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一甲子工藝 紙塑神像展精緻神韻
紙塑神像源自唐代,透過特殊的工法能保神像不壞,甚至有筋骨皮肉的特質,但這樣的工藝在時代衝擊下逐漸消失,蔡爾容師傅透過自身的研究將失傳的文化再現,獲得兩岸的各種肯定,更被登錄為雲林縣傳統工藝。
紙塑神像源自唐代,透過特殊的工法能保神像不壞,甚至有筋骨皮肉的特質,但這樣的工藝在時代衝擊下逐漸消失,蔡爾容師傅透過自身的研究將失傳的文化再現,獲得兩岸的各種肯定,更被登錄為雲林縣傳統工藝。
台灣由於早期被殖民的原因,形成許多外來宗教,加上人口的移入,眾多宗教在此落地生根,逐漸產生具有本土風格的台灣民間信仰。以台灣人所信奉的宗教而言,道教與佛教為台灣兩大宗教。信奉宗教的方式也略有不同,有人會去廟裡拿香拜拜,也有人會請手工雕刻師傅訂製自己所信奉的神像在家中膜拜,因此有了神像雕刻師的出現。
華人自古以來就有通過神像來護佑家宅平安的傳統,神像有一紙二木三銅的做法,那麽其中最靈驗的就是紙神像。如今最靈驗的紙神像的製作人,在華人地區也只有雲林縣唯森紙藝坊的蔡爾容和他的妻子卜雅菡在製作,他們在二十幾年前放棄高薪職業,毅然決然的回到雲林,將這項千年的手工藝傳承下來。
工作室位在屏東縣來義鄉的排灣族木雕師塗南峰,不僅有細膩的雕刻刀功,更善於將原住民圖騰運用在作品上。儘管塗南峰的木雕之路並非一凡風順,但他仍秉持推廣排灣族圖騰文化的精神,用作品持續述說原住民部落的故事。
苗栗三義是台灣的木雕重鎮,吸引許多木雕好手慕名而來。出身木雕世家的童正一受同為木雕師的父親童清金影響進入木雕產業發展,使用台灣在地原生木創作,製作實用的木雕作品。除此之外,他還與縣府勞青處合作,創立「勝興365」青年創業基地,提供在地青年創業資源,並希望能宣揚苗栗在地的文創商品。
走入位在金門縣金城鎮的「浯州陶藝工作坊」,處處可見各種造型的風獅爺被擺放在周圍。王明宗師傅凝視著陶製風獅爺的雛形,手持雕塑工具,一刀刀刻畫出風獅爺的神情,把英勇神威的姿態呈現的惟妙惟肖。王明宗推廣風獅爺超過30年,有「風伯傳人」之稱,他期盼未來能持續將金門風獅爺文化推廣至國際。
在台灣的民俗文化中,幾乎每個村里都會有土地公廟存在。多數信眾祈求作物豐收、事事順利,被認爲是土地的守護神。因此土地公廟是台灣寺廟內最多的類型。早在民國100年有登記的寺廟就超過1萬2千座,數量比超商還多,讓市場有了蓋廟商機。
傳統製香工藝流傳數百年,卻因環保意識提升,行政院環境部(以下稱環境部)實施減香措施而導致線香的需求量降低,為了省去成本,多數廟宇也會選擇購買便宜的外國香來取代台灣的手工線香,因此導致傳統手工線香的手藝逐漸失傳。
台灣的宗教信仰以佛道為大宗,雕塑也多以佛、道教為主,但除了關公、媽祖像之外,教會裡耶穌及聖母像的木雕其實也出自台灣人之手。位在新竹縣竹北市的聖心手工雕刻,由匈牙利籍耶穌會修士雷萬鈞創辦,是台灣少數以耶穌及聖母像為主的雕刻公司。隨著時代變遷,雕塑產業沒落,在發展新技術的同時,雕塑勢必要開拓出新的道路。
台南市是傳統手工刺繡的重鎮,現今位在台南安南區是目前仍有持續做出傳統刺繡作品。師傅林弘毅憑藉著十多年的工夫,遵從宗教信仰,持續縫製老式繡品,國內更有手工藝達人將這些傳統刺繡創新並結合至生活飾品,努力延續傳統文化技藝。
靠著地形優勢,廟宇利用自然景觀結合傳統文化,吸引許多民眾,參拜的同時還能夠停下腳步欣賞風景,周遭也設置許多攤販,人流增加也帶動當地的觀光產業,台灣廟宇也是國外觀光客旅遊的首選景點之一,傳統文化的精神也能被更發揚光大。
台灣自2022年底逐漸放寬疫情防護措施,令許多民眾計畫外出旅行,根據交通部觀光局觀光統計資料顯示,在2022年12月總共近40萬人出國,然而出國欣賞美景的同時,台灣本島也有許多美麗風光,以保有多處古蹟的彰化鹿港為例,這裡有許多從清朝時期留下來的歷史建築以及特色風景。
紙紮是台灣喪葬文化中火化給過世親人的藝品,同時也是生者與亡者傳遞情感的橋樑,隨著葬禮儀式從簡、環保意識抬頭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傳統紙紮的發展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原本傳統社會燒給亡者的靈厝漸漸轉型為現代客製化紙紮,未來紙紮也將以新型態的樣貌持續流傳。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