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最後的萌寵 歐亞水獺保育行動刻不容緩

歐亞水獺是我國列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過去台灣本島上曾有零星發現紀錄,目前僅剩約150至200隻存活於金門島嶼。即使民眾保育觀念日漸提升,其生存仍面臨多重威脅,其中包括棲息破壞、工程干擾以及水質等問題。當歐亞水獺和人類的生活環境高度重疊,在權衡利弊之下,歐亞水獺往往成為犧牲者。

網路取代馬路 偏鄉醫療新解方

拜科技進步之賜,遠距醫療成為偏鄉民眾就醫時的新選擇,有效解決偏鄉專科醫師不足等問題,惟遠距醫療仍受法規和科技限制,對於偏鄉的醫護人員並非完全便利。為解決民眾的醫療需求,衛生局和民間醫療平台近年致力於提升民眾的健康識能,除宣導衛教資訊外,亦提供許多免費醫療教學資源,期能從根本預防疾病發生。

傳統竹藝再發展 超過一甲子的手藝傳承

屋內淡淡的竹木香及玲琅滿目的竹藝品,這裡是劉明智師傅開設的竹編工作坊。據嘉義縣文化觀光局統計,劉明智師傅是目前嘉義縣為二的傳統竹工藝保持人。自幼,劉明智師傅隨父親學習竹編,逐漸對竹編產生興趣,而這一做就是超過一甲子。不僅如此,劉明智也致力將竹藝再創新,用竹編製成藝術品,讓傳統技藝不再侷限於生活製品,並嘗試與當地社區合作開課,盼能將竹藝傳遞給更多人認識。

天然泥染兼顧環保 手作溫度世紀流傳

傳統泥染的原料取自於自然,相較於化學染劑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泥染的染液除了能保護皮膚,同時也可以直接回歸自然,形成友善循環。台灣泥染文化資產工作室博士廖倫光堅守環保永續與人文情懷,除了自身的推廣,更在社區大學開班帶領學生,將泥染文化傳承發揚,並交付下一代。

「失智症政策3.0」補漏洞 民團盼立專法保障權利​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台50歲以上罹患失智症人數突破32萬人。為因應失智人口逐年增加,我國於2018年起推行「​​​​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下稱失智症政策2.0)​​」,希望透過落實法令推動,協助民眾應對失智症的挑戰。不過,面臨該項政策即將在2025年底到期,民間團體呼籲政府應著手規​​畫​​3.0版本,正視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