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平權意識起飛 政策保護需齊步
隨著女性主義的崛起,性別議題在社會越來越受重視。然而,大眾依舊無法忽略針對男女的社會期待、媒體操作和行銷策略,無形之中被形塑了性別刻板印象。
隨著女性主義的崛起,性別議題在社會越來越受重視。然而,大眾依舊無法忽略針對男女的社會期待、媒體操作和行銷策略,無形之中被形塑了性別刻板印象。
源於法國的法式滾球,近年來風靡全台,不但有學校創立球隊,甚至有社區設立滾球委員會。然而,滾球的知名度卻始終不如棒球、籃球等,成為其發展的重大阻礙。
近幾年,「青年返鄉」成為一大熱門話題,如此大規模的社會運動逐漸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及討論,雖然離鄉不一定不好,到外地也可以增廣人脈、建立不一樣的人際網絡,但會造成人口外移現象不斷加劇。
隆恩埔國宅的一樓空地,唯一光源是隔著玻璃的走廊燈光,不算大的空間容納十幾位青少年,聽拳擊教練陳哲宇的口令,揮動有力的臂膀,練習拳法——他們是由陳哲宇帶領的「熱原拳擊隊」,隊伍名稱有「熱血原住民」的意涵。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公民論壇於11月13日舉辦「找回自己的母語」公民論壇,邀請新住民二代、學者代表等,針對108課綱將七國東南亞語言列入國小必選及國高中選修的相關議題進行討論。
近期「彩虹媽媽進入校園」議題引起社會廣泛爭論,其爭議內容大多為彩虹媽媽基金會傳達給小學生帶有宗教教義的觀點和言論引起各界質疑,呼籲政府應積極把關外界團體進入校園機制。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364號指出,人民應享有「接近使用傳播媒體」權利,閱聽人除了被動接收,也可以主動的使用媒體這項媒介。不論是公民新聞還是主流新聞,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角色及功能,胡元輝強調,兩者之間的關係不應該是完全競爭、衝突關係,而是給社會大眾更多元的聲音及報導,呈現社會更多不同的面貌。
遊民寧願選擇繼續露宿街頭,也不願接受安置,收容中心是真如遊民所說環境惡劣,還是口耳相傳而產生的誤解呢?
「自己做的東西,要自己願意吃,才能叫別人喜歡。」合興糕糰店1947年於南門市場起家,擄獲不少顧客味蕾。七十載過去,全台僅剩他們現敲鬆糕,第二代接班人任台興,堅持古法製作,更力求創新,盼更多人發掘好味道。
社會上街友問題一直存在,不只就業、生活或心理方面的困難,一般大眾對街友的理解也成一大問題,多數人並非真實了解他們的困境,便帶著有色的眼光輕易下定論,認為他們不願意工作才成為街友,而這正是長期存在的刻板印象。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這句話已成為台灣部分民眾對於新聞工作者的刻板印象,雖然它多少帶有揶揄的成分,但其中對記者素質的不信任卻也是不爭的事實。新聞產業的困境是什麼?而我們身為新聞系的學生又應該往什麼方向去努力?答案就都在內文中。
台灣有一句諺語:「大隻雞慢啼。」認為學習較慢的小朋友長大就會好,因而疏於檢視孩子認知發展是否真的過於緩慢。近年來早療意識抬頭,越來越多慢飛天使家庭不再受制於外界眼光,願意讓孩子接受早期治療,希望在進入學校體制前,能提前適應並學習生活技能,但一般大眾對於早療的觀念依然欠缺。
台灣早在民國62年就制定《兒童福利法》,2011年則完成修正《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但近年虐兒案件卻不減反增,虐兒案件天天上演,也不禁讓人懷疑現有法規是否有不足之處。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