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報導

【攝影報導】為弱勢翻轉人生 友洗社打造無家者專業技能

記者 吳靜怡/採訪報導

校園鐘聲伴隨清洗機運作的轟鳴聲響起,國小裡出現一群身穿亮麗色彩的人,他們手握高壓水槍,清掃著佈滿青苔的地板。這群人原本是無家者與更生人,但在《做工的人》作家林立青成立的友洗社創內,他們經過縝密訓練,成為替道路換上新裝的專業清潔工,在自己的人生中劃出嶄新道路。

友洗社的夥伴身著特製雨衣,專注地操作機器清掃校園。攝影/吳靜怡

突破框架 創造新工作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全台未曾遇有工作機會的失業人口共計25.9萬人,其中,因本身資歷、年齡而受限者另佔31.45%,而貧窮者在缺乏時間與金錢的情況下,學習一技之長對他們而言其實並不容易。

談及「友洗社創」(下稱友洗)的成立契機,林立青表示,在2021年新冠疫情席捲全台各地時,三級防疫導致許多30至40歲的青壯年被迫成為無家者,又因地理位置方便,無家可歸的街友們便聚集在艋舺的街頭。

夥伴需事先將工具「上機」 ,隔日再搭乘友洗號至清洗地工作。攝影/吳靜怡

針對街友聚集問題,曾任國會助理的社工黃燕茹認為,台灣社福界即使想幫助無家者們找到工作,並脫離無家狀態,不過在現有的市場環境中,還是很難找到真正適合他們的工作,但若要為他們開創新工作,也難以找到擁有足夠知識的專家帶領街友,因此社工在幫助無家者上常常面臨著膠著的情況。

工具間的工具五花八門,「無家者」們需要從最基礎開始學習。攝影/吳靜怡

「既然介紹工作都失敗,那就乾脆自己開業。」林立青自土木工程學系畢業後,從事工地主任長達十年,他認為,自己擁有足夠經驗與人脈去打破目前的市場框架,因此決定自行開業。林立青也指出,若要實際改善街友不易找工作的現象,除了基本的勞工權益理論外,得自執行面切入,從訓練街友成為好工人做起,以便將他們熟悉市場。

林立青親自帶領夥伴學習高壓清洗機的操作。攝影/吳靜怡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談及現今勞動市場招工模式,林立青補充,許多勞動環境在招收新人力時,都設下「工作需能立即上手」的門檻,這對無經驗者相當殘酷。因此,他認為讓街友學習一技之長,最好的方式便是使其擁有特殊且合適的工具,在林立青決定訓練街友成為專業清洗工後,他特別為友洗夥伴訂製特殊的清洗水槍,降低入門的門檻。

林立青幫夥伴們「客製化」特殊工具,讓他們能夠快速上手。攝影/吳靜怡

林立青分享,友洗訂製清洗機的三大特點為好操作、效果好且耐用。他認為,若可以從工具開始改善,除了職前訓練較不會有問題外,也可以依照夥伴力氣分配合適的工具等級,減少夥伴在學習時磨損自信心的情況。

操場在清洗前後形成強烈的對比。攝影/吳靜怡

清掃校園 改善環境

對於清洗場所的選擇,林立青說明,起初友洗主要為清掃紀州庵文學森林等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但在疫情爆發後,公共藝文場館大多停止遊客進出,工作機會便逐漸減少。他表示,團隊當時正好與在基隆任教的老師接觸,進而發現基隆校園內易受多雨氣候影響,導致操場與籃球場溼滑,產生不少危險。​ 

見習生起初需先熟悉工作,大多從較基礎的工作開始學習。攝影/吳靜怡

針對多雨氣候帶來的校園問題,基隆市中正區和平國小總務主任朱婕翎表示,基隆長年下雨,導致操場地板濕滑的問題嚴重,也因積水孳生小黑蚊,但礙於學校經費不足,無法定時清理。她補充,在遇見友洗後,除幫助學校改善路面濕滑,預防孩童跌倒事故之外,也一同解決了小黑蚊孳生的問題。

基隆天氣潮溼,學校公共物品容易長青苔,學童容易發生跌倒事故。 攝影/吳靜怡

在尋找案源上,林立青表示,目前學校的案源,都是經清洗過的校方口碑相傳後一一尋來;此外,他也會透過尋找贊助商、網站捐款等方式,幫助經費較不足的學校募資清洗。他補充,除清洗校園外,友洗也會到廟宇、教會等處服務。

建立制度  合理收入

除了安排工作,也需制定完整給薪制度,林立青表示,目前市場上的給薪制度並非為臨時工與日薪工作所設計,導致許多街友在面對這樣的管理方式時,無法同時負擔生活與房租費用。

使用高壓水槍時,雨水與泥污時常噴濺於身。攝影/吳靜怡

友洗的工作夥伴胖胖(化名)也曾歷經這樣的難題,他表示,過去曾從事月薪兩、三萬元的工作,但自己身無分文,因此在實際領到薪水前並無法付出房租與過生活,於是又再回去做日薪約1300-1500元的粗工。

胖胖(化名)在熟悉工作後,面對其中最大型的機器也運用自如。攝影/吳靜怡

對此,林立青說明,友洗鼓勵已租屋的夥伴領週薪,以培養儲蓄觀念,但也會依照夥伴個別情況發日薪或週薪。他期盼能創建一個能容錯、可溝通的工作環境,給予工作夥伴足夠的設備及訓練,更重要的是,能在工作中獲得一份能養得起自己的合理收入。

夥伴彼此協助清掃的收尾工作。攝影/吳靜怡

提到友洗社的工作模式,社工黃燕茹表示,友洗目前擁有油漆小隊與水電小隊,未來想持續發展其他類型的工作,並希望能不侷限於年紀、性別、生理等條件,顧及更多想要尋求工作的人們,也期盼能照護女性街友,讓她們擁有重入職場的機會。

 

延伸閱讀:

道路工程危機重重 「做工的人」恐斷鏈?

【攝影報導】「做事欸郎」 營造工人活出自我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