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焦點環保公衛

守護離家五百哩嬌客 營造黑面琵鷺棲地

記者 王譽臻、曾宇璿、李芳彥、蕭子維採訪報導

「那是一隻黑面琵鷺幼鳥,半埋在魚塭旁的泥濘裡,身上爬滿蒼蠅,眼睛早已失去應有的光澤,我們判斷牠已死亡。當我們在聯絡送驗時,捧在手上的牠竟微弱地顫抖了二下,『牠還活著!』我們又驚又喜地尖叫。原來,小琵鷺還不想放棄,用盡最後一點力氣掙扎,我們立即幫牠戴上防護裝備,飛速送往醫院,醫生判定為重度受傷,急救後情況仍不太樂觀。但救護人員沒有放棄,在注射四次抗毒血清,不間斷的照料下,第五天牠終於站了起來,這個小生命在死亡邊緣奇蹟似的活下來!」

黑面仔的守護者

台南鳥會保育員杜曉筠分享救傷經驗。攝影/李芳彥

「照顧傷鳥不是件容易的事。」社團法人台南市野鳥學會(下稱台南鳥會)保育員杜曉筠回憶,獲救的小黑面琵鷺後來被送往隸屬農業部的「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野生動物急救站」,準備野放訓練。五天後,恢復健康的牠回到台南鳥會,保育員為牠戴上編號N30的色環,隨即重返天空。

杜曉筠說明,當接獲民眾通報,發現疑似受傷的鳥類時,會先透過簡單諮詢,判定是否需要救傷,並聯絡運送事宜,將傷鳥帶回治療。在治療前,需先判斷該隻鳥類的品種,為其選擇適當療程;而療程結束後,則須加強照護及野放訓練,完全康復後方能重返原地或另擇合適地點,讓牠們回歸大自然。

野放康復後的黑面琵鷺。照片提供/台南鳥會

經費不足 人力欠缺

由於多數保育團體皆屬非營利、非政府組織,在無經費挹注的情況下,要擁有充足的人力資源並非易事。台南鳥會總幹事林岱瑢坦言,參與鳥會的志工,最初都想為環境保育盡一份心力,但若長期缺乏人力及充足的經費來源,即便有再多熱情,終需向現實生活妥協。

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調查組長陳建誠表示,縱使非營利組織得向政府申請補助,卻須先提出補助計畫案。由於志工人力已捉襟見肘,且幾乎人人皆有學會以外的工作在身,無法撥出額外的時間和心力撰寫計畫,導致人力與經費問題惡性循環。

棲地規劃 安然度冬

香港觀鳥會發布的「2023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顯示,目前全球黑面琵鷺數量概估為6603隻,但在台灣並無復育黑面琵鷺的計畫。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七股研究中心解說員鄭宇容解釋,黑面琵鷺的繁殖地在溫帶氣候的韓國及中國東北方,並非在台灣,牠們到了冬天才會南下至熱帶氣候地區度冬,因氣候環境不同,各國的保育政策也不一樣。

為讓黑面琵鷺數量持續回升,鄭宇容說明,韓國等繁殖地國家皆已進行復育計畫,而台灣的保育政策則是為牠們營造合適的度冬環境,而非著手復育。林岱瑢亦指出,適合度冬的棲地需有充足的食源及安全性,故政府劃設保護區、保育團體認養廢棄鹽田及濕地,都是為黑面琵鷺保留棲地,讓牠們能在繁殖期時,安然無恙的北返繁殖地。

黑面琵鷺至七股保護區的棲息地覓食及休息。攝影/曾宇璿

林岱瑢表示,保護及營造棲地環境是台南鳥會的最終目標,近年陸續在認養濕地,希望可以為更多鳥類守護適合生存的環境。但她也坦言,民間團體的影響力有限,無法避免所有濕地都不被開發,因此,他們持續努力尋求平衡點,為野生動物保留生存棲地。

在政府與民間團體的推動下,民眾已逐漸提升保育概念。鄭宇容表示,工商社會多數人生活在城市環境,缺乏與自然接觸的機會,近年政府持續推廣,希望透過教育,從小灌輸人們尊重生命、珍惜資源的觀念,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需考量到野生動物的生存權利與價值,永續經營這片屬於我們的自然環境。

河口的飛行員 優雅身影吸睛

黑面琵鷺屬鷺科,常在冬季進行遷徙至溫暖的地區過冬,主要範圍分布在台灣、中國、韓國等東亞地區。黑面琵鷺為群居動物,目前多數台灣河流出海口都能看到牠們成群的身影。成鳥的體長約45至50公分,翼展約80至90公分,羽毛以白色為主,繁殖期的嘴和腳會變成淡黃色吸引異性。

河口區域是許多候鳥的棲息地,卻有建商選擇在河口開發,導致黑面琵鷺的生存空間受到壓縮。關渡自然公園環境保育部主任葉再富指出,若環境夠好,數量夠多,候鳥其實是分散的。根據中華民國野鳥協會調查,目前黑面琵鷺約九成出現於西南沿海,主要棲息環境為水深約10至25公分的鹽田、濕地及魚塭等河口環境,黑面琵鷺常以喙在水裡掃動搜尋魚蝦或甲殼類等水生生物為食。

黑面琵鷺為部分夜行性鳥類,通常白天成群於河口休息,黃昏開始活動,偶爾會看見牠們在嬉戲或是互相理羽的畫面,為此許多攝影師會在黃昏時捕捉黑面琵鷺的身影。

葉再富經常至蘆洲棲地觀察及記錄鳥類生態。攝影/曾宇璿

黑面琵鷺已被我國列為「一級野生保育動物」,由於體型較大,是臺灣目前保育的明星物種。葉再富表示,只要提到黑面琵鷺,大家一定都有印象,當牠們被大量宣傳時,對於提倡環境保育必定有正向效果,在保育的同時也會起到保護傘效應。他進一步說明,為維護棲息地,使環境生態多樣性提升,每年秋天會有棲地工程清理過多的高莖草及農田渠道,使濕地能穩定循環,並持續綠地養護及水池建造,讓黑面琵鷺棲息。                     

關渡自然公園經常舉辦環境活動,鼓勵闔家蒞臨,讓民眾進一步體驗自然環境和保育意識。葉再富認為,活動可讓小朋友了解環保的重要性,例如不可亂丟垃圾,否則河口的垃圾量會遽增,若未處理,魚蝦螺貝類會吸收,並經過食物鏈回到人身上。他們希望孩子們在學齡前即對生活環境有所認識,進而能喜愛並維護大自然。

種群復育有成 促進人鳥共存

近年各國復育計畫的成功,讓原本三十年前不到300隻的黑面琵鷺,至今數量已成長二十多倍。而復育成功的下一步,如何達成人鳥共存是值得關注的議題,在講求互利的世代,人們在保護黑面琵鷺的同時,亦須重視黑面琵鷺為人類帶來的益處。

救護人員悉心照料受傷的黑面琵鷺。照片提供/台南鳥會

黑面琵鷺所捕食的魚蝦,是魚塭中相對弱勢的一群,林岱瑢說明,牠們覓食的當下,也能幫助漁民清除不健康的渣魚,人鳥皆可獲益。近年,台南鳥會和台江國家公園持續推動友善魚塭,林岱瑢補充,越來越多漁民能接受水鳥在特定時間至魚塭覓食,此計畫期望號召更多漁民加入,讓在台灣的水鳥能有充足的食源及休息的地方。

此外,許多漁、農產品商家將品牌塑造成重視生態的有機產業,是人類與環境生態共存互利的最佳證明。葉再富舉例,日本早期有個村落以東方白鸛做為農產品推銷的指標,過去農藥雖可讓農作物收成更好,但東方白鸛會因農藥離開村落。因此,當地農民利用六年的時間,將農產品轉型成有機商品,若野生鳥類選擇在一處魚塭或稻田覓食,代表農作物的品質佳,以此為指標對外推銷,人們也願意付出更高的金額購買有機商品。

環境的優劣與黑面琵鷺的延續息息相關,鄭宇容說明,目前黑面琵鷺的數量僅六千多隻,遠遠不及一般鳥類應有的數量,雖目前復育的情況穩定上升,但因經濟發展的需求,適合黑面琵鷺生存的環境卻呈現下降的趨勢,未來能否真正達到人鳥共存,仍面臨相當大的挑戰。「今日的鳥類就是明日的人類。」陳建誠衷心期盼,人類在經濟開發的同時,也能考慮瀕危物種的生存權利,以及環境的永續經營。

黑面琵鷺翱翔天空。照片提供/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七股研究中心

 

延伸閱讀:

生態保育體驗 成龍濕地躍身國際

誤植的紅樹林 溼地生態雙面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