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年有近千位教授退休,但是卻產出了約4000名博士 。圖片來源/禁書網
國際

西進熱潮燃起-台灣人才展開新征程

記者 林欣穎、武承翰、商嘉瑨、黃宇綸/採訪報導

中國國台辦於今年二月發布31項「惠台措施」,吸引國人赴中工作、投資,並釋出多項誘因,台灣人才躍躍欲試,燃起一波西進熱潮……

惠台31項提出  中國招「才」不手軟

今年台灣正值228連假,中國對台灣提出自十九大之後,為落實會議中「對台工作」的目標,而公布的《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其中包括在影視、文化、教育產業上等31項開放,在台灣掀起廣大輿論。

中山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研究員王正分析,「中國的政策中包含變與不變的部分,基本原則是不變的,但是政策的提出可能隨著兩方的情勢有所調整。」中國近年提出「兩岸融合發展」的概念,逐步進行雙方經濟、社會與生活的交融,譬如近期中國也在考慮將台灣民眾的台胞證號碼比照中國居民,從八位數改成十八位數,各種措施用來達成雙方社會的「逐步融合」。

「但是我並不傾向稱『惠』台31項,我比較願意稱『對』台31項,因為當中的內容並不見得叫做惠台,更多的是同等化的待遇。」王正表示。王正接續補充,位在福建周圍的平坦島是距離台灣最近的離島,已經有在推動相關措施,與台灣交流密切的廈門,也在31項提出後立刻釋放60項細則。

根據遠見雜誌統計,民國107年前往中國教職的教師數量也有上升,福建更聲稱「民國109年前將引進1000位台師」。其他地區更陸續出現高校來台集體招聘,隨著其他包括「千人計畫」(招募海外專家)、「萬人計畫」(招募台灣民眾)、「楚天學者」(湖北吸引專業領域帶頭人)等各種招才計畫頻繁提出,台灣人才面臨在國內尋找賞識或是選擇出走另闢蹊徑的分岔路口。

台灣每年有近千位教授退休,但是卻產出了約4000名博士 。圖片來源/禁書網
教育界出走 推力與拉力是關鍵

因中國培育師資的過程較台灣短,導致專業度相對不足,因此有人才需求。曾在南京審計大學教職的鄭姓教師提到,「我是比較早過去的,因為中國有這方面需求,需要台灣的教學模式和師資,約在五、六年前,我們交流非常頻繁,中國要引進新的理念與台灣做學術交流,找到合適人選。」不過反觀台灣目前因少子化問題,導致各大學面臨招生困難而漸漸「退場」,台灣每年有近千位教授退休,但每年卻仍有約4000名博士,加上留洋的學者歸國,角逐這狹窄的「入場資格」,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中國提供的高教開放,在許多人眼裡確實是天降甘霖,成為台灣教師西進的重要動機。

「誰都想留在自己的家鄉,但是台灣整體的經濟環境有問題,當推力與拉力非常懸殊的時候,對方提出的待遇就會蓋掉很多選擇。」曾經也在中國求學的王正表示,台灣的大學密度太高,在20年前就沒有做好管控,又不斷升格學校,但是從中國來就學的學生並不多,所以學校難以經營。加上最近在台灣熱燒的「年金改革」,勞退制度的改變對教師衝擊很大,加薪也相當困難,反觀中國,趁機祭出年薪百萬的口號,讓不少人眼睛一亮,展開出走的新征途。

「我們會先跟校方簽訂年薪,校方可能提供學校宿舍或住房津貼……」、「十年前中國的薪資水準還是低的,但是現在完全翻轉了,好的老師可能被重金挖角……」鄭姓教師和王正皆提到近年台灣和中國的對比,說明在中國任教,可以兼較少的課,又不用做行政職,可以專心做研究。在多種拉力與推力相互作用下,也造成了許多有研究心願或是追逐更優渥生活的年輕教師決定出走。

多種拉力與推力相互作用下,造成了許多有研究心願或是追逐更優渥生活的年輕教師出走。圖片來源/禁書網
兩岸學生觀察 各有優缺可互補

曾交換到中國西北大學學習播音主持的胡立夫談到西進的現象和未來規劃,他認為西進其實沒有好壞,中國雖然師資不錯,但是希望台灣民眾不要一昧追求財富而忘本,應該把重點放在自己究竟要追求什麼?去對岸是為了什麼?更重要的是勇敢跳脫自己的舒適圈。「中國的學生目標導向是很明確的,每一個階段要做的事很清楚,爭取成績表現,而台灣比較注重夢想,比較有創意,但是卻可能造成自我充實上比較不積極。」

曾在南京任教的鄭姓教師說明自己的觀察,其實中國的上課方式比較制式,所以在訓練學生的邏輯和思辨上比較擅長,不過台灣學生比較有創意,未來中國可能會需要把專業跨領域結合的人才,可見創意結合基本專業是非常重要的訓練。

未來大陸可能會需要把專業跨領域結合的人才,創意結合基本專業是非常重要的訓練。圖片來源/禁書網
人才外流嚴重 政府仍應秉持開放態度

面對台灣人才快速外流的危機,王正認為,台灣仍應作為開放的經濟體,資金人才和訊息都應該快速流通,台灣人才外流的結構性問題是發展不夠並且工作崗位不足,所以不需要刻意去排斥陸資;現今社會人力相互交流情況頻繁,鄭姓教師也表態,相當樂意分享自己在中國任教的經驗,幫助其他有同樣志向的教師。但面對台灣人才快速出走,台灣政府該如何留住人才,恐怕得盡速研擬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