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議焦點

【公民論壇】網媒合稿亂象竄升 政府控管界線難定

記者 汪祐寧/採訪報導

世新大學小世界公民論壇於4月24日舉行,以「灰色地帶下的新媒體,抄襲邊界在哪裡?」為題,針對內容農場氾濫及網路媒體的合稿亂象進行討論,邀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副教授胡元輝、立法委員蘇巧慧、ETtoday新聞雲執行副總編輯譚志東、宇軒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廖芳萱作為與談人,揭談媒體生態的現況。

小世界公民論壇邀請胡元輝、譚志東、蘇巧慧及廖芳萱探討媒體合稿現象。
法律漏洞多 網媒抄襲難以定罪

新聞商業化後,比起報導內容更重視點閱率,促使媒體「搶快」風氣盛行,加上網路資源開放、消息來源共享,獨家新聞發布幾秒後就失去風采,各家媒體早已複製貼上「合稿」成快訊。因此,論壇以「網路媒體的合稿是否算抄襲」、「媒體人對合稿的認知與抄襲程度有何差異」、「政府該不該介入控管」三大問題為主軸,進行多方且深入的對談。

關於合稿是否會涉及抄襲,廖芳萱指出,著作權對於抄襲的定義分為人格權及智慧財產權,一篇合稿寫出文章來源只是沒有涉及人格權,但會侵原作者的智慧財產權;除了文章,照片也是經常遊走在法律邊境的問題,認為照片沒有著作權便肆意濫用。蘇巧慧認為,在場新聞系學生應該都很清楚「如果你這篇文章寫出來會讓人不爽,那就是越線。」自己辛苦採訪的內容被他人任意取用,暫且不論是否犯法,道德上就已不妥。

廖芳萱指出,合稿會侵害新聞原作者的智慧財產權。攝影/歐碧薇

譚志東則表示,現在是自媒體時代,大家都可以自行發布訊息。舉例而言,總統府發布一篇新聞稿,媒體的新聞內容與總統府相同很正常,這屬於資料引用;但各家媒體自行改寫新聞稿內容一定會不同,若某媒體的文章跟他家媒體相同,那就算是抄襲。胡元輝也認為,資訊整合屬於合理範圍,更糟糕的合稿叫「網友說」,匿名的資訊來源不只沒有公信力,也很不專業。

譚志東認為,在自媒體時代很難定義抄襲。攝影/歐碧薇
流量比內容重要 亂象因記者實力不足

新興媒體藉著網路的便利大量竄升,並專攻閱眾「求最新」的偏好,著重在即時新聞;無論新興或傳統媒體,目的皆為提升點閱率及流量,賺取收入。「內容農場不是單純賺取點閱率而已,而是帶有惡意的傳遞特定訊息。」胡元輝認為,真正難判定的不是內容農場,而是真假穿插的惡意消息,在純淨新聞中刻意加入個人觀念扭曲事情。他認為,面對環境變遷,現今媒體應該思考「一個新聞工作者應該做什麼事情?」

譚志東指出,合稿抄襲爭論背後,反映著記者是否具有足夠的個人經驗和文筆評析實力,有些報導是整合事件脈絡並賦予新觀點,卻也有報導淪為各種文章東拼西湊的產物。「內容農場問題已經很嚴重,足以撕裂的整個社會跟族群。」譚志東認為政府應控管內容農場,善盡社會責任。

蘇巧慧說明,政府很難拿捏控管假訊息的分寸。攝影/歐碧薇
無法單靠政府控管 需各界積極面對

對此,蘇巧慧說明,過去四年間,民眾檢舉的假新聞有1800多件,但只有兩件被開罰,是法規不夠用還是處置不夠多?蘇巧慧認為,當政府真的控管並開罰時,社會上又會有另一種聲音出現「政府不該控管新聞言論自由?」因此很難拿捏控管的分寸。但是,如果政府連明顯的錯誤訊息都不處理,那就是行政怠惰。

蘇巧慧表示,政府目前積極處理的是「惡意散布消息」的內容農場,嚴格抵制違反公序良俗的內容。但是廖芳萱認為,若判定的標準是「有沒有違反公序良俗」很難去定罪,因為找不到媒體刻意散播假訊息的確切證據。

胡元輝則提出不同看法,「不要太相信純粹用法制就可以處理一個亂象。」雖然政府控管是辦法之一,但「言論自由」這個擋箭牌不能無限上綱,需要各界專業人士積極討論,並多管齊下、標本兼治,「不知道做了會有多少改變,但如果不做,這個社會就不會有改變。」

胡元輝認為,若要改善媒體現況不能單靠政府立法。攝影/歐碧薇

小世界公民論壇由世新大學新聞學系主辦,期盼透過各界人士的對談,讓學生對於網路媒體合稿現象有更深入的了解,產生不一樣的啟發與回響。

公民論壇全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