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的健康殺手 PFAS難分解罹病風險高

PFAS全名為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日常雜物、食物包裝紙、甚至化妝品都含有此種化學物質。研究已證實人類接觸PFAS可能導致疾病,但它在生活中卻隨處可見,亦容易經由食物攝取進入體內,而我國現行法規仍無法完全禁用,因此環保團體與相關單位正積極努力推動禁令,期能引起重視,進而維護公眾健康,兼顧節能與環保要求。

時尚圈的綠色風潮 響應實踐永續理念 

全球塑膠廢棄物產生量中,紡織業排名世界第六,依據OECD上的數據,得以窺見紡織品的大量製造,乃造成全球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來,國際間許多時尚產業,皆意識到環境變遷所帶來的嚴重影響,紛紛響應環境永續行動,例如著名的哥本哈根時裝週, 主辦單位為參展品牌設定了18項環保門檻,期使參與活動的各家品牌共同落實環保行動,達成環境永續目標。   

農林廢棄物回收再製 木質顆粒能源環保兼顧

根據農委會(現為農業部)2022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每年農業廢棄物高達507萬公噸,這些廢棄物最終無論焚燒或掩埋,都會對環境產生嚴重負面影響,不僅使碳排放量劇增,還會產生煙霧,形成空汙。若能有效利用農業廢棄物,回收製成木質顆粒,除了能在工業和民生上帶來助益,還可節能減碳,降低公害,可謂一舉數得。

甘蔗渣化腐朽為神奇 廢物也能永續利用

在現今環境破壞及氣候劇變下,人們環保意識逐漸抬頭。因應現狀,聯合國於2022年啟動全球限塑談判,目標於2024年完成《全球塑膠公約》的制定。而2019年7月起,台北市《一次用塑膠吸管限制使用政策》正式上路,取塑膠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材質製成的環保吸管。其中脫穎而出的是,由台灣子弟黃千鍾研發,並在第121屆巴黎國際發明展奪下金獎的甘蔗渣環保吸管。 

智慧點餐新趨勢 滿足多樣化客群

拜科技進步所賜,現代人許多生活瑣事不需如過去般複雜麻煩,例如購物、點餐,僅需透過網路與手機應用程式服務,即可將商品、餐點送到家。從早期的網路購物,到時下熱門的餐點外送、訂車叫車,乃至於餐廳點菜等服務,消費者只要動動手指就能輕鬆搞定,也從而衍生出各種類型的智慧系統,以滿足大眾便利需求。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