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運動員的強力後盾 認識運動防護員

記者 鄭又珣、黃婕真/採訪報導

運動選手在場上拚戰,激烈的肢體碰撞下,可能導致意外,此時,第一時間衝上前線處理狀況的,正是運動防護員。防護員的工作不單是傷害發生的後續處理,也協助選手將運動傷害降到最低,此外,運動員的賽前熱身準備、貼紮,賽事結束後協助選手維持手感,各種瑣事都要由這群背後無名功臣來打理。

運動防護員為選手做運動傷害預防。攝影/鄭又珣

防護需求提升 就業機會高

台灣運動防護學會理事李恆儒說明,考取運動防護員要通過台灣運動防護學會辦理的「各級運動防護員資格檢定考試」,應試人員須年滿20歲,且持有《救護技術員管理辦法》所頒發的「各級救護技術員證書」。在考取證照的同時,防護員也需要藉由實習的機會獲得臨床的經驗,此外,即使不是就讀運動醫學、運動保健、運動健康等相關科系,只要修滿檢定的規定課程後也能報考

運動防護員替選手們進行訓練。攝影/鄭又珣

李恆儒提及,運動防護員需具備各種醫學知識,如解剖學、人體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基本的貼紮及運動按摩等,其中最特別的就是運動心理學,運動員在受傷後,也會造成心理陰影,縱使身體的傷勢痊癒,心理上還沒調適,就會影響運動表現,這時防護員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必須以引導的方式鼓勵球員走出心理陰影,就像是運動員們的心靈導師,聽他們吐苦水。

李恆儒表示,運動醫學相關科系畢業的學生都會報考運動防護員的證照,通過率在三成左右,在以往,防護員也能依大專院校的招聘情況就業,加上教育部近年推動了「國立高中職體育班聘請防護員計畫」,因此就現況來說,體育防護員就業機會有持續增加的趨勢。

在以往沒有推動運動防護員就職的相關政策時,運動醫學系的學生通常會選擇考取教職,或是擔任運動大會的防護員,職缺相當稀少,也讓許多學生在畢業後成為了「流浪防護員」,或是從事別的職業,在教育部推動計畫後,才讓許多防護員回流。

李恆儒曾擔任職棒興農牛隊的防護員,在當時的環境,一支職棒球隊通常只會配一位防護員,工作量龐大也相當繁雜,「運動防護員會有一種使命感,會擔心如果我不在的話球員們該怎麼辦」,他回憶起以往照顧球員雖然辛苦,但在長期相處下早已和球員們有著革命情感,就算能夠排休他還是想陪著球員,咬著牙把防護員的工作做好。

擔任興農牛防護員那幾年,李恆儒印象最深刻的回憶是懷念與球員們相處的時光,他擔任防護員時正逢假球案爆發的1999年,「其實當時沒甚麼人關注職棒,也不會有記者追球員們的新聞,所以我們可以在球賽結束後一起吃消夜、聚會,跟球員們的感情反而更好,更像是一種共患難的情誼。」

隨著體育環境有所提升,球團對防護員的重視比以前更高,為了保持選手處於良好的狀態,現在的職棒隊基本會配置六到八位防護員,除了能平均分擔防護員的工作外,同時也較能仔細照顧每一位運動員的狀況。

運動傷害防護室,防護員會在這裡為選手做訓練。攝影/鄭又珣

運動防護員流動性高 發展多元

李恆儒說,運動防護員需要照顧比體格比自己還要健壯的運動員,幫他們按摩、進行防護的工作,日積月累下會產生手腕不適、腰部受傷等問題,「或許當下並不是太大的症狀,但日子一久,舊傷無法復原,就會成為一種職業傷害。」

擔任職業球團的防護員,並須隨隊前往不同地區比賽,但隨著防護員年紀增加,需要成家立業的時候,可能就難以配合隨隊的工作,這時他們會開始考慮轉職,甚至是退休。綜合以上兩項因素,造就了防護員的高流動性,剛考上運動防護員的林聖皓也提及,薪資不高、工作時長不穩定可能是他將來想轉職的原因。

運動防護員會幫助運動員賽後的恢復。攝影/鄭又珣

然而也有許多防護員靠著對這項工作的熱情,持續投入在體壇中,從事防護員將近五年的張雅婷說,當初因爲自己熱愛球類運動,也想了解運動醫學相關的概念,所以即使不是本科系畢業的學生,仍把相關課程修完後報考防護員,期望幫助其他運動員免於運動傷害。

李恆儒提到,或許是女性較為細心,女性防護員的比例比男性高,也因此在早期較為重男輕女的社會產生了一些迷思,像是職棒球員休息室,女性生理期時不能進入、不能碰到球員的身體等,張雅婷表示曾聽聞過,但現在很少會有這樣的現象。

有防護員證照的學生除了走上運動防護員外這條路以外,部分學生會選擇往上攻讀學位,或者是成為健身教練、自行開設工作室、國術館等,職涯發展相當多元。

「我們不一樣」防護員VS治療師

物理治療師梁幸濂說明,物理治療師的工作主要是協助部位損傷的患者恢復正常生活,他也曾有過隨隊的經驗,但和防護員不同的是,他們能跨足一般骨科、小兒科、神經科等,除了運動傷害外的治療,範圍更廣。

提到轉職,梁幸濂認為物理治療師所能擴及的醫療範圍比防護員多出許多,加上他平時在自費的治療所內就有接觸過運動傷害的病人,因此不會有想轉職的念頭。

運動防護員給予選手訓練和防護上的幫助。攝影/鄭又珣

運動防護員和物理治療師較明顯的區別在照護對象的差別,前者所接觸的對象主要都是運動員,後者則會接觸到較多元的患者。

此外,物理治療師的工作是將患者回復至平時的狀態,而防護員則是幫助球員在場上發揮精采的表現,和面對整個高壓賽季所需要的體力,不僅僅是恢復身體狀態而已。

高工時低薪水 運動防護應更加重視

李恆儒說,運動防護員的就業比例雖有上升趨勢,但同時資深防護員也面臨退休的問題,相較以往防護員「一打十」,防護員的工作環境逐改善,但他們多會面臨職業傷害、家庭規劃和工作性質不符的問題,尤其防護員的待遇普遍落在35000元至4萬元左右,回頭檢視繁雜的工作內容,這樣的薪資待遇很難留住防護員。

即使防護員們比起以往受到了更多的重視,但他們的薪資和工作時長卻不成正比,國立體育大學運動保健學系副教授張曉昀提到,以職棒隊伍應聘的防護員來說,他們可能上午9時就開始幫選手治療和進行相關處理,比賽開始後防護員也必須在場邊待命,尤其職棒比賽很常進行到下午10時左右,等到他們回到宿舍已經凌晨,如果選手要做賽後的處理,防護員也必須一直待在他們身邊。

張曉昀認為,和一般勞工的基本工時8小時相比,運動防護員不定時的工作時長,一個月薪資普遍落在4萬元出頭,所付出的時間跟體力相對於他們的收入不成正比,在台灣體壇通常會給予運動員們高額薪資,卻缺少對運動防護員的重視,未能給他們應有的待遇,這也是台灣體壇未來需重視、進步的一塊。

台灣運動防護學會理事長李恆儒和球員們熟識,左起林哲瑄、李恆儒、高國輝、王溢正。照片提供/李恆儒

延伸閱讀 :

運動員轉換跑道不「易」 堅持造就成功

運動人口攀升 科技健身更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