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耀生命鬥士的舞台 帕拉林匹克奧運
帕拉林匹克奧運每四年舉行一次,雖與大眾熟悉的奧運共享相同場地,卻不如奧運擁有國際高知名度,甚至被稱為「沒有觀眾的奧運」。台灣在今年東京奧運創下有史以來最佳成績,延續的熱潮讓帕運受到更多關注。
帕拉林匹克奧運每四年舉行一次,雖與大眾熟悉的奧運共享相同場地,卻不如奧運擁有國際高知名度,甚至被稱為「沒有觀眾的奧運」。台灣在今年東京奧運創下有史以來最佳成績,延續的熱潮讓帕運受到更多關注。
軟骨發育不全症俗稱侏儒症,在普遍社會印象中,身障人士的求職路途往往曲折艱辛,但在士林的一家火鍋店中,有一群人小小人兒倚靠自身力量,突破大眾的既定印象,開創屬於他們的光明大道。
尖峰時刻的台北市一直都是交通最繁忙的城市,車流量增加的同時也增加了電動輪椅使用者在行駛上的安全疑慮,為了與車道保持安全距離,只能在人行道上或外車道旁行駛,他們期盼著屬於自己該有的「安全道路」。
智能障礙者在邁向高齡化的同時,他們的雙親也因老化而在照顧上力不從心,孩子成了他們晚年最沉重的牽掛。現今,社福團體逐漸開始設立專門安置老憨兒的養護機構,讓老憨兒能有一個更完善的家,減輕其雙親的負擔,讓晚年的他們能更加安心。
近幾年台灣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為了實踐理想,選擇獨自或與夥伴合作一起合資創業,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台灣經濟受到重創,在不景氣且低薪的情況下,許多人更願意嘗試放手一搏踏上創業這條充滿挑戰的冒險道路。
1.汙水處理廠2.育兒津貼3.AI號誌4.黑車猖獗5.樂生療養院6.文創商機7.衝浪安全8.活水飛輪9.潛海戰將10.友善動物園11.狩獵文化12.玉里法國爸爸13.身障相愛
半世紀前,劉一峰神父從法國漂洋過海落腳花蓮玉里,從當年的年輕小伙子,到今天人人尊稱他為「法國爸爸」。五十五年來,接納了被社會遺忘的更生人、身障者和無家可歸的街友,不求任何回報。年屆八十的他說,從不後悔來到台灣,而且會一輩子留在這塊土地上。
這對恩愛的夫妻非常特別,一位是來自馬來西亞43歲的玻璃娃娃-陳靜琪,而她口中的「他」,是來自台灣44歲的的丈夫,口足畫家許世皇,四肢都被截肢,兩人都是重度身障,卻譜出讓人感動且勇敢無比的愛情故事。
電子工程師的陳俊志,在一次與需求者的接觸下,開啟他製造客製化義肢的道路,與好友共同投入改良義肢。傳統義肢一組要價數十萬元不等,若需求者有別的需求,就會再大幅提升義肢的價格,使許多需求者望而卻步。
智慧型眼控系統的出現,讓重症人士的人生有了不一樣的轉變,他們藉著眼動儀與軟體的輔助,得以和外界溝通,重啟身而為人的基本溝通權利,而目目非營利團隊更積極培育眼動教師推廣平等教育,期盼幫助重症人士突破受限於肢體表達的障礙,拉近與社會大眾的距離,創造人生新價值。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身心障礙這個名詞並不陌生,卻很少有人真正看見身障家庭不同於普通家庭的艱辛與困頓。今年25歲的易沅得出生時因為腦部缺氧,被醫生診斷為腦性麻痺。易媽媽回憶起易沅得的成長歷程表示,易沅得是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出入加護病房是家常便飯,進加護病房之前要簽的病危通知書,從一開始的不願相信,到後期只能麻木接受。
1.民生空屋潮2.實價登錄3.i郵箱爭議4.公車勞動環境5.車牌辨識6.松鼠過量7.老宅困老人8.身障困境
9.新巨輪協會10.野台歌仔戲11.死亡咖啡廳
因為喜歡,所以推開Beatbox界的大門。他是蕭裕蒼,曾獲得台灣全國青少年大賽冠軍、中國公開賽前八名等獎項。現在的他,不再只是盲目的參加比賽獲得榮耀,而是開始做自己的音樂,也當起老師,教導對Beatbox有興趣的學生,持續將他最喜愛的Beatbox發揚光大。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