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坑建太陽能板 地點選擇不佳
前身是垃圾掩埋場的福德坑,現今建置了太陽能板的發電系統,成為全台首座將垃圾掩埋場做多元利用,轉型為太陽能發電園區,但其地點的選擇卻造成議員和民眾持反對意見。
前身是垃圾掩埋場的福德坑,現今建置了太陽能板的發電系統,成為全台首座將垃圾掩埋場做多元利用,轉型為太陽能發電園區,但其地點的選擇卻造成議員和民眾持反對意見。
建置太陽能板可達到節能的效果,但議員與民眾認為,在台北市福德坑環保復育園區建置太陽能板不是很理想。
因應能源轉型,經濟部訂定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15.5%的目標,其中太陽能發電須達到20GW(百萬瓩)。而農電共生作為綠電發展重點項目,卻因光電亂象橫生,引起民眾反彈,導致種電案的推動愈加艱困。為了整頓現況,經濟部能源署將積極召開說明會,並藉地方媒體之聲,宣導政策良善立意,盼能消弭分歧、重建信任。
記者 蔡幃帆、王亭雅、王亭軒/採訪報導 全球2050淨零碳排目標興起,新興再生能源扮演關鍵角色,政府也與產官學 […]
工業的發達加速碳排放量增加,導致全球暖化。新北市政府設立了低碳社區標章,鼓勵各社區進行節能減碳。近期因應氣候問題,不僅派出規劃師協助想發展低碳的社區,評分達一定分數以上,更給予獎勵金鼓勵社區。多年來輔導許多公寓大廈轉型低碳社區,持續維護品質,一齊為永續環境盡一份心力。
封裝測試公司將製作晶片時所產生的矽廢水收集起來,經過加工再製,提煉出二氧化矽後,將其運用到運動用品的產製上,並捐贈偏鄉國小,不僅幫助了偏鄉孩童,還讓原先恐淪為廢棄物的矽汙泥,轉化為可循環利用的資源,實現循環經濟。
歐盟於今(2023)年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淨零碳排」已成全球趨勢。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祕書長凌韻生表示,我國以出口導向為主的產業勢必受到影響;因應市場淨零浪潮,我國在2022年3月提出淨零排放藍圖做為能源轉型的目標。基此,經濟部正積極輔導工業區相關廠商實行碳盤查,盼逐步達成「能源轉型」。
七股漁民在去年11月上凱道抗議大潮溝漁電共生開發案,由於當地養殖許多品質優良的文蛤及虱目魚,因此必須確保來自大潮溝的乾淨水源。儘管中央目前禁止開發台61線以西的生態敏感區,但是當地漁民還是碰到許多產權和環境保育問題,也不見政府有保障漁民及維護環境的配套措施。
位於宜蘭車站附近的鄂王社區,是由許多傳統工匠所組成的聚落,在這小小的社區內,承載著當地數百年的文化,但隨著時代變遷,年輕人口外移,傳統產業逐漸沒落,因此當地有一群熱情居民成立「鄂王社區發展協會」,積極推動當地文化復興也結合環境教育,希望能將珍貴的文化資產保留下來。
清澈的澎湖海域孕育出當地特產「牡蠣」,但也因此產生大量堆積的廢棄蚵殼,成為澎湖環境景觀衛生的隱形殺手。澎湖廢棄蚵殼透過跨海運到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應用科技循環再利用的技術,將廢棄蚵殼搖身一變成「無機聚合高壓貝殼磚」,賦予蚵殼全新面貌,使貝殼磚技術能夠在地量產使用,讓多年來無解的蚵殼塚,有了全新的解決方向。
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於今年十月接受專訪時指出,政府提出的2050淨零碳排政策方向不佳、速度太慢等。他說明,若是2050年要達成淨零,2030時就應達成減半的里程碑,以目前的做法是不可能的,此言論一出,引起大眾再度關心臺灣目前淨零碳排的進度。
由於生活水準提升及經濟成長帶動產業快速發展,我國近年來用電量屢創新高。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統計,2021年我國總用電量來到2830億度,住宅部分總用電量則為527億度,占全國用電約18%,與前一年相比漲幅近5%,顯見家庭用電需求逐年提升,民眾如何學習節約能源,同時具備永續發展之觀念,已成為當今無法忽視的課題。
隨著顯示器電子產品的需求提升,它們在損壞或達到使用年限後所產生的巨量液晶面板垃圾,將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負擔,埋下汙染隱憂。不過幸運地是,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近來研發出獨家科技,將玻璃面板轉化為可淨化電鍍廢水的特殊奈米材質,同時開創出新一代無毒、無汙染的電鍍廢水處理法,為環境保育做出極大的貢獻。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