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牡蠣

影音新聞環保公衛

廢寶特瓶加牡蠣殼 環保藍白拖好時尚

藍白拖這個東西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但你有聽過「新」國民藍白拖嗎?打破傳統外觀,加入了更多新潮元素,最重要的是,這同時也是由五個寶特瓶和三個牡蠣殼所製成的環保拖鞋,不但好看又好穿,也將環保永續的概念完整地呈現出來。

完整內文
影音新聞環保公衛

傳統漁法捕撈文蛤 能否繼續發展?

淡水早期漁港發達,日治初期更曾一度成為全臺重鎮基地,淡水文蛤便是這裡百年的寶藏。順著關渡宮的燈籠走,就會找到捕撈文蛤船隻的起點——中港河碼頭。家中從事漁業已第三代的黃振興表示,淡水河像是母親一樣,孕育了多元的生命。

完整內文
焦點環保公衛

生態保育體驗 成龍濕地躍身國際

1986年韋恩颱風入境,雲林縣湖口鄉成龍村遭到海水淹沒。2005年農委會林務局提出「生態補貼」概念,並邀請觀樹教育基金會進駐,利用國際藝術節吸引外地遊客駐足,更在村內建造了全台第一座與水共生的「高腳屋示範住宅」,成為西南沿海嚴重地層下陷的有效解方。

完整內文
影音新聞焦點社會社福

北市回收廠近六成未合法 拾荒者該何去何從

人來人往的台北街頭總能看到拾荒者推著廢棄物,前往回收廠換取金錢的身影。但根據《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回收廠僅能設置於農藥區、工業區、保護區,使北市近六成資源回收廠近六成皆為違法設立。今年(2023)三月位於萬華區的光耀五金行因違反該條例及遭民眾不斷檢舉而強制關閉,該區拾荒者必須徒步逾30分鐘前往中正區的回收廠。提及回收廠的困境,有拾荒者表示:「不能再關回收廠,不然我們就沒飯可吃了。」

完整內文
環保公衛

廢棄蚵殼成貝殼磚 全新樣貌創新價值

清澈的澎湖海域孕育出當地特產「牡蠣」,但也因此產生大量堆積的廢棄蚵殼,成為澎湖環境景觀衛生的隱形殺手。澎湖廢棄蚵殼透過跨海運到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應用科技循環再利用的技術,將廢棄蚵殼搖身一變成「無機聚合高壓貝殼磚」,賦予蚵殼全新面貌,使貝殼磚技術能夠在地量產使用,讓多年來無解的蚵殼塚,有了全新的解決方向。

完整內文
文教生活焦點

牛車採蚵 與海共生 傳承海牛文化資產

我國無形文化資產中的傳統知識與實踐僅有四個,其一為彰化芳苑海牛文化。因芳苑位於雲彰隆起的地形,為全台唯一保留蚵農自日治時期使用牛隻進行採蚵的場域。卻因科技日新月異,海牛逐漸被採蚵車及牡蠣搬運機取代,導致如今僅剩八頭海牛。為復育海牛,芳苑居民結合觀光、課程推動,並成立海牛學校,以延續及傳承海牛文化。

完整內文
環保公衛

「濱」臨絕境―濱海掩埋場的垃圾悲歌

海風持續吹襲,一個個顏色鮮豔的塑膠袋從海平面上飛起,並開始於空中起舞,最後緩緩地掉落在海堤旁的草地上。原先美觀的海景遭到人為垃圾破壞,更使當地海洋生態面臨垃圾污染的險境。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如此大量的人為垃圾,究竟是來自何處?

完整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