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推「播」助瀾 青少年陷容貌焦慮困境
記者 黃湘芸、簡佳恩/採訪報導 隨著社群媒體的普及,越來越多青少年沉浸在虛擬網路世界中。在大量接觸被修飾過的圖像後,青少年容易對自身容貌產生焦慮。而在社群平台演算法機制的影響下,使青少年的焦慮感加劇,進而影響其自我認同。為有效克服容貌焦慮,學校、家庭與社會資源的協助至關重要。
記者 黃湘芸、簡佳恩/採訪報導 隨著社群媒體的普及,越來越多青少年沉浸在虛擬網路世界中。在大量接觸被修飾過的圖像後,青少年容易對自身容貌產生焦慮。而在社群平台演算法機制的影響下,使青少年的焦慮感加劇,進而影響其自我認同。為有效克服容貌焦慮,學校、家庭與社會資源的協助至關重要。
去(2023)年12月,自少年觀護所回歸校園的郭姓少年,持刀奪走一條15歲的寶貴生命,也劃破了校園安全網。要求嚴懲的民怨沸騰,也有專家指出,《少年事件處理法》新制改採「行政輔導先行」,造成輔導、司法、教育單位互相卸責,使曝險少年返校的相關事宜未受重視,才釀成悲劇。為此,立委林月琴呼籲,推動「關係轉銜」,於少年尚在矯正體系時,安排社工提早介入。
司法少年,即為12歲以上、未滿18歲有觸犯法律之虞或因觸法而進入少年司法體系,被少年法庭保護的未成年者。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資料顯示,110年警察機關查獲青少年嫌疑犯人數共計4萬2048 人,以近三年的資料來看,青少年犯罪類型不分男女皆以涉「詐欺」案見最多,每年約1萬人上下;「毒品」案件次之,每年約5千人上下。
司法少年,即為12歲以上、未滿18歲有觸犯法律之虞或因觸法而進入少年司法體系,被少年法庭保護的未成年者。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資料顯示,110 年警察機關查獲青少年嫌疑犯人數共計4萬2,048 人,青少年犯罪人口率每 10 萬人口有1,466.19 人,其中男性犯罪人口率為女性的4.13 倍。以近三年的資料來看,青少年犯罪類型不分男女皆以涉「詐欺」案見最多,每年約1萬人上下;「毒品」案件次之,每年約5千人上下。
焦慮症為現代社會常見的疾病之一,全球人口當中罹病比例居高不下,受到網路時代的影響,在資訊爆炸的環境下,青少年族群容易感到焦慮,甚至迷失自我。為維繫民眾身心健康,除藥物治療外,不同領域的專家也針對焦慮症的成因提供解方。
雙親均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文國士,從小背負著「瘋子的兒子」的罪名,他只能用「叛逆」作為保護自己的盔甲,成為大家眼中的「問題少年」。 隨著時間流逝,文國士逐漸走出陰霾,決定投身偏鄉教育,陪伴有著相同困境的孩子一起解決問題,且於2022年成立「蛻變方成事」,致力於推動逆境兒少關懷。
台灣獨有陣頭的文化,給人的既定印象大多是負面的,台中市玄武宮宮主陳誌偉扛起這份兼具挑戰的教育責任,給予迷途少年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平日帶著他們從事水電技術工作,培養一技之長,假日便訓練他們「擊鼓、打鑼、小法、跳家將⋯⋯」,希望這一代的年輕人能夠傳承台灣這份獨具特色的廟會文化。
全台每年用掉180億個塑膠袋,北一女中的學生關注到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使用狀況,在2020年9月創立安普拉斯特φ青少年去塑聯盟,推動環保袋循環計畫,希望藉由青少年的影響力,讓民眾了解一次性垃圾對環境的影響,對地球盡一份心力。
當今社會因為科技進步,網路資訊非常豐富,讓許多孩子從小浸泡在網路的世界,與家人和現實社會少了連接,許多家長也因此忽略對孩子的關心。而青年藝術聯盟便是希望透過戲劇教育,讓孩子能從戲劇中找尋自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台灣扯鈴好手張駿煌憑藉優異的扯鈴技巧登上國際舞台,將東方技藝帶到全世界成為台灣之光。得獎無數的背後是超過十年的苦練,也期許自己能把扯鈴技藝傳承下去。
在都市裡生長的原住民孩童時常因自己的「身份」,而被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籤。他們透過拳擊來向世界證明,他們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能用漂亮的成績贏回自身應有的尊重。
美國作家尼爾.唐納.沃許曾說:「人生,從我們離開舒適圈那刻才開始。」求學階段的每次旅程,都讓人們的閱歷更加充實。大學階段,除了築夢踏實,「壯遊」之旅也代表生命歷程的蛻變,以及成長的喜悅。
更生少年們改過自新,重回社會時,常會受大眾放大檢視,導致他們難以回歸社會,提高其再次犯罪的機率,陷入惡性循環。台北市中山區有家咖啡廳,透過專業技能培訓幫助更生少年能更好銜接職場。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