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漁以保未來有魚 護生放流與海共生
「一午二鯧三嘉鱲」其中過年家家必備的節慶魚「嘉鱲」因過度捕撈竟銳減,且不只嘉鱲,台灣近海魚種都在慢慢變少。台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為復育海洋,舉辦多起護生放流活動。但除放流活動外,民眾更應從生活做起,吃對魚、吃好魚,才能年年有魚。
「一午二鯧三嘉鱲」其中過年家家必備的節慶魚「嘉鱲」因過度捕撈竟銳減,且不只嘉鱲,台灣近海魚種都在慢慢變少。台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為復育海洋,舉辦多起護生放流活動。但除放流活動外,民眾更應從生活做起,吃對魚、吃好魚,才能年年有魚。
鯨豚透過聲音溝通、覓食,並利用回音定位探索周遭世界,然而,海洋噪音使牠們迷失方向,嚴重時更會導致聽力受損。目前離岸風場為最主要的噪音來源,且在建造前探勘、環境開發時,皆會影響鯨豚聽力,即使政府訂定160分貝的噪音限制,仍導致部分瀕危物種小型海豚聽力受到嚴重傷害,應重新規範更嚴格的標準,維護海洋生態。
根據國立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資料指出,從1997年初至2021年底,台灣沿海總計擱淺1869頭鯨豚,近五年的平均擱淺量則落在每年144頭。而據海洋委員會統計顯示,台灣海域可目睹33種鯨豚,占比全球種類約三分之一。擁有多樣種群棲息的台灣,鯨豚卻日益上岸求救,種種跡象表明海洋生態環境遭破壞程度已日益嚴重。
由於全球氣候暖化與人為海洋污染,珊瑚面臨白化危機,以台灣為例,從一開始的被動的宣導保護海洋,到後來採取實際行動復育珊瑚,而實際上台灣珊瑚復育行動的幕後推手是日本人,將復育技術傳授給台灣。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於5月3日舉辦公民論壇,以「當鯨豚被迫上岸 敲醒海洋生態的警鐘」為主題,探討包括當前台灣海域鯨豚面臨的危機、海域環境品質惡化與鯨豚擱淺情形、鯨豚保育工作面臨之阻礙、政府對於鯨豚問題的應對措施,以及民眾如何從自身做起共同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等議題,進行對話與討論。
本應在海面下悠遊的鯨豚,為何接連「上岸」而最終一命嗚呼?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將於5月3日舉辦公民論壇,以「當鯨豚被迫上岸 敲醒海洋生態的警鐘」為主題,邀請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也是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主任的王浩文擔任與談人,與我們探討社會該如何與海洋鯨豚共存。
本應在海面下悠遊的鯨豚,為何接連「上岸」而最終一命嗚呼?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小世界周報》將於5月3日舉辦公民論壇,以「當鯨豚被迫上岸 敲醒海洋生態的警鐘」為主題,邀請國內海洋事務最高主管機關的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的海洋生物保育組科長柯慶麟擔任與談人,與我們探討社會該如何與海洋鯨豚共存。
台灣本島的三棘鱟過去曾遍布北海岸及西海岸,然而根據海洋保育署《三棘鱟保育計畫》顯示,目前僅剩新竹市香山區及嘉義縣布袋鎮等海岸沙地才會發現零星稚鱟,不過近年來海洋保育署及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等相關團體,協手民眾進行復育行動,希望能讓鱟族群永續繁衍。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的概念已經成為新的商業發展趨勢,不少業者都投入於環保產品的研發、量產,共同打造可再生的經濟模式。有許多台灣品牌分別以各種在地原料打造環保商品,為循環經濟帶來新的可能性。
小燕鷗是我國海洋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根據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在2016年發布的台灣鳥類紅皮書名錄,小燕鷗被列為國家接近受脅(NNT)類別,正面臨棲地被破壞的生存困境。
近年來,人們環保意識逐漸抬頭,2015年聯合國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其中第14項「永續海洋與保育」,防止海洋生態多樣性持續惡化。海洋廢棄物的問題就此浮上國際檯面,讓四面環海的台灣開始重視這項議題。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生態豐富,擁有世界約三分之一的珊瑚礁物種,但近年珊瑚白化日趨嚴重,其中人類常塗抹的防曬乳,也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一大要素。
「龍膽石斑的故鄉」屏東枋寮新龍社區近年來致力於推動產業改革,運用食漁教育結合漁村體驗活動,吸引觀光人潮,也從廢棄魚鱗提煉出膠原蛋白加工成保養品,成功獲得消費者青睞,挽救衰頹的社區。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