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疫情爆發,導致賣場豬肉銷量不佳。攝影/梅棹凡
國際

非洲豬瘟持續蔓延 遠瞻國際食品安全

非洲豬瘟疫情爆發,導致賣場豬肉銷量不佳。攝影/梅棹凡

記者 邱博淳、梅倬凡、林清坤、廖婕妤/台北報導

今年八月初,遼寧省瀋陽市爆發中國首例非洲豬瘟,短短一個月疫情迅速擴及六個省份,據中國農業農村部官方發布,迄9月1日止共撲殺超過3萬8000頭豬,來勢洶洶的非洲豬瘟不單衝擊中國豬肉產業,更引發國際間對食品安全疑慮的討論。

近年來重大國際食安事件。 製圖/梅倬凡

民國106年由英國經濟學人智庫撰寫的《全球食品安全指數報告》(GFSI),從自然資源及恢復力、食品可利用性、食品可負擔能力和食品質量與安全四項標準,評估世界各國及地區食品安全的狀況,四項標準總分最高的國家為愛爾蘭。從整體報告來看,食品安全卓越的國家大多位於歐洲。

106年的《全球食品安全指數報告》(GFSI),四項評估標準最高分國家,除了卡達,都位於歐洲。製圖/梅倬凡

桃園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醫生顏宗海表示,全世界食安管理最佳的地區應屬歐盟,而歐洲食安又以愛爾蘭居冠。他認為,在愛爾蘭的食品安全局(FSAI)可謂是全歐洲最為專業和嚴格的食品管理機構,它創建了極為完整的食品追溯、召回和問責系統,每一頭乳牛也都註冊了相對應的ID,一絲不苟的態度使得該國在食安案例上的調查和分析十分準確。

反觀台灣的食安管理,大多是由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協調,涉及農委會、環保署等諸多單位,形成「多頭馬車」的情況。顏宗海認為,如果台灣建立更具統合性的單位,並根據國民生活習慣進行風險評估,制定合適法規,管理水平就可望能有所提升,減少食安問題。

「芬普尼雞蛋事件」人心惶惶

106年爆發「芬普尼雞蛋汙染事件」,雞蛋含類製品內有查出有殺蟲劑的成分芬普尼,芬普尼多用於農藥、環境用藥,禁止在人類食用的禽畜中使用。會造成雞蛋汙染事件的起源是因為蛋雞會遇到 跳蚤問題,有業者就把芬普尼推銷給蛋農,噴灑在蛋雞身上,不過藥劑一旦沾到飼料或者是蛋雞的羽毛身上,會讓蛋雞體內殘留芬普尼物質,導致汙染,目前全世界中已多達40個國家的雞蛋遭到芬普尼汙染。

顏宗海表示,芬普尼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中等毒性,一人每公斤在一天內不能攝取超過0.0002毫克的芬普尼,若不小心食用會出現頭暈、噁心、嘔吐、胃痛等症狀,也會造成胎兒的發育延緩,影響動物的生育能力。

他提到,若吸收過量芬普尼可能會傷害肝、腎和甲狀腺,恐引起甲狀腺腫瘤。會造成此次毒蛋事件原因是因為農民將之灑於雞舍中的使用不當才導致事件發生,要有效防止類似事件發生,必須透過政府宣導讓農民知道各類農藥的正確使用方法,才能加以避免,使人民的食品安全有所保障。

商品信任度下降 形成產業危機

根據《遠見雜誌》於民國102年進行「食品安全信任度調查」,結果顯示有78.7%民眾不信任食品包裝的成分標示,也對政府食安管理能力評價不信任。層出不窮的食安事件衝擊相關產品市場,不但影響到業者的商譽,更打擊民眾對政府的信心,認為黑心廠商不應違背商業責任,許多民眾甚至改為自己回家料理,讓餐飲業受到食安衝擊,形成產業危機。

為了讓人們吃的安心,需從政府方面著手,對此,顏宗海表示,台灣管理食安的機構有食藥署、衛福部、農委會、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並且他們都有自己的委員會,已經算是有很完善的管理了,認為目前單位已經足夠,請民眾放心,也提醒民眾購買商品時挑選有「農委會CAS認證標章」最有保障。

另外,行政院推動的政策「食安五環」第一步就是從源頭管理作起,並設立毒物管理機構,需要政府機關幫忙監督產品來源和生長環境,政府應積極主動落實各項防堵的管理措施,並加強稽查。最重要的是業者應自律並保守道德倫理,才能找回全民對商品的信任。

行政院提出「食安五環」加強食品安全管理。 圖片來源/衛福部《衛福季刊》第11期
檢驗樣品與市面上產品有所落差

食藥署公關部郭旭棋表示,曾經有廠商為了自身利益,送來一批實驗組商品做檢測,實際賣出去的東西卻是偷工減料的,被地方衛生局在菜市場查出來。所以有民眾還是會擔心,萬一吃到沒通過檢驗就上市的產品該怎麼辦?因此,食藥署或是地方衛生局都會定期去市場抽驗並且持續追查,所以目前業者比較不會有辦法做樣品調換。

消費者該如何自保?農委會防檢局動物檢疫組組長彭明興表示,現在台灣的豬全部都是在屠宰場處理的,豬皮上都會蓋上合格標示,所有在市面上販售的豬肉,百分之百都有經過屠宰衛生檢查合格,且台灣現在也已經全面禁止攜帶肉製品回台,因此可以安心選購。

食藥署建議民眾食肉一定要煮熟,因為可能會有寄生蟲及有毒物質的問題,像是豬肉可能隱藏一些鉤蟲,雞肉可能也有沙門氏菌等,但只要煮熟就可以減少食物中毒的風險。

另外,營養師胡淑惠也說,認明產品上的銷售履歷及合格標章,或是掃上面的QR code都會清楚顯示來源,在食用時多加注意有沒有異味,就可以避免食用到不新鮮的產品了。

賣場舉辦豬肉美食展,供民眾試吃產品。攝影/梅倬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