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女明邀大家 「舞,惡不做」校長扮巫婆 舞會以萬聖節為主題 宣導年輕人遠離毒品 喜愛跳舞民眾可參加 – 1748期
能想像平時嚴肅的校長,忽然變裝打扮成「善心巫婆」嗎?那絕不能錯過二十六日,在景美女中舉行的一場名為「舞,惡不做 […]
能想像平時嚴肅的校長,忽然變裝打扮成「善心巫婆」嗎?那絕不能錯過二十六日,在景美女中舉行的一場名為「舞,惡不做 […]
台北市地方法院今天早上在木柵國中舉辦校園反毒宣導活動,活動內容有地院檢察署葉木炎主任演講,還有反毒演講徵答、反 […]
記者 陳鏡媄、陳欣瑜、陳韻安/採訪報導 更生人復歸社會後,面臨的挑戰不僅是生計,還有偏見等難題。然而,透過政府、協會與家庭的多方支持,使他們能透過技能培訓與心理輔導,逐漸找回生活的方向與信心。這些資源不僅協助他們調適心理,也有效降低再犯風險。雖然偏見與誤解依然存在,但他們的故事證明,透過堅持與支持,每個人都能在逆境中找到希望,開啟新的未來。
去(2023)年12月,自少年觀護所回歸校園的郭姓少年,持刀奪走一條15歲的寶貴生命,也劃破了校園安全網。要求嚴懲的民怨沸騰,也有專家指出,《少年事件處理法》新制改採「行政輔導先行」,造成輔導、司法、教育單位互相卸責,使曝險少年返校的相關事宜未受重視,才釀成悲劇。為此,立委林月琴呼籲,推動「關係轉銜」,於少年尚在矯正體系時,安排社工提早介入。
德國近日宣佈通過成年人可合法接觸大麻,自今(2024)年4月1日起允許年滿18歲民眾個人持有與栽種大麻,且開放部分公眾場合吸食大麻。然而大麻在台仍屬二級毒品,近期倡議娛樂用大麻合法化聲浪出現,惟各界專家對除罪看法兩極化,成癮與藥物濫用問題乃討討論焦點。此外,醫療大麻藥物已在台獲合法開放,未來病患將可縮短等待期程,然其適用性則仍待觀察評估。
「愛滋病」簡稱為HIV,是一種可傳染式之性病,被部分民眾視為「不治之症」,甚至將愛滋病污名為患者不當濫交的報應,這些刻板印象也引發社會焦慮,產生罹病焦慮症。然而,愛滋病具可控性,民眾除安全性行為,目前政府也大力推廣藥物預防愛滋病,齊步邁向全球愛滋病防治三零(零增加、零死亡、零歧視)的願景。
監獄牧師吳國驊,用他無止盡的愛心,拯救每一個願意改變的同學,帶他們回到正途,讓他們能夠回饋社會、被社會接受,做一個有用的人。
今年警察自殺案件頻傳,2023年3月發生台南市陳姓警員、6月雲林縣廖姓警務員、7月新竹縣黃姓警員自戕等多起不幸案例,使得警察心理健康問題浮出水面。我國警察機關成立「關老師」心理輔導制度已有30餘年,但由於關老師制度專業性不足,使得多數警察不願向其尋求協助。
Waacking (威金 ) 的歷史最早能追溯至1970年代,美國西部的同志夜店文化,運用DISCO曲風,透過舞者的手臂進行甩、丟、拋的動作。由於 DISCO 文化背景常牽扯到金錢、藥物濫用、毒品等負面印象,導致當時流行搖滾重金屬的族群不願意接受。1979年,在美國芝加哥公園的棒球比賽中,有人將數百至上千的唱片集體焚燒,爆發了一場「迪斯可毀滅之夜」,間接使舞蹈隨之消失了一段時間。
過年打麻將、世足玩運彩,這些常見的娛樂消遣看似小賭怡情,實際上卻可能造成人們嚴重的賭癮問題,引發難以戒除的「病態性賭博」。台北市聯合醫院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蘇璿允解釋,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發布的精神疾病診斷標準第五版「DSM-5」(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將其正式稱為「嗜賭症」(Gambling Disorder),俗稱「賭博成癮」。
司法少年,即為12歲以上、未滿18歲有觸犯法律之虞或因觸法而進入少年司法體系,被少年法庭保護的未成年者。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資料顯示,110年警察機關查獲青少年嫌疑犯人數共計4萬2048 人,以近三年的資料來看,青少年犯罪類型不分男女皆以涉「詐欺」案見最多,每年約1萬人上下;「毒品」案件次之,每年約5千人上下。
司法少年,即為12歲以上、未滿18歲有觸犯法律之虞或因觸法而進入少年司法體系,被少年法庭保護的未成年者。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資料顯示,110 年警察機關查獲青少年嫌疑犯人數共計4萬2,048 人,青少年犯罪人口率每 10 萬人口有1,466.19 人,其中男性犯罪人口率為女性的4.13 倍。以近三年的資料來看,青少年犯罪類型不分男女皆以涉「詐欺」案見最多,每年約1萬人上下;「毒品」案件次之,每年約5千人上下。
2022年泰國通過大麻合法化,當地出現不少販賣大麻或大麻製品的商店,掀起民眾討論度,台灣也有一股綠色浪潮湧動,呼籲大家了解大麻實際的醫療功效,以及其他應用的經濟價值。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