為身障者提供更好的體育環境,以達運動平權之目標。
台灣的劍道運動始於日治時代,至今已有百年歷史,發展初期在喜愛劍道之人的努力奔走下,劍道運動在台灣蓬勃發展。近年來,推廣者不遺餘力的默默耕耘,從學校社團著手推廣,積極向下扎根。不過,由於其規則錯綜複雜,勝負判決容易引起爭議,所以至今仍未能納入國際賽事,使得國內發展始終有限。
受限於身體障礙,適合身障人士的運動較為有限,其中專為身障者設計的手搖自行車,不僅能運動,由一群熱血身障車友在台中組成的「風神手搖車隊」,每年還舉辦手搖自行車的環島挑戰。儘管他們行動不便,車隊駛經大街小巷,穿越海岸山邊,隊友們相互激勵與扶持下,他們找回了運動的初衷與樂趣,在滿滿的成就感中建立起自信心。
棒球可謂台灣的國球,「戰神身障棒球隊」為身障者打造展現自我的舞台,他們的故事不僅是挑戰,更需要勇氣和堅持,藉由運動讓身障者重拾自信。我國身障運動在推廣上面臨許多挑戰,包括無障礙設施不足和欠缺輔導人才培養等問題,未來在球場建設和師資培育上,仍待積極改進。
台灣殘障奧運男子桌球選手程銘志,曾為台灣奪得里約帕運銀牌及個人積分世界排名第一等優異佳績。但身為殘疾人的他,在日常生活中又有多少的不便利?成為世界第一的背後又付出了多少汗水呢?
1.取消待轉 2. 寵物計程車 3.殘障奧運 4.亞斯伯格症 5.汗得實驗教育 6.雙連埤 7.回收木工 8. […]
輕艇運動雖已在台灣發展三十餘年,仍常被大眾認為是危險的水上運動,不僅冷門且難度高,從早期的被忽視,到近年來在國際賽場大放異彩,推廣者功不可沒。除摒棄土法煉鋼的方式,從無到有建立系統性訓練,改善基礎設施、制度,並積極向下扎根,培養種子選手,再加上運動員的努力不懈,輕艇運動在台灣逐漸發揚光大,屢獲佳績。
全球塑膠廢棄物產生量中,紡織業排名世界第六,依據OECD上的數據,得以窺見紡織品的大量製造,乃造成全球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來,國際間許多時尚產業,皆意識到環境變遷所帶來的嚴重影響,紛紛響應環境永續行動,例如著名的哥本哈根時裝週, 主辦單位為參展品牌設定了18項環保門檻,期使參與活動的各家品牌共同落實環保行動,達成環境永續目標。
十八歲時一場嚴重的車禍,導致陳柏元脊髓損傷,曾歷經了三度休克期,幾度從鬼門關前被救回來,但是不服輸的他依靠努力復健和家人的陪伴鼓勵成功走出陰霾,迎向嶄新人生。
不同於崇尚標準動作的古典舞步,街舞是一種強調即興發揮,展現舞者個人風格的舞蹈形式。街舞在上世紀80年代伴隨音樂電視錄影帶(MTV)引進台灣,一時間充斥流行文化當中蔚為風潮,至今仍廣受年輕人喜愛。然基於社會對其存有「休閒」、「非正式」等刻板印象,導致街舞難登大雅之堂,在國內的發展始終有限。
競技疊杯為近年來崛起的新興運動,它以速度決定勝負,不但擁有多樣化玩法,也經常舉辦國際賽事,引發大眾關注。競技疊杯具備器材易於取得、無需特定場地、能快速流傳及上手等特點,除可做為競技項目外,還能訓練手眼協調及活化左右腦,提升專注度感知功能,讓這項運動深受孩童及銀髮族的喜愛。
身心障礙者在日常生活中常面臨諸多不便,如缺乏無障礙設施的公共空間,導致寸步難行等。障礙及不便讓身障者與社會逐漸脫節,進入職場的門檻也因而升高。
台灣自1970年代首次派出無舵雪橇選手參加冬季奧運,至今已有40年以上的歷史,也多次取得冬季奧運及世界盃參賽資格,並在2016年亞洲雪橇錦標賽奪得金牌。不過,由於冬季運動訓練成本高,國內雪橇訓練資源不足,導致培訓困難度增加,又因台灣受到亞熱帶氣候影響,使得雪橇運動在台發展受限。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