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生活

台灣手工木雕文化 神像雕刻師——林永祥

記者 邱易鴻、李依庭、楊舒涵/採訪報導

台灣由於早期被殖民的原因,形成許多外來宗教,加上人口的移入,眾多宗教在此落地生根,逐漸產生具有本土風格的台灣民間信仰。以台灣人所信奉的宗教而言,道教與佛教為台灣兩大宗教。信奉的方式也略有不同,有人會去廟裡拿香拜拜,也有人會請手工雕刻師傅訂製自己所信奉的神像在家中膜拜,因此有了神像雕刻師的出現。

林永祥,雲林台西人,目前是一位全職的神像雕刻師。從小家境貧困的林永祥,為了擺脫當時的困境,一心只有一個想法,就是到北部打工賺錢,也算是給自己一個機緣,所以就跟隨師傅北上進入萬華的木雕工廠。林永祥說:「功課不好、不愛讀書,就要學個一技之長,要不然以後出社會很困難。」林永祥就此展開了40年的雕刻師旅程。

林永祥親手雕刻出來的神像。攝影/李依庭

剛開始接觸神像雕刻的林永祥,可以說對木雕一竅不通,只是為了賺錢打工,幾乎是從零開始。林永祥表示:「哪怕是學徒一個月只有一、兩千塊,也就看在那些錢的份上忍耐,就只為了那一點點工資。」而林永祥慢慢的也從事木雕工作五年的時間,中間也有轉行的念頭,但終究是以失敗收場,當時一同當學徒的師兄弟,如今只剩林永祥一人還在從事木雕行業。

「學雕刻要非常的有耐力,還有一點機緣,也不是想做就可以做,不然信心很快就會被消磨掉」,林永祥回想起過去的艱辛過程。因為木雕靠的是功夫,在時間的淬鍊才能讓功夫提高,沒有好的功夫薪水也相對不高,導致台灣在15年前開始完全斷層,沒有學徒想學手工的雕刻工藝,因此林永祥期盼能讓更多青年加入,延續神像雕刻文化。

林永祥與他親手雕刻的濟公像。攝影/李依庭

為「祂」金盆洗手 浪子回頭

早期木雕行業比打工的工資還低,早期的學徒又多,競爭力也比較高,林永祥說:「我們南部來的小孩沒本錢,又不愛讀書,結果成了被淘汰、被壓縮的一方,導致了我們血氣方剛、年輕氣狂的個性。」舉凡高利貸、放款、開賭場、喝酒鬥毆,沒有一個是林永祥沒碰過的,他也因此走上偏路。

涉世未深的林永祥在外奔波了幾年,但中間從未放棄雕刻藝術,也是在雕刻的過程中讓他慢慢步入正軌,不再繼續過著糜爛的生活。林永祥的妻子林麗芳表示:「會有這一切的改變,都是神明冥冥之中的幫助,接觸到了神像雕刻,其實心都會柔一點,因為神本身就是勸人向善,從善心去出發。」

對此,林永祥坦言,自從開始雕刻神像後,就不會想要殺生,以前還會殺雞來吃,現在連碰都不敢碰,看到有困難的人也都會出手幫忙,心變得非常軟。從事神像雕刻改變了林永祥的一生,如今他已浪子回頭,現在是個堂堂正正的生意人。

林永祥收藏的雕刻藝術品,也是鎮店之寶。 攝影/李依庭

獨一無二 神像雕刻小知識

所謂的神像雕刻,即是利用專業器具在原木上雕刻,而需要被雕刻的木頭,它的長短及大小都是需要透過精細測量。魯班尺,又稱文公尺,神像雕刻的木頭就是用這種尺來測量。上面的刻度主要以紅字為主,標示的字將會取決於這顆木頭的好壞,測量過後停在吉祥字上才會進行雕刻。如此一來,魯班尺成為林永祥不可或缺的專業工具之一。

除了佛教與道教相對比較普遍拿來雕刻外,林永祥近年來也有雕刻基督教的耶穌。他霸氣表示:「每一尊的神像都是獨一無二的,從木頭上的花紋再到雕刻師的手工,不可能一樣!只要讓客人接受你的作品那就成功了。」

除此之外,雕刻神像的過程千錘百鍊,一塊原木頭代表著一尊神像,絕對不能有一丁點的差錯。雕刻師傅會依照客人的喜好需求去量身定製,先以斧頭敲打的方式將神像的模子打出來,再慢慢的修補,定型後利用機器打造出來。神像的臉部精髓也極其重要,不管是輪廓或是陰影都需要下非常大的功夫。慢工出細活,每個神像都需經過兩個月才會誕生。

世代傳承的寶貴經驗 成就神像雕刻藝術

木雕藝術是世界各地的民族流傳數千年特別的文化,台灣亦是如此。透過多年交替的藝術家們傳承下來的經驗,才得以積累成當今的木雕藝術。以神像雕刻來說,這項傳統藝術之所以能夠一直存在,是基於對木材的講究,選用的木材不僅要觀察紋理,也必須具有堅硬的特性,符合這些條件下所雕刻出來的木材也別具生命力。

製作神像雕刻的木材主要使用樟木、檜木、檀香木、肖楠木、紅豆杉木五種,而台灣以使用樟木居多,其他種類的木材在台灣則較少見。神像雕刻師郭文筆也提到:「大部分的木材都需要從中國、越南、印度、印尼這四個地方進口,在台灣就是以樟木居多,其他的木材種類很少,要有機緣才能拿到。」要注意的是,雕刻用的木材也不能曬日吹風和碰水,否則會使木材斷裂。

使用檀香製成的神像。 攝影/李依庭

由於台灣盛行道教及佛教,大多數人都曾經去過廟裡祈福或拜拜,因此許多神像雕刻都是廟宇衍生,進而融入到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民眾不只可以在廟宇裡看到各個不同的神像,也可以見到有許多家庭會選擇在家中供奉神像,消費者劉先生也表示:「我們家從小就是信奉佛教,家裡也會有一些各式大大小小的神像。」

家中擺放的神像。攝影/李依庭

收容萬座「落難」土地公 打造神像博物館

位於新北市中和區南勢角山麓烘爐地的南山福德宮,自西元1952年建廟起已有70年歷史。南山福德宮最初為三塊小石板所搭建成的小廟,之後因為小廟無法抵擋風雨,信眾便以一桶沙、一桶磚的人工搬運方式,讓海拔302公尺的南山福德宮得以重建。南山福德宮主要供奉土地公與土地婆,隨著廟宇規模擴大後也開始供奉其他神仙,像是山神星君、註生娘娘等。

談及南山福德宮,就不得不提到位於半山腰上財神廟的土地公像。這個土地公高108公尺,身穿黃袍、左手拿著元寶的慈祥模樣,常常成為信眾和遊客的打卡景點,財神廟也因此香火鼎盛。不過除了這座大神像外,南山福德宮還藏有一個非常特別的「神像博物館」。

南山福德宮的土地公大神像。 攝影/李依庭

神像博物館內收藏著多達萬座的神像,這些神像大多來自一般家庭,因無法繼續供奉神明,才把神明送至南山福德宮。南山福德宮安全組長胡文正提到:「成立神像博物館的契機就是因為時代改變,年輕一輩的都不供奉神明,甚至有的公寓大樓也不設計神明廳擺放神明了。」南山福德宮保留每尊被送來的神明,每天早晚焚香,除了祈求一切平安,也延續每尊神明的香火。

神像博物館內的神像收藏。 攝影/李依庭

神像博物館的神明目前並未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胡文正說:「其實神像博物館沒有什麼特別的啦,我們只是不想看到神明被火化燒掉,而以虔誠的心來繼續供奉這些神明而已。」南山福德宮也不鼓勵信眾隨意地把家裡神明送到福德宮,且一旦把神明送走,就不能再有任何理由把神明要回家了。所以不論是什麼神像都應該好好珍惜,不隨意丟棄神像才是對神明最好的尊重。

留有歲月痕跡的神像。 攝影/李依庭

延伸閱讀:

【攝影報導】由代工至創作 以傳統跨越神佛產業桎梏

紙神像製作艱鉅 匠人蔡爾容:要做就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