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攝影報導焦點

【攝影報導】綻放生命的火花 打鐵舖的職人精神

記者 陳芯/採訪報導
鐵匠林錫欽不畏懼濺起的火花,專注的捶打高溫的鐵塊。攝影/陳芯

有句老話說:「世上有三苦,打鐵、撐船、磨豆腐。」打鐵排名居首,除了得忍受長時間高溫的工作環境、還必須做好被炙熱的鐵塊、噴濺的火花燙傷的準備,也因此越來越少年輕人學習這項傳統技術,加上工商業發達,市面上販售的現成刀款五花八門,鮮少有人願意花更高的價格、更多的時間去購買手工打造出來的刀具。

打鐵需要長時間待在高溫環境,且容易被火紅的鐵塊燙傷。攝影/陳芯

繼承家業 感情深厚

宜蘭自開墾以來,因其為適合耕種的天然沖積扇平原,擁有大量的農具需求,讓打鐵行業在昔日的繁榮程度堪比現代的科技產業。如今工商業興起社會轉型,目前宜蘭仍有為數不多的師傅堅守著打鐵行業,不僅如此,商家之間還有個共同的默契,就是在打鐵舖旁邊會多開一家鎖店,但沒有人知道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宜蘭的每家打鐵舖幾乎都會兼職開鎖店。攝影/陳芯

宜蘭礁溪舊街到火車站過去曾有四間打鐵鋪,如今只剩下唯一一家仍在持續經營,這家位於巷弄旁的小店鋪,雖然門外掛著鎖店的招牌,卻不時傳來敲打鐵塊的聲音,走進店裡才發現,原來打鐵師傅還有在接客戶的訂單。

今年六十四歲的林錫欽,原本在家幫忙經營鎖店,自從父親去世後,毅然接下父親的打鐵舖,不知不覺默默經營了十幾年。問起為什麼要接下這麼辛苦的工作,他說,「我十幾歲就開始在旁邊的鎖店工作了,從小看著父親忙碌的身影,多少對這家店有些感情。」

林錫欽接手父親留下的打鐵舖,空間不大,但回憶滿滿。攝影/陳芯

親自操刀 手工鍛造

走進林錫欽的打鐵鋪,店內空間並不大,牆上掛滿了他親手打造出來各式各樣的農具、刀具、鋤頭。林錫欽認為,手工敲打鐵塊的過程中能夠將刀具塑造成自己心中最理想的形狀,即使手工打造不如機器製造來得有效率,他還是堅持自己親手操刀。

林錫欽全神專注投入於工作,因為只要鍛造過程中有環節出錯,就必須重頭來過。攝影/陳芯

面對四散的火花,林錫欽身上僅穿著簡單的工作服,手臂毫無防護,直接徒手拿起錘子反覆敲打著鐵塊。隨著火花濺起,他依然專注,絲毫不受影響,這一切對他而言只是每天工作的一小部分,但可能造成的職業傷害遠比想像中嚴重,他回憶道,「燙傷是一定有的,最嚴重的一次差點被噴起來的刀片切斷手。」

面對磨製鐵具時噴出來的火花,林錫欽手臂毫無任何遮掩,僅穿著一件簡單的工作服及戴著手套。攝影/陳芯

做工精細 堅固耐用 

林錫欽感慨以前的生意好到黑板上登記滿滿的訂單,如今多數人選擇購買市面上現成的刀具,生意大不如前。然而,即使生意今非昔比,林錫欽還是堅持一早起床準備開店,目前店裡主要的客群除了農夫及水泥工以外,還是有少數一般民眾會來購買林錫欽所打造的刀具。

店裡掛滿了林錫欽親手製作的刀具、農具。攝影/陳芯

林錫欽表示,手工的刀具跟市面上販售的刀具最大的差異在於耐用度、細膩度以及材質的好壞,市面上販售的現成刀具追求大量生產,但也因此磨損較快。雖然手工打造刀具既費時又費力,但在耐用度上,一定比市面上販售的刀具來得好,有時候聽到客人稱讚刀具耐用,這會讓他感到非常滿足。

林錫欽手工鍛造的刀具耐操耐用,深受老顧客肯定。攝影/陳芯

今年三十五歲的林信德並沒有傳承祖父和父親林錫欽的打鐵技術,而是選擇經營鎖店,他認為打鐵產業逐漸沒落,若要以打鐵做為全職,家中生計會受到影響。

林錫欽(右)之子林信德(左)沒有選擇繼承打鐵技術,而是接下鎖店,與父親共同經營。攝影/陳芯
林信德認為打鐵行業逐漸沒落,因此選擇經營鎖店,與父親一同分擔起家計。 攝影/陳芯

臺灣刀藝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柏村表達對打鐵行業衰落的惋惜,他過去曾在協會舉辦大大小小的刀聚、產學合作、打鐵體驗營,以及打鐵舖巡禮等活動,想藉親身體驗了解製刀人的艱辛,也期盼透過協會的宣傳,幫助打鐵鋪活絡生意。

陳柏村對打鐵行業的存在提出了與眾不同的觀點,「只要還有人需要種田、需要用到農具、鋤頭,就一定還會有人在打鐵。」即使打鐵行業隨著時代進步逐漸沒落,但這項傳統技術卻曾在我們的生活中留下不可抹滅的痕跡,它的貢獻,永不被遺忘。

 

延伸閱讀:

【攝影報導】鐵花窗上的魔術師 曾文昌用鐵焊一生

【攝影報導】千錘又百鍊 即將失傳的鍛造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