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新聞社會社福

菜土菜金高麗菜 產銷失衡反覆上演

記者 謝礎、袁維駿/採訪報導

有「菜王」之稱的高麗菜深受國人喜愛,據農業部農糧署(以下簡稱農糧署)2022年資料統計,台灣每人一年約吃下18公斤的高麗菜。儘管民間高麗菜需求量大,卻時而傳出菜價崩盤,時而出現「天價」高麗菜,造成民眾困擾。對此,政府早已設立敏感性蔬菜種植登記預警系統,當蔬菜種植達到超種警戒,便會提醒農民,但農民常因疏於留意官方示警,導致菜價崩盤亂象週期性重演。

餐飲業高麗菜需求量大,週期性菜價崩盤易造成業者困擾。攝影/袁維駿

從水餃、水煎包到火鍋,在餐桌上經常可以見到高麗菜的身影,不過高麗菜價全年起伏大,從一斤不及10元,到一斤破百元都有,也讓民眾及餐飲業者飽受困擾。不僅如此,高麗菜價除了受颱風等天災影響,農民為了提高產量、增加收益而超種,也往往導致價格崩盤,即使農糧署已設立預警機制,當官方掌握到農民種植超過600萬株菜苗時,即發布「紫燈」警示,提醒農民高麗菜收成時恐會過量,造成價崩慘況,應避免種植高麗菜,建議改種植其他作物。

高麗菜受國民喜愛,卻常因天災及產銷失衡導致價格飆漲。攝影/袁維駿

由於高麗菜需生長在涼爽的環境,因此夏季主要生長於台灣宜蘭、台中、南投等地,冬季則分布在彰化、雲林、嘉義等地區。不過,高麗菜生長週期短,從播種至收成僅需70天,因此許多農民不照節氣種植,想趁非產季搶種「搏一把」,加上農民不信任官方的預警機制,導致產銷失衡的問題連年反覆上演。

高麗菜生長周期短,成為農民二期作收成後搶種的優先選擇。攝影/袁維駿

雲林縣林內鄉公所農業課課長蔡宜勳指出,夏天因蟲害及颱風等影響,導致高麗菜價浮動,直到高麗菜種植季節從九月、十月開始,後續又碰上農曆春節,高麗菜需求量提升,農民會一窩蜂搶種,導致產銷失衡。

高麗菜需生長於涼爽的環境,因此,平地高麗菜從九月起進入種植期。攝影/袁維駿

蔡宜勳強調,台灣農業是自由化市場,預警機制只能提供給農民、苗商等當作參考,政府也須檢視是否過度補貼農民,避免農民產生「種對了,賺到了;種錯了,政府會補貼。」的錯誤想法,才能更有效地減緩產銷失衡的問題。

 

延伸閱讀:

養魚兼種菜 開心農場在我家

兒子一句話 他用果菜殘渣種出友善洋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