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多數到廟宇仍習慣拿香祭拜。 攝影/張家寧
焦點環保公衛

台灣特色成空汙來源 寺廟、夜市都上榜

記者 張乃文、張家寧/採訪報導

台灣的祭祀方式多以燒香、燒金紙為主,依據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就指出,燃燒一支香PM2.5就會超標 !但你知道嗎?除了拜拜之外,夜市也在名單當中,曾有民間環保團體調查資料顯示,夜市及餐廳的PM2.5濃度也來到紫爆的標準;沒想到在台灣習以為常的活動卻是造成空氣汙染的來源之一,更被環保署列入了改善空汙策略的項目中。

「香」民要注意!燒金紙恐致癌

根據政府公布,PM2.5指的是空氣中存在許多污染物,其中漂浮在空氣中類似灰塵的粒狀物便稱為懸浮微粒,單位是以微克/立方公尺表示。而台灣的空氣品質標準是以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4小時平均值為71微克,年平均值為15微克。

環保署於民國106年通過「空氣污染防制策略」,當中除工業汙染及移動汙染源外,民俗活動及餐飲油煙亦被列入改善空汙的策略。對於台灣人而言,原先拿香拜拜、燒金紙是件稀鬆平常的事,在舉行廟會遶境的大型祭典活動,鞭炮更是不能缺席; 但這樣的民俗節慶竟也加深了空汙的嚴重程度。

舉例來說,今年台中大甲媽祖遶境,環保署派員前往監測即時的空氣品質,許多遶境經過的地區因沿途施放鞭炮及煙火導致PM2.5濃度一度高達1400微克,超過標準的71微克約20倍,呈現「紫爆」 的狀況。

究竟進香活動對空氣有多大的影響呢?以民國107年4月28日為例,當時的彰化和台中並未進行遶境相關的活動,環保署所統計的資料為PM2.5濃度皆低於50微克。空氣汙染相關資料更指出,焚燒過程會產生二氧化碳、PM2.5、一氧化碳以及多環芳香烴等有害空氣污染物,不只影響空氣品質,更會導致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問題,因此大量放鞭炮、燒香等製造的汙染除了空氣品質下降外,對人體健康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彰化、台中地區媽祖繞境期間PM2.5比較圖。 資料來源/環保署 、製圖/張乃文、趙家玉
夜市油煙四散 民眾健康藏危機

針對空汙防制策略的汙染源,餐飲油煙也被列進改善項目之一,環保署監資處處長張順欽曾受訪時提到,有燃燒行為PM2.5就會產生;因此,除了民俗信仰燒香、燒金紙導致PM2.5濃度上升外,在公共場域中,全民休閒、台灣特有,許多民眾愛逛的夜市,也可能使得空氣品質日趨嚴重。

對於夜市部分攤販的空氣排放未適當,致使油煙逸散,根據媒體在民國103年報導指出,台灣北、中、南地區的餐飲之油煙排放處置,包括夜市及一般餐飲店,有近五成的業者未妥善處理油煙排放,而以夜市最為普遍。但未將味道、煙霧四散情形做出管理會出現什麼狀況,根據環保媽媽基金會在2015年104年調查之數據研究說明,餐廳跟夜市裡的PM2.5濃度大約為70至200微克,甚至檢驗出500微克,為都會區戶外PM2.5的5到10倍,淡江大學水資源與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陳俊成表示,在燒烤油炸的過程,除了會使PM2.5的濃度提高外,也會產生許多化學物質,長久暴露下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環境與文化雙重衝擊 健康才是首要目標

如今,空汙議題正夯,造成台灣空氣汙染的原因以工業發展及外來汙染源為大宗,但是生活周遭的汙染源也不可置否。對於民俗及民生活動所造成的空汙,前環保署監資處處長蔡鴻德持先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環保和遶境是可以雙贏的,而陳俊成則認為,宗教祭祀方面,關乎到台灣本土的信仰習慣,因此無法用詳細的法規或命令要求,在文化與環保的平衡點及衝擊間,文化是會高於環保。

但陳俊成也提到,無論是民俗活動所使用的香燃燒後所產生的化學物質, 或是夜市攤販在燒烤、油炸時所釋放出的PM2.5,兩者對於健康層面的影響甚深,針對民間信仰要改善大量燃燒紙錢或是香的方式,可能要藉由廟方或是宗教的影響力去告訴民眾。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發起人葉光芃接受媒體訪問時就曾表示,讓大家意識到空氣品質不佳,不是要扼殺文化,而是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

夜市是許多民眾下班覓食的首選。 攝影/張家寧
撤不撤香爐?民眾反應兩極

民國104年台北行天宮將香爐移除之後,許多人都認為行天宮是為了配合政府減香政策而行動,但早在政策公開以前,行天宮就已先一步將供桌及香爐撤除;北行天宮執事吳岳羽表示,行天宮決定不再提供香爐及香讓民眾祭拜僅是為了落實玄空師父建廟時期望以心香來祭神的理念。他也說明,行天宮也並非全面禁香,廟內仍有「効勞生」(一般廟宇稱為志工)拿香為民眾收驚。而對於被質疑不拿香是破壞台灣傳統宗教信仰的儀式,行天宮尊重各方意見,但拿掉香爐吸引了更多年輕信眾,也減少信眾在祭拜時被香誤傷的機會。

另外一方面,亦有許多人士反對禁香的政策,民國106年6月就曾有百餘間宮廟北上到總統府前抗議,認為燒香對於台灣宗教有著極大的意義,廟方願意配合減少燒香但拒絕封爐禁香。

台北市松山慈祐宮也是極力反對政府減香的行動,慈祐宮董事長陳玉峰指出,許多人是否祭拜一間廟都是看它香火旺不旺,行天宮名氣夠大才能直接撤香爐 ,龍山寺本身就是以祭拜佛教的觀音菩薩為主,其他道教香爐撤除影響並不大,但減少香爐或是封香爐都會使小型的廟宇的維持受到影響。

陳玉峰認為,不該由政府來限制宗教的自由,宮廟要自主性的做出改變,慈祐宮就曾捐出多台環保鞭炮車給參與媽祖繞境的十三間宮廟,且宮內祭拜全都改用通過SGS檢驗的紙漿金紙和香。香不僅是台灣宗教的特色之一,製香更是台灣的傳統產業,政府應輔導本地業者改良製香技術及原料,不但保留了傳統技藝更可以維持宗教的信仰。

行政院環保署則強調目前的政策是「一尊三減一目標」 ,以尊重宗教信仰為前提,減少燒香、金紙和燃放鞭炮的數量,且經濟部已對香及金紙的化學物質含量訂出國家表準,希望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達成保護民眾健康的目標。

松山慈祐宮與廠商合作改良金紙,並減少金紙量。 攝影/張家寧
越香越多人愛夜市暗藏空汙幫兇

台灣夜市可以說是外國訪客到台必備行程之一,更是台灣民眾下班、放學後放鬆娛樂的好去處,而最受歡迎的美食如雞排、臭豆腐、炭烤、蚵仔煎等散發濃濃香氣的同時,夜市周邊居民時常被油煙味困擾,也可能使逛街民眾暴露在大量的PM2.5之下,而攤販更是首當其衝。

陳俊成表示,夜市或是餐廳飄出的香味(異味)對空氣污染的影響並不大,但燒烤和油炸類食品在燃燒炭及加熱油類的過程會產生大量的PM2.5,且夜市內所需電力會使用柴油發電,燃燒柴油所製造的PM2.5對空氣的影響更盛。對於燃燒就會產生PM2.5的說法,陳俊成也認為,一般在家裡並不會每天都烤肉或是油炸食物,因此一般家庭主婦也不用過於擔心在煮飯的過程會吸入大量的PM2.5,請大家不用擔心。

而目前根據空氣污染防制法規定,餐飲業從事烹飪致使散布油煙或惡臭,屬違法行為,依照空污法可處新臺幣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陳俊成指出,台北市的寧夏觀光夜市是近幾年來改善做得不錯,許多攤商都在政府宣導下,加裝了防治油煙設,儘管不能做到完全避免PM2.5但仍可以為周邊減少許多汙染源。

除了政府的宣導及攤販自主安裝汙染防制設備以外,民眾也可以隨時注意如有發現惡意排放廢氣的攤販及車輛都可向環保局反映陳情,陳俊成更提到,夜市的委員會也應該加強勸導避免使用柴油發電機,才能夠有效的減少夜市周遭空氣中的懸浮微粒。

夜市小吃香味十足但加熱過程中卻可能產生大量懸浮粒子。攝影/張家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