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新生命 台北老屋文化運動
隨著時間的變遷,不少老房子面臨被拆遷的命運,但仍有不少老房子被保留至今,台北市文化局在2013年推動「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以招標方式,媒合民間團隊修復再利用文化資產,為老房子注入新生命。
隨著時間的變遷,不少老房子面臨被拆遷的命運,但仍有不少老房子被保留至今,台北市文化局在2013年推動「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以招標方式,媒合民間團隊修復再利用文化資產,為老房子注入新生命。
一件件被丟棄的家具,其實都有無限的潛能能被改造,再生家具工廠將民眾丟棄的廢棄家具重新修復,改造成可再使用的家具,不僅實用,更達到環保再利用的概念。
在疫情的影響之下,文藝產業備受衝擊,因此臺北市立國樂團成了台灣第一個直播音樂會的團體,民眾回響熱烈,讓文藝產業出現了一線生機。
走在都市的街上,總是能見到有些人以馬路為家,他們是在社會角落生存的「無家者」,就是我們經常稱呼的街友,他們帶著社會的標籤生存,但是,多數的無家者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並且努力的生存著。
透過科技,閱讀不再侷限翻閱紙本書籍,電子書的出現,讓讀者能以各式3C產品隨時隨地博覽群書,但因為民眾有不同的意見及考量,使得傳統實體書依舊保有自己的消費族群。
你吃過機器人煮的牛肉麵嗎?或喝過完全由機器製造的啤酒呢?智能科技的發達,讓許多原本只能透過人力才能完成的事情,現在只要設定幾個簡單的指定動作,機器便能依照顧客的需求執行任務,讓大家隨時可以輕易地享受智能產品所帶來的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被民眾視如珍寶的口罩,竟出現在多處海灘上,是過去罕見的「海廢」,究竟海廢從哪來?環保團體如何透過活潑的教材,幫助我們認識海廢;而民眾該如何從日常生活做起,守護珍貴的海洋環境。
台東都蘭部落阿美族人,將中斷六十多年的樹皮工藝找尋回來,中間透過不斷的嘗試,最後成功做出樹皮衣,並且將傳統結合現代,呈現樹皮布的多元樣貌,讓原住民的美麗文化傳承下去,重新詮釋樹皮的價值和意義。
全球化的時代,如果全變成新房子,少了故事和回憶的地方,不會有根的感覺,土地認同,是因為那塊土地上的人和回憶。世代環境間的差異,多去留意被遺忘和消失的,從而找到社會的平衡。
全台各地陸續推動共享單車,台北市今年試辦YouBike 2.0,租借方式全面升級,只要掃描QR code即可租車,設站條件也排除過去受到的限制。但由於新舊系統不相容,試辦結束後能否順利全市升級,相關部門仍在討論更好措施。
1.AI智慧貓砂盆 2.智能機器人 3.電子閱讀 4.共享單車 5.海廢口罩 6.樹皮工藝
台灣飲食文化多元,雞排、滷肉飯、手搖飲等重口味飲食人氣居高不下,尤其現今外食族多,外食所攝取的高熱量、鹽分都可能對健康造成威脅。根據衛生福利部2018年公布之《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國內排名前十大癌症中,乳癌與大腸癌位居一、二名,若不注意飲食習慣,疾病可能在無形之中找上門。
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稱新冠肺炎)影響,全球原油需求減少,國際油價下跌,連帶台灣經濟受到衝擊,油價牽動物價,可能會造成通貨緊縮。 據中油的資料顯示,國內油價從2011年到2013年的價格都在30元以上,因疫情影響,今年三月30日開始每周油價每公升都跌破20元。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