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2小世界世新新聞台 第205集
1. 北捷防疫 2. 放大小綠人 3. 預防長者走失 4. 3D義肢 5. 眼動科技 6. 頂長社區 7. 六張犁公墓 8. 金城公園 9. 籃球垃圾話
1. 北捷防疫 2. 放大小綠人 3. 預防長者走失 4. 3D義肢 5. 眼動科技 6. 頂長社區 7. 六張犁公墓 8. 金城公園 9. 籃球垃圾話
快時尚加上疫情關係,全台灣的舊衣數量正在急速上升中,而這些舊衣因為國外的舊衣需求變小,銷不出去只能留在國內,究竟過剩的舊衣該如何解決,將舊衣轉換成綠能可行嗎?又有什麼方法能延續他們的生命?
打開電視節目,每一檔的節目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布景和道具,不論是烹飪節目營造的家居場景,還是綜藝節目會有的來賓席,每一樣都是電視台精心設計並製作出來的。但節目下檔時,這些大型景片的屬性各不相同,是否都使用一次就會被放進倉庫閒置或丟棄呢?有可能形成一種資源浪費嗎?
動畫天竺鼠車車爆紅後,引起一波養鼠熱潮,而在動畫漸漸退熱後,帶來的是棄養問題。「愛鼠協會」是台灣第一個以鼠類動物為關懷對象的動保團體,主要進行組織救援、宣導等,認養需經過一系列的認養流程。協助飼主將飼養需具備的正確知識、寵物用品,在飼養前準備好,將後續可能發生問題的機率降到最低,也不需擔心到寵物店購買後衍伸的未知問題。
因應科技的蓬勃發展,電動代步工具如:電動自行車、電動滑板車等產品逐漸成為人民的新選項,但在法規尚未齊全的情況下,若發生意外究竟是誰對誰錯,而民眾又該如何去判斷呢?如何在享受便捷交通的同時,保障自己與他人的安全呢?
後疫情時代,新冠疫苗成為防疫政策中最重要的環節。僅管台灣的防疫成果亮眼,但直到今年2月,第一批充滿爭議的進口疫苗才抵台,且國產疫苗的研發速度緩慢,進入「全球疫苗防疫鏈」的台灣還是慢了一步。
原定於今年7月全面換發的數位身分證,於1月21日行政院會拍板決議暫停換發,暫停原因除了疫情影響,還有資安專家與民間團體的反對聲浪。身分證件的數位化按下暫停鍵之後,下一步該做什麼?
有著「金石癡漢」稱號的篆刻匠人吳契憲,在刻印上投入四十年的歲月與心血,對於篆刻講求「真善美」,從用刀到刻印,吳契憲絕不容許一絲絲馬虎,目前仍不斷考證漢印的他,也希望自己不斷在篆刻上有所突破。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的食衣住行育樂,也將越來越方便,而我們孰知的無人機,最常見的莫過於空拍機拍攝(電影、電視甚至是新聞都常常使用到)或是利用眾多的無人機打造一片漂亮的燈海….等,然而許多國家仍積極的研發,希望能夠透過無人機達到更多的功能與操作,最重要的也希望能夠回饋於社會。
為了因應高齡社會的長照需求,台北第一座的綜合型社福大樓,在今年三月正式啟用。這棟「北投奇岩長青樂活大樓」共有6層樓高,結合長照機構與長青學苑等多功能設施,提供給入住的長輩,以及當地居民共同使用,落實「長照在地化」的需求。
台灣海峽西部孕育著多樣的生態物種,其中包含現存不到50隻的中華白海豚種群。在坊間傳說裡,白海豚和媽祖一樣,會引領遇難漁船安全返航。近年來政府強力推動能源轉型,離岸風力發電為其重點發展項目,然而彰化風場場址位處白海豚棲地,施工時的水下噪音將干擾族群生態,引領漁民返家的白海豚,牠們最後還回得了家嗎?
回顧歷年台灣能源發展與當地生態的衝突,如今白海豚生存危機只是當中的縮影。
二手商品產業的風氣近幾年在台灣逐漸盛行,二手店鋪越開越多,與二手市場發展極度成熟的歐美國家相比,台灣的二手市場是從社區發展起來,這樣能讓民眾方便接觸到二手商品,更能慢慢改變民眾對二手商品的偏見。隨著科技進步,家電升級換新的腳步也越來越快,二手店鋪的興起也讓民眾在購物時多一項選擇,但民眾是否對二手電器有著容易壞且用不久的印象呢?
科技日新月異,現代多數人從小便接觸各式3C產品,這也使得越來越多民眾受近視所困擾,而戴上眼鏡或隱形眼鏡。台灣近年開始引進角膜塑型片來矯正近視,而我們常見到配戴角膜塑型片的民眾,大多為學童,那為什麼卻很少聽說有成人配戴呢?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