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教育 轉疏海為親海
台灣是一個海島,全世界的海島,只有台灣是實行「海禁」的,幾十年來的「疏海教育」,使得民眾對海對著畏懼而不敢親近,而社會上有許多團體期望可以治愈台灣人的「疏海」轉變為「親海」。
台灣是一個海島,全世界的海島,只有台灣是實行「海禁」的,幾十年來的「疏海教育」,使得民眾對海對著畏懼而不敢親近,而社會上有許多團體期望可以治愈台灣人的「疏海」轉變為「親海」。
因應全球暖化問題,各個國家為了響應環保,紛紛提出限塑的相關政策,目的是希望即便在日常身活中,能盡量減少一次性塑膠類使用,鼓勵民眾能自備容器或是自備購物袋,藉此達到推廣環保的效果。
台灣造紙業每年收購國內各式書報廢紙作為再生紙原料,總量達250至270萬噸,再生紙比傳統造紙多出更多工序,因此價格通常會高於一般紙張,也就是再生紙使用率低的原因之一。
藺草工藝是苗栗苑裡的特色之一,日治時期更是第三大出口產品,但隨著工商發達、產業轉型等因素影響,藺編文化逐漸沒落,這項百年傳統文化該如何延續,正是時代的挑戰。
政府機關服務e化已成趨勢,但所開發出的大多是難用效益不高的APP,讓民眾及各界專家批評浪費資源,新興的科技要如何結合民眾的需求,產出能符合效益的APP來達到政府服務的最大化,是我們所要探討的。
民以食為天,現代不少人十分重視食物的新鮮度、成分,「有機食品」也就成了近幾年食品議題中的關鍵字之一。但有機食品究竟為何?其實是指食品中動植物性的原始材料(即「有機體」)多、沒有人工或化學添加物,且使用無毒、自然的手法生產。
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統計,台灣2018年塑膠總回收量為53萬公噸,而其中寶特瓶則高達52億支,如此龐大的回收量對於環境造成了重大的危害。為了推廣寶特瓶回收再利用與永續共生的理念,民間企業結合環保教育站志工,首先進行寶特瓶的初步分類與拆解,再交給下游業者完成抽紗工作。
位在古亭捷運站9號出口附近的小角落,一家兩坪大小的二手商店正低調的營運著。這是光仁二手商品館古亭分店,在這裡,可以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品,還有忙著擦拭商品、整理上架的身心障礙青年
1. 友善社區 2. 消毒乾淨車 3. 纜線清整 4. 廣興里防災 5. 復興女籃 6. 限塑新生活 7. 環保天燈(專題)
位於台北市圓山的大龍峒保安宮於2018年升格為市定古蹟。「保生文化祭」是為恭祝保生大帝聖誕而發展的宗教盛會,今年盛會訂於國曆4月9日即農曆的3月初5盛大開鑼。
跳脫美術館的框架,藝術走進大自然,利用自然資源創造藝術是自然藝術的一大特色,而民眾也能透過不同方式認識大自然,但隨著自然藝術興盛,吸引了不少人潮,也因此產生破壞自然環境的疑慮。
台灣人口老化快速,根據內政部統計,目前老年人口比例在2018年3月已超過總人口的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該如何因應人口結構的改變,是中央及各地方政府應當深思的問題。
貓空一年一度的「豐茶祭」系列活動於4月14日熱鬧登場,「尪公尋茶園」是慶典中的重頭戲,將氣氛推到最高潮。但活動中燃放的炮竹衍生了許多負面問題。為了因應環保使用電子炮,將新科技注入傳統廟會。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