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存永續環保 身心回歸自然
「環保自然葬」以火化方式將遺骸燒成骨灰,不做永久設施,不放進納骨塔,也不立碑,不造墳,用最少的污染和環境負擔而以樹葬、花葬、海葬或灑葬等方式,讓骨灰歸於土地的一部分,永續循環於世。
「環保自然葬」以火化方式將遺骸燒成骨灰,不做永久設施,不放進納骨塔,也不立碑,不造墳,用最少的污染和環境負擔而以樹葬、花葬、海葬或灑葬等方式,讓骨灰歸於土地的一部分,永續循環於世。
Hi!We Are Back!」諧音「海,我們回來了」模擬垃圾的心情,攝影展不但重現海洋垃圾的風貌,也讓觀眾知道即使垃圾丟掉後,還是會重回到生活中,人類的責任尚未完成。
對於回收站的印象,多半是給人髒臭亂的刻板印象。位於北部的嶄新型態回收站打破了舊有傳統印象,民眾不僅可以進行家庭資源回收,更可以兌換環保概念產品。深入社區鄰里,打造一個明亮、舒適又便利的環保場域。
現代人的消費習慣使許多產品汰舊換新的頻率升高,循環經濟與生態永續的概念崛起,廢棄物可以轉換成再生資源;從日常所需到藝術創作,以至於商品生產,我們一步步邁向循環家園零廢棄的目標。
興光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營造再創佳績,於五月一日獲頒行政院第三屆國家永續發展獎,自三十四個社區中脫穎而出,獲得 […]
群山環繞、蘭溪流經的花園新城,曾經滿住權貴,是上流社會的象徵。在經過種種風波,歲月洗鍊後,居民成立了台灣蘭溪人 […]
繼上期報導芳鄰社區利用高速發酵機處理廚餘堆肥,這期介紹明興社區利用大型廚餘桶製作有機肥料。早在民國八十七年,就 […]
記者 蔡翌暄、林芷君、李宜姗/採訪報導 行道樹遮蔭、調節氣溫的功能為都市居民不可或缺的好友,然而行道樹倒塌事件 […]
記者 蕭舒云、方姿婷、林欣愉/採訪報導 近來永續觀念逐漸於人們心中發酵,與環境共存、與生物共生的裝置隨之誕生,人們開始應用生物共生關係製造商機。除曾掀起熱潮的魚菜共生外,蚓菜共生因適合融入食農教育,備受政府及學校關注,相關裝置及技術的進步,使其商業化的可能性與環保效益成為焦點。
記者 鄭安琪、陳昭慈、游佳穎/採訪報導 台灣隨處可見的檳榔,在原住民文化中象徵祝福的寓意,卻因為破壞水土保持, […]
記者 洪靖淳、黃鄒承恩、謝聿勛/採訪報導 台灣有許多珍貴的保育類動物,水雉被列為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以202 […]
記者 蔡依芸/採訪報導 炎炎夏日,現今人們多會選擇躲在室內、吹著冷氣,苗栗縣苑裡鎮的居民們,對抗炎熱氣候的方法 […]
記者 王容若、莊榆欣、楊博勛/採訪報導 台灣變裝皇后妮妃雅在美國實境節目《魯保羅的變裝皇后秀》奪冠,變裝文化也 […]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