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焦點社會社福

萊豬去向成謎?滿街只見台灣豬標章

記者 葉思妤、吳宜庭/採訪報導

台灣自今年擴大開放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消息一出掀起食安疑慮聲浪,對此,不少豬肉攤販為了自保,急忙標榜店內僅使用台灣豬。儘管政府宣稱「萊劑零檢出」,但坊間仍很難看見販售美豬的標示,這些進口的美國豬肉彷彿成了「看不見的美豬」。

超市的肉品區,隨處可見台灣豬,卻幾乎看不見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攝影/吳宜庭

據衛福部「豬肉儀表板」統計,截至十月十九日,累計進口美豬41010噸,包括腸衣、大腸頭、豬腳等其他可食部位則為57789噸。

瀏覽衛福部網頁提供的豬肉儀表板,可以了解各國進口豬肉累計數量。圖/翻攝自衛福部網站

台北林小姐說,傳統市場肉標章較少,但超市的進口肉品區有各種標章,讓人眼花撩亂,比起其他,她更在意「豬肉是否標示清楚」,不是「豬肉是否來自進口」。

街邊的麵包店門口外,貼上大大的不含萊克多巴胺標示貼紙。攝影/葉思妤

台北市議員阮昭雄說,政府都有按照國際規範開放萊豬進口,並嚴格要求所有大賣場、超市、傳統市場及零售通路包括餐廳、便當店、小吃攤,不管是生鮮豬肉如肉片、肉排,加工食品如貢丸,或是餐飲食品如滷肉飯、都要清楚標示豬肉的原產地。若是沒有依規定標示,也會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新台幣3萬至300萬罰鍰。阮昭雄指出,若是政府有做到清楚標示自然能消除人民心頭疑慮。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也曾在4月19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報告質詢時表示,國人一年食用豬肉量約90萬公噸,其中9成是國產豬,僅1成為進口豬,進口豬肉當中有67成是做所謂的加工,其餘23成才會到市場通路。如果到市場通路查看,大部分都是用台灣豬標章,加工食品部分,包裝背後都會標註原料的來源國,足以說明整個標示的執行狀況。

民眾仍習慣到傳統市場購買溫體豬肉。攝影/葉思妤

而今年年底國民黨將進行「反萊豬公投」,對此民進黨已決定不提公投對案,究竟國人對進口美豬的接受度如何,就等年底公投見真章。

 

延伸閱讀:

明年起美豬進口 原產地標示爭議多

【肉品食安1】冷藏肉品 食在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