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的守護者—森林護管員
從民國五十七年起至今臺灣共計二十二處國家森林遊樂區,其目的不僅要多元發展國有林地,也可藉此保存生態環境,保育珍貴動植物,還有寓教於樂的功能讓大眾可以更加親近認識森林,不過要將友善保護森林的觀念完整傳達仍需要透過教育。
從民國五十七年起至今臺灣共計二十二處國家森林遊樂區,其目的不僅要多元發展國有林地,也可藉此保存生態環境,保育珍貴動植物,還有寓教於樂的功能讓大眾可以更加親近認識森林,不過要將友善保護森林的觀念完整傳達仍需要透過教育。
今年11月初美國加州大火造成86人死亡,是有史以來破壞力最強的森林火災,而造成這一災害異常加劇的罪魁禍首,正是全球氣候暖化。逐年加劇的全球升溫不僅帶來冰川消融、降雨異常等一系列自然災害,更使得原已十分嚴重的空氣汙染再度惡化。
台灣近幾年積極發展再生能源,重視生態環境、永續發展的觀念開始在台灣紮根。其中,建造公共建築物因其占地面積大,對當地生態帶來相當程度的影響,因此發展出綠建築的概念。在建造前,同時考量生態環境評估,選擇對土地及自然最好的方式建造,以利永續發展。
隨著工業4.0持續發展,高科技產業逐步提升,造成傳統產業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式微狀態。在高科產業迅速發展之際,政府也開始意識到傳統產業的重要性,從而開始大量實施提高傳統產業全球競爭力計畫,協助傳統產業提高自身競爭力,並尋求生存之道。
世界衛生組織於今年10月底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空氣汙染與健康國際會議」指出,空汙情形加劇可能造成每年700萬人死亡,全球有92%人口居住在細懸浮微粒PM2.5超標地,其中兒童受影響更甚,據估計,光民國105年全球就有60萬兒童因空汙而死。
近年來,環保意識提升,隨處可見垃圾的蹤影,造成對海洋無情的迫害。舉凡參與淨灘活動,減少塑料和一次性器具的使用,都能降低傷害。期盼用簡單的支持帶給海洋生物一個乾淨的家。
據環保署統計,全國細懸浮微粒PM2.5排放量中,車輛所占百分比僅次於營建及道路揚塵,但製造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卻是所有汙染源之冠。想要擁有好空氣,除了對固定汙染源加以管制,移動汙染源的排氣量也不可輕忽。
國際能源署(IEA)日前發佈消息,2017年全球碳排放量325億公噸,創下歷史新高,2018年恐持續攀升。全球面臨低碳能源轉型已刻不容緩。循環不已、取之不盡的再生能源,在能源轉型的世界趨勢中,正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以越來越多的形式惠及我們的生活,而綠色建築,正是再生能源集成使用的一大標竿。
在超商、賣場購物,是民眾的日常生活,不過,購物後拿到的紙本發票明細、證明聯所使用的「感熱紙」材質,卻可能暗藏危機。因為感熱紙受限於技術,在台灣幾乎無法回收,外界也擔憂,感熱紙可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雙酚A。
離岸風電的建置可說是因應國際環境保育潮流與國內政經情勢,不僅有利於環境永續發展,更可望促進能源轉型和帶動綠能產業。然而,衍伸出的爭議卻非一時片刻可以解決。攸關民生與未來發展之下,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現今許多國家都有剩食的問題,據聯合國農糧組織(FAO)統計,每年約有13億噸食物浪費,且食物的浪費充斥整條供應鏈。雖然多國政府、民間團體都致力於減少食物的浪費,但仍有一段要努力的空間。
彰化縣埔鹽鄉大有社區是全台第一個將環保產物-生物炭,運用至農業的社區,生物炭具有改善土壤酸鹼值,除臭及淨化水質等功能,更能減少空氣污染,減少環境的負擔,達成循環農業,幫助地球減碳。
環保署日前公布調查結果,牡蠣、扇貝和44%的自來水都有「塑膠微粒」,調查結果看來相當驚人,這些塑膠微粒會造成那些危害,以及政府如何處理這些問題,都是值得關注的議題。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