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報導文教生活

【攝影報導】精雕細琢 刻劃粧佛藝術之美

記者 陳姵穎/採訪報導

在信仰多元的台灣,神像雕刻已有三百年歷史之久,因而衍生不同雕刻派系風格。現今台灣粧佛技藝大致可分為泉州、福州及漳州三派,不同派別在佛像的體態上,亦有不同的技藝呈現

泉州派的中世代(右起)師傅林忠輝,輕世代師傅林聖源。攝影/陳姵穎
泉州派的中生代師傅林忠輝(右)、年輕世代師傅林聖源(左)。攝影/陳姵穎

新舊理念融合 添加創新元素

雲林傳統工藝文創發展協會理事陳明洲提到,在神像雕刻的風格上,泉州派較為樸實自然、法相莊嚴為主,工藝著重漆線、神像線條的細緻;而福州派則重視整體比例、粉線為主,神像較修長、符合人體身材。

粉線(又稱一般線)要求雙手穩定擠出線條,襯托神佛服裝華貴,依線條粗細製出層次感,多為福州派使用。攝影/陳姵穎

陳明洲表示,許多年輕一代粧佛師為了符合市場,讓神像看起來顯眼、威風,會為神明穿戴各種衣服首飾,他認為神像應是端莊、尊嚴的,不宜在神像身上加入過多的裝飾與渲染,且傳統技法不應被覆蓋,但對於新潮流的風氣他也抱持尊重的原則。

陳明洲於工作室中,專注細胚修光。攝影/陳姵穎

不同世代的神像雕刻師傅,對於傳統工藝則有不同觀點。 中生代粧佛師傅林忠輝表示,維繫舊有工法的同時,添加創新元素是可以考慮的,在此世代融合之際,雖曾與年輕一代有過強烈碰撞,但也慢慢可以接受他們的想法,而且每個師傅工法不同,該放手讓他們去做屬於自己的作品,但依舊不能跳脫傳統元素範圍之外。

陳明洲使用雕刻工具細修佛像。攝影/陳姵穎

但在年輕世代的雕刻師林聖源看來,創新是粧佛文化未來發展上必要的一環,由於傳統技藝的逐漸消失,文化更應該往不同的面向展開,以迎合市場。他認為現在的神像雕刻可往藝術的境界提升,亦是一種伴隨時代進步的改變。

不同世代漆線風格差異,林聖源作品(左),現代漆線手法較為立體、更具藝術感,林忠輝作品(右),傳統繡補線手法,如在衣服上刺繡偏向平面。攝影/陳姵穎

挹注社會資源  維繫傳統技藝

神像雕刻最困難之處在於「堅持」,三位師傅皆坦言,在未出師前,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經濟壓力,政府在培養工藝學徒的補助不足,導致許多人半途轉換跑道,陳明洲表示,當時已入選台灣工藝之家,但在生活壓力下,也無法全心投入創作,截至目前仍未做出心目中最完美的神像。

此外,中國神像大量進口,低廉的價格嚴重影響台灣的神像雕刻市場,導致本地粧佛技藝面臨挑戰。林忠輝及林聖源皆認為,必須加以區隔台灣與中國的神像,讓大眾了解台灣手工神像的價值。他們也希望政府能夠有更良好的管道,來扶持這些漸漸消失的傳統工藝,師傅們才能無後顧之憂的全心投入在創作上。

三位師傅皆表示,神像雕刻最困難之處在於「堅持」,在未出師前最大的問題就是經濟壓力。攝影/陳姵穎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科長張世杰指出,目前在傳統技藝的推廣,以舉辦工藝展覽為主,或結合公共藝術鼓勵創作;他也提到,若產業的影響及規模足夠,會結合地方成立專門的紀念館,未來有機會可將粧佛技藝納入學校教育,藉以維繫逐漸消失的傳統工藝。

 

延伸閱讀:

台灣手工木雕文化 神像雕刻師——林永祥

創新神桌女木匠 黃裕凰傳承大溪木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