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分手1】人類與塑膠毒戀圓舞曲

1959年塑膠袋問世,為人類帶來更便利的生活,塑膠袋在人類歷史中,存在超過一甲子歲月,我們已經習慣它的存在並大量使用,輕如羽毛的塑膠袋不僅在我們生活軌跡中,逐漸留下不可取代的地位,同時也為地球帶來一場窒息的污染浪潮。台灣於107年擴大實施限塑政策,以減少一次性塑膠袋使用為主(以下使用減袋說明),擴大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的營業場所。兩年過去了,塑膠袋真的減少使用了嗎?

養殖漁業永續之路 環境維護勢在必行

台灣養殖漁業主要分為內陸養殖魚塭、海面養殖及箱網養殖,雖然台灣現下市場仍以捕撈漁業為主,但為維護海洋資源永續利用,養殖漁業成為未來重點產業。養殖漁業衍伸的環境問題也成當務之急,其中包括廢棄物及塑膠微粒的產生、海洋優養化等,因此在漁業發展與環境友善間取得平衡,已成各界共同努力之首要目標。

岳明國小 乘風破浪的帆船冒險家

位在宜蘭縣蘇澳鎮的岳明國小,以「海洋永續環境教育」為發想,結合學校鄰近海邊及濕地等環境優勢,發展出一系列「海洋教育」特色課程,成為全台唯一將帆船、浮潛、趴浪等海上活動納入體育課程的學校。不只強調學生自主學習體驗與實作,同時也是全台第一間公辦民營的實驗教育特色小學。

剩「布」回收——再造下腳料生命力

快時尚的流行及全球服飾產業蓬勃發展,許多衣服一旦過季賣不出去,或是被消費者淘汰丟到舊衣回收箱,就會製造出許多「消費後紡織廢料」,加上聚酯纖維的使用量爆炸性增長,不但造成環境的污染,更增加了海洋生態被慢性窒息的風險。然而大多數的人都知道舊衣可以變新衣,經整理銷售到非洲等經濟較落後的國家,但卻鮮少人知道「消費前紡織廢料」也正在造成環境衝擊。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