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聖荷西華埠縱火 揭美國族裔衝突

記者 周泰亨、杜沛緹、李沛鍶/採訪報導

2021年9月28日美國聖荷西市市議會通過一項決議,針對該市過去對於中國移民與其後裔所制定的不當政策和法規進行道歉。9月29日聖荷西市長李卡多(Sam Liccarto)親自公開宣讀道歉決議文,承認市政府過去對於華裔族群的不尊重,並承諾日後將繼續努力建設友善包容的社會。

淘金熱潮 湧入華工

1850年代美國展開西部大拓荒,為族群衝突埋下種子。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劉正談及,當時美國加洲三藩市發現金礦,地理位置與中國僅相隔太平洋,交通便利性高,吸引中國廣東省民眾移民至當地,主要從事礦工業,部分則為農漁業。

對此,中國文化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洪玉儒表示,美國當時勞力需求量大,除白人勞工,非裔勞工受限於奴隸制度,礦場主的首選便是聘請薪資低廉且刻苦耐勞的華工填補勞動空缺。

十九世紀美國西部淘金熱引入大量華工(示意圖)。攝影 / 杜沛緹

洪玉儒指出,1860年代礦產資源竭盡,多數華工投入美國聯合太平洋鐵路修建工程,或轉型經營洗衣店、餐館、雜貨店等。劉正分析,工作型態的改變,主要因為修建鐵路、挖礦等西部拓荒工作結束,華工聚集的區域由偏遠礦場、農場轉變為具豐富工作機會的城市,美國西岸遂逐漸形成華人社區。

種族衝突 立法設限

回顧過往歷史,洪玉儒認為華工往城市聚集後,不僅增加與白人勞工的接觸,也與其競爭原有的工作機會,種族衝突逐漸浮出檯面。他進一步說明,當時美國社會結構以信仰泛基督教的盎格魯薩克遜人(俗稱白人)為大宗,宗教差異使美國人常以異教徒(Heathen)形容華裔族群。

而華人膚色相近於美國當地蒙古利亞種的印地安人,因此將華工視為無文化素養的野蠻人(savage)。劉正強調,美國人戲謔中國人繫長辮子、鳳眼與瘦弱外型,愛吃動物內臟的飲食習慣更被稱為「邪惡象徵」。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倪墨杰說,早在1850年加州通過《外國礦工法》,規定所有華工須繳納重稅,否則不准予開發,造成大批華工被迫離開礦區。洪玉儒進而指出,舊金山於1870至1880年間分別通過《居家條例》、《辮子條例》、《洗衣業法令》三法,對華裔居住、工作型態與儀容進行嚴格規範。他表示1882年所公佈的《排華法案》,禁止回祖國探親的華工返美、每年僅開放100名華工入境且無限期延長該政策,這也是美國首次針對特定種族施行明確禁令。

美國總統切斯特·艾倫·阿瑟於1882年簽署排華法案。圖片來源 / Libary of Congress

華埠縱火頻傳 人身安全受威脅

洪玉儒指出,各城市小從唐人街大至中國城,遭人蓄意縱火的現象司空見慣,白人暴徒衝進中國城,攻擊華人家庭的暴力事件,早已成為當時華人社會的常態。他提及,發生於1887年的聖荷西華埠縱火事件,導因於市長與市議會決定在中國城附近重建市議會,因此強迫華裔搬遷,突如其來的大火甚至燒毀華埠,造成眾多華人流離失所。為此,聖荷西市長近日公開道歉,他坦言美國社會必須重新了解過去華裔付出的血淚與貢獻,且呼籲人們必須重視並給予其法律以外的實質尊重。

劉正則表示不同看法,現今華裔於美國高科技產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為過去歷史道歉是必須的政治行為,尤其近年歷經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風暴後,華裔族群依舊遭受嚴重歧視,實質上是否能減少華人在美遭受的不友善對待,仍待觀察。

赴美留學 不再是唯一選擇

根據2019年Pew Research Center數據顯示,高達500多萬名華裔在美國生活,人數仍持續攀升。洪玉儒分析美國地大物博、高科技產業工作機會豐富,給予華裔發揮自身能力的舞台,讓不少華裔心中皆懷有「美國夢」。他進一步說明,美國相對民主,開放的社會能夠接納與尊重更多元的聲音,造成許多移美華裔,即使無法獲得在祖國同等的自由與公平對待,仍認為紮根於美國是利大於弊的選擇。

中央歐美研究所博士王智明指出,華裔族群移居美國最早可追溯至清朝,因國力衰退,在自強運動的影響下,形成海外留學風氣。最初培養一批年齡介於12至16歲的留美兒童派遣至美國學習英文,中華民國政府成立後,持續投入資源推動留美教育。1918年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發起十四點和平原則,強調民主自決,使中國受教育階層對美國產生正面態度。

西方教育重視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圖片來源/Pexels

1960至1970年間,台灣掀起一波赴美留學潮,因此馬政府時期的內閣幾乎都有留美背景。王智明表示,留美熱潮雖已成往事,台灣學術界目前仍大多由留美派主導,輩份較高的學者依舊以擁有留美背景佔多數。他指出,東西方國家最大的差異在於教育理念,相較東方傳統教育模式,西方教育傾向實用及開放導向,強調在實作上的運用,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據王智明觀察,台灣學生不再侷限於留美,隨著留學方向的改變,如英國、澳洲、加拿大等國家皆為更多元化的選擇,甚至多數台灣學生寧願留在自己熟悉的環境接受更高等的教育,留台也成現今趨勢之一。

移工印象 潛藏族群問題

政府引進印尼、越南、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及蒙古等六國民眾至本國擔任移工,據行政院重要性別統計資料庫資料顯示,2020年在台外籍勞工人口數約71萬人,其東南亞籍移工比例達99.9%。世新大學通識中心教授邵祖威認為,與美國過去族裔間發生的屠殺、放火等暴力衝突相比,台灣現存的種族問題,多半由本國人不經意流露對種族的刻板印象而產生的不友善行為。

在台外籍移工當中,印尼國籍者比例最高。資料來源/行政院重要性別統計資料庫、製圖/周泰亨

邵祖威強調,將刻板印象轉換為言行,就是歧視的具體表現。他接著說明,以台北車站大廳群眾聚集為例,無論其身分、種族為何,或如此行為是否有礙觀瞻,仍有待商榷。

東海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博士後研究員陳炯志則表示,東海大學校園旁存在移工宿舍,該地區就鮮少大學生出沒;亦有長輩提醒孩子,沒事不要到東協廣場等地方,無意間顯露出對種族的刻板印象。

陳炯志指出,1992年政府正式開放引進移工,以替補國家勞動力,但移工並非長久居留,無法將身份轉換為正式移民;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教授張春炎坦言,因台灣雇主的不當對待,進而造成移工群起反抗,如高捷汐止移工抗議事件等,經過媒體大篇幅報導,加深台灣民眾對移工的負面印象。

外籍看護工成為台灣照護人力主要來源。攝影 / 周泰亨

對此,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吳佳芊解釋,引起勞資雙方爭議的主要原因,乃移工多數缺乏中文能力,無法完整且雙向與雇主溝通,維護自身權益。她進一步表示,協會將提供庇護安置、醫療、法律等資源,協助無法適應台灣生活的移工,有效減緩勞資方面的衝突。

 

延伸閱讀:

美國夢碎?川普上任多元化移民簽證恐喊停

超重比例上升 美國正視肥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