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布」回收——再造下腳料生命力
快時尚的流行及全球服飾產業蓬勃發展,許多衣服一旦過季賣不出去,或是被消費者淘汰丟到舊衣回收箱,就會製造出許多「消費後紡織廢料」,加上聚酯纖維的使用量爆炸性增長,不但造成環境的污染,更增加了海洋生態被慢性窒息的風險。然而大多數的人都知道舊衣可以變新衣,經整理銷售到非洲等經濟較落後的國家,但卻鮮少人知道「消費前紡織廢料」也正在造成環境衝擊。
快時尚的流行及全球服飾產業蓬勃發展,許多衣服一旦過季賣不出去,或是被消費者淘汰丟到舊衣回收箱,就會製造出許多「消費後紡織廢料」,加上聚酯纖維的使用量爆炸性增長,不但造成環境的污染,更增加了海洋生態被慢性窒息的風險。然而大多數的人都知道舊衣可以變新衣,經整理銷售到非洲等經濟較落後的國家,但卻鮮少人知道「消費前紡織廢料」也正在造成環境衝擊。
夜深人靜的午夜時分,是一般上班族養精蓄銳之時,但位於艋舺的萬大路,卻踏著和繁忙都市不同的步調;彷彿一頭沉寂的巨獸甦醒,拍賣聲劃破黑夜寧靜、此起彼落,一切都熱鬧了起來,市場裡頭有一群「夜貓族」,正為我們每日餐桌上的飯菜奔波著,而究竟這個不夜城,是怎麼運作的、裡頭又藏著什麼特殊的行業呢?
放生活動旨在倡導不殺生,解放生命,讓生命自由、平安,得以延續,但不當放生行為有可能演變成「放死」。近幾次的宗教團體放生活動中,由於缺乏對放生生物的生態知識,放錯物種,掀起動保人士的強烈反彈。
今年七月,全台第一座藻礁生態教室設立於新屋永興垃圾掩埋場舊址,希望透過公共建設設置來推動環境教育,同時更錄取與培訓首批30位的導覽志工,負責引導民眾到生態教室附近的觀新藻礁近距離了解藻礁。
其實除了公部門的作為之外,許多在地團體從以前有透過導覽拉近民眾與環境的距離,期盼公私部門能夠協力合作,創造環境教育嶄新的未來。
桃園藻礁地形由北邊大園區竹圍漁港,到南端新屋區的永安漁港,綿延海岸線長約27公里長,為全台藻礁生態系聚寶盆。面對爭吵數十年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簡稱觀塘第三接收站)設置問題,天然氣供應需求與藻礁保育議題兩者間權衡,仍有待政府與民間共同調節。
隨著科技進步,智慧型手機普及率提高,而在手機汰換快速的時代,遭淘汰的手機廢棄物若無妥善處置,將會對環境產生極大威脅。且台灣明年將進入5G時代,並迎來一波換手機潮,隨之產生的電子廢棄物更不減反增。
在龍洞灣,你看見的或許只是一望無際的大海,但和美國小的同學們從這片海洋學習了洋流安全知識,更懂得珍惜海洋資源、環境永續的重要性,甚至在這裡找到了克服逆境的勇氣。
2010年澎湖獲選為世界最美麗海灣,然而海邊卻是漂流各式各樣海洋廢棄物,人們稱這些為「海廢」。為了改善澎湖的環境,浮球爺爺趙有德等人賦予海廢新生命,變成各式各樣器具重新美化村莊。
2018年非洲豬瘟在中國爆發後,疫情不斷蔓延,短短一年內,亞洲十國皆已淪陷,東亞僅剩台、日為非疫區,疫區養豬業損失慘重,肉品市場價格也不斷飆升。台灣為防範非洲豬瘟,為此也做了許多不同面向的防疫措施。
現今美妝產品推陳出新,不少人會利用化妝提升臉蛋精緻度,但愛美的同時,你注意到隱藏在美妝用具上的危機了嗎?皮膚科醫生就指出若工具清潔不週,恐將導致皮膚發炎,而醫美品牌創辦人也表示應定期並正確的換洗用具,才不會讓皮膚成為細菌成長的溫床。
歐洲議會議決,歐盟將在2021年全面禁用塑膠棉花棒等塑膠產品。英國政府也證實,將於2020年4月禁止販售塑膠棉花棒,但致力於環保議題的台灣,面對於禁棉花棒議題竟然還不搭上這股潮流。
擁有一個快樂、有生活品質的晚年生活是大家夢寐以求的事,但根據衛生福利部及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我國在105年不健康存活年高達8.8歲,現今政府已慢慢推動且改善許多老人相關福利政策,民間單位也投入充足的資源在長者上,但幾乎都傾向於後端補救。
日常生活中,皆不難見到紡織物的蹤跡。但由於紡織品廉價易取得,大眾時常忽略大量購買衣物對環境所造成的衝擊,透過解析紡織產業鏈的每一環節來喚起大眾對紡織業汙染重視,並呼籲改變購物習慣才是解決環境傷害的根本之道。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