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文教生活焦點

山海之子 永恆新社Kebalan

記者 黃凱靖、黃品臻/採訪報導

噶瑪蘭族人相傳,從前祖先因為漢人的入侵,被迫從原本居住的宜蘭地區往南遷移到花東一帶,以划獨木舟的方式,在太平洋上漂流;當時的噶瑪蘭族祖先在花蓮豐濱新社一帶的海岸見到了「會發光的聖山(Lalaban)」,就此停泊下來,而「新社」在噶瑪蘭族語中稱為「PateRungan」,有著「萬物休憩、養生之地」的寓意。

根據原住民族委員會20205月的調查資料顯示,全台灣原住民人口數為573469人,約占全國總人口2.4%,其中噶瑪蘭族(Kebalan)僅有1508人,與阿美族、排灣族等其他原住民族相比,是人口數較少的族群。噶瑪蘭族目前主要分布於花蓮東海岸的豐濱鄉,而北花蓮的新城鄉、花蓮市以及台東縣長濱鄉亦有少數族人聚集。

全台各縣市噶瑪蘭族人口統計;花蓮縣有659人,占4成以上。資料來源/原住民族委員會、製圖/黃凱靖 

觀光人潮釀汙染 新社部落發展省思

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的新社部落(PateRungan)是全台最大的噶瑪蘭族聚集地,在這裡,可以看到浩瀚蔚藍的太平洋與翠綠層疊的海岸山脈,更有獨特的「水岸半島梯田」景觀,近幾年吸引不少觀光人潮駐足打卡、拍照。

假日駐足於新社梯田的遊客越來越多。攝影/黃凱靖

雖然觀光客的停留,可能讓新社部落被更多人看見,但看似有助於發展的觀光人潮,卻也為這裡帶來環境破壞的問題。在新社半島梯田辛苦耕種的農民,對於觀光客亂丟垃圾、踩壞稻田的現象,除了生氣,更感到無奈;對此,致力於推動有機水稻、友善農業的新社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宮莉筠表示,這些人為垃圾經日曬雨淋,可能會產生化學物質並融進土裡,對當地環境將造成嚴重衝擊,希望遊客在享受新社的稻浪美景時,也能兼顧環境永續。

觀光人潮也為新社梯田帶來環境破壞問題。攝影/黃凱靖

族群文化永續危機 勤推廣盼傳承

宮莉筠積極推動部落永續工作。攝影/黃品臻

在新社部落,不僅環境永續出現危機,當地的噶瑪蘭文化也因為年齡斷層、都市物質文化的進入,恐怕逐漸式微。

宮莉筠指出,隨著台11線的開通,新社部落到外界的交通更為方便,讓部落族人往都市去發展,除了讓社區老年、青年的人口年齡斷層加劇,更讓這裡傳統的梯田水稻農業越來越少人願意投入,部落門戶大開之後,這裡的噶瑪蘭族文化面臨流失問題。

對此,宮莉筠更坦言,新社部落在整個文化傳承的斷層以及人口流失問題都很嚴重,而真正的文化不能只用「描述」出來,更要用「生活」來體現,讓它烙印在一代一代的噶瑪蘭族人身上,文化才能永續。因此,新社社區發展協會推廣各式手工藝、傳統飲食等,希望族人重拾這些傳統,讓噶瑪蘭族文化能夠永續傳承。

獨特糙米釀酒 飄香「阿里蓬蓬」

在噶瑪蘭族飲食文化當中,會使用糙米來釀酒,而釀酒的過程費工,從蒸熟糙米、散熱、摘採構樹葉並鋪於米上,到後續的等待發酵、做酵母,一步都不能馬虎。為了避免珍貴的釀酒技術失傳,宮莉筠積極向部落耆老學習,希望難得的釀酒滋味能保存下來。

部落耆老共同參與釀酒過程。攝影/黃品臻

不僅釀酒,噶瑪蘭族還有獨特的情人便當「阿里蓬蓬」。相傳噶瑪蘭族婦女會製作「阿里蓬蓬」讓外出工作的男子方便在外食用,而「阿里蓬蓬」與漢人的粽子有些相似,但材料與製作方法卻大不相同。

阿里蓬蓬成品。攝影/黃品臻

製作「阿里蓬蓬」前,須先將海邊常見的林投葉採下,洗淨、刮除細刺之後,編成長條狀並包進米飯,有時亦會再加入鹹豬肉等食材增添風味,蒸熟之後就是噶瑪蘭族極具特色的傳統美食。就怕「阿里蓬蓬」消失於噶瑪蘭族人的記憶中,社區發展協會積極傳承,更向外推廣,希望讓「阿里蓬蓬」飄香千里。

宮莉筠教遊客如何編阿里蓬蓬,推廣噶瑪蘭飲食文化。攝影/黃凱靖

香蕉絲編織 取材自然永續傳統

潘靜英表示,噶瑪蘭族人完整利用整棵香蕉樹,不浪費自然資源。攝影/黃品臻

不只飲食,噶瑪蘭族還有極具特色的香蕉絲編織文化。

新社香蕉絲工坊負責人潘靜英表示,噶瑪蘭族祖先還在宜蘭時,曾經用過苧麻來編織,不過因為苧麻有季節限制,在不產苧麻的季節,噶瑪蘭族祖先將東海岸盛產、且四季都有的香蕉樹當成材料,取出香蕉莖幹纖維來織布,避免因為季節交替產生編織原料短缺的情形,更找出了能夠永續長久的編織方法。

潘靜英更說,除了香蕉樹的莖幹可以拿來當編織材料,莖幹最內層的嫩芯跟香甜的果實一樣可以吃;而香蕉葉對噶瑪蘭族的傳統祭祀更是重要,在祭祀儀式中,祭司會用香蕉葉來驅魔或做其他祭祀用途。噶瑪蘭族不浪費、完整利用整棵香蕉樹,除了尊重大地之母賜予的豐厚資源,更達到了環境永續。

砍下的香蕉樹莖幹組織。攝影/黃凱靖

不過,香蕉絲編織的過程其實是「勞力又勞心」。從砍香蕉樹開始,砍完將香蕉莖幹搬回之後,就必須徒手層層剝開,分離出一片片的瓣膜組織,並去除較腐壞的部分,挑選出合適良好的素材;之後,工藝師還必須手握菜刀,辛苦的刮除澱粉、果膠等等雜質,不僅付出勞力,更需要一股「巧勁」,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失手刮斷纖維。

完香蕉絲,就會拿到戶外日曬,而每年的49月是處理香蕉絲最好的時間點,夏天熾熱的陽光會讓香蕉絲由紫轉白,陽光越強、絲線就越白;經過日曬乾燥,工藝師就會開始分線,用左右手拉開絲線,並且束成一小把,以及檢查每一條絲線的強韌度,最後再保存起來,以便之後染色或編織使用。

工藝師進行香蕉絲分線。攝影/黃凱靖
工藝師簡湘妍盼香蕉絲編織永續傳承。攝影/黃凱靖

香蕉絲編織工藝匯聚了老一輩工藝師的多年經驗,成為噶瑪蘭族文化傳播的管道之一;不過,潘靜英表示,香蕉絲編織在現階段需要更多創新設計元素,除了傳統的日常生活用品,希望能尋找到有志於此的設計師,打造更多元的織品設計,為香蕉絲編織文化注入活水,讓傳統與創新共生共存。

提及香蕉絲編織的永續傳承,工藝師簡湘妍則說,香蕉絲不同於一般線材編織,是非常獨特的噶瑪蘭族傳統文化,希望這個技術能夠一直傳承下去,也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來學習。

穩固文化基底 推動族語傳承

除了實質上的飲食與編織,語言傳承也是族群文化永續需要兼顧的面向之一;在人數少、與其他族群混居及年齡斷層的情況之下,噶瑪蘭族語的永續出現危機,需要積極傳承。

Tatun表示,沉浸式環境是效果較好的族語學習方式。攝影/黃品臻

噶瑪蘭族語言推動組織專員Tatun(龐志豪)表示,目前語言推動組織積極推動「族語聚會所」,以沉浸式族語教學環境來傳承族語。

Tatun進一步說明,在族語聚會所的環境,長輩會把小朋友一起帶來,長輩們說族語的時候,即便小朋友們聽不懂,甚至在旁邊跑跳、嬉玩,但其實這些族語都進入了小朋友的腦袋裡,有時會無意間哼出來長輩唱的歌謠、說的族語,因此族語聚會所可望提升各年齡層的族語學習狀況。

部落全方面發展 代代相傳噶瑪蘭

提及永續發展,宮莉筠則希望在各方面都有提升,把部落可以發展的優勢重新建立,希望能形成一個自己管理、自己發展、自己療癒的永續發展架構,且整個部落是一個完全體,不能只做一點,例如一味發展觀光,這樣並非能讓部落永續發展之道。

部落的日常生活場景。攝影/黃品臻

噶瑪蘭族文化當中「取之有度,用之有節」的環境永續態度,讓他們得以與大地之母共生共存,並長久的生活於大山大海之間。從環境永續、部落永續到文化永續,新社部落的噶瑪蘭族人雖然在發展與傳承上遇到困難,但透過各式活動的推廣,以及對族群、部落、土地的尊重,讓危機變成轉機,讓噶瑪蘭族文化與這塊土地能夠生生不息、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