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諭在澳洲職棒投出亮眼成績 盼自己有天能站上美國大聯盟投手丘。 圖片提供/吳承諭
焦點運動

臺灣小將闖澳洲圓夢!回國續鋪棒球路

內容目錄

記者 林榆婷、蔡秉宏、陳柏學/採訪報導
 世大運中被定位「棒球—終結者」的救援投手吳承諭貢獻三場救援無失分的成績。鶯歌工商畢業的吳承諭選擇先投入澳洲棒球聯盟(ABL)磨練一年,更入選明星資格賽,成為ABL最年輕的台灣登板球員。
 壘球投擲獲稱讚 開啟國小棒球夢
 吳承諭會開始棒球這條路,是因為國小壘球比賽時贏得冠軍,老師稱讚他很適合當棒球投手,與父親討論發展棒球的可能性後,下定決心打棒球的吳承諭轉學到福林國小,加入少棒隊。而當時的福林少棒教練涂永樑在卸下職棒光環後,進入校園傳授學生棒球技巧,兩人因此相遇。憶起當時,涂永樑描述,吳承諭起步的時間比其他球員晚,所以動作僵硬,也較缺乏協調性,不過個性上獨立,還有不服輸的態度,完全不像國小生。
 涂永樑談到,在一次國小比賽中,因為投手有球數限制的關係,臨時找不到投手,他讓不是投手出身的三壘手吳承諭登上投手丘,雖然從未登板投球過,吳承諭的表現卻十分優異,不輸給其他比他早接觸棒球的孩子,讓所有人印象深刻。涂永樑也勉勵吳承諭,希望他能朝著設定的目標以及理想一步步地往前,不論最後有沒有達成,過程一定是甜美的,不要留下遺憾,把握每一次的機會,讓他的棒球夢能夠飛往更遠的地方。
北投國中涂永樑教練認為台灣球員和國外球員的競爭心態有很大落差。 攝影/林榆婷
 
 父親訓練獨立 從小具備領導能力
 吳承諭的父親吳振源為台灣知名企業家,家境富裕卻選擇往棒球發展,這一路以來,成功歸於父親的支持,父親從小訓練他獨立,國小開始送給他一個鬧鐘,告訴他遲到了後果要自己負責。
 有一次時逢月考,沒有遲到過的吳承諭反常地睡過頭,吳振源不准他去考試,只向學校以身體不舒服為由請假,並藉此機會讓兒子了解「課業固然重要,但達成承諾過的責任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也因為這次教訓,吳承諭更加重視紀律,也沒再犯過遲到的錯誤,並在鶯歌工商擔任隊長期間,發揮領導能力,在第二屆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中擔任先發,助鶯歌挺進八強。
 吳振源表示,運動員都有狀況好壞的起伏,並不會特別心疼兒子,他深知吳承諭懂得自我檢討,也因為兒子告訴自己他辦的到,所以他給予信任,至於會不會捨不得他受傷,吳振源認為這都是成長的過程之一,因此能夠接受吳承諭在棒球受到的不同經驗。
 家庭是吳承諭最堅固的靠山,印象中他沒有與父親爭執過,都是坐下來共同溝通,因此不論選擇繼承父業或是成為投手,都是為了向家人證明自己,所以他才會往最有興趣的棒球路前進。他提及「棒球並不只是運動」,棒球更交會他如何處理各樣的人際關係,以及提升自己的品格,例如,在團體中學到如何與人相處、如何面對媒體記者和恪守紀律。
 就讀鶯歌工商時曾發生學長體罰學弟的事件,身為隊長的吳承諭跳出來扛責任,對外宣稱是自己動手打人的,當時的想法是與其讓副隊長一個人擔,不如二個人一起扛責任,想要讓他人的責任小一點。因為這事件差點讓父親不允許他打球,卻也讓所有人看到他對團隊的責任心有多重。吳承諭也表示,現階段會朝著進入美國大聯盟的夢想前進,不過假使日後在棒球路上退休想接手家業,也能以在這條路所培養的「責任感」來適應不同的社會生活。
吳振源董事長與棒球界有深厚淵源 談及兒子的棒球路語氣滿是肯定。 攝影/林榆婷
 
 獨闖ABL提升自我 明星賽取得佳績
 高三時獲選U18,和古巴、日本等外國選手交流之後,吳承諭發現國外球隊的等級和台灣球隊有落差,他認為自己不能關在台灣,必須到國外看看別人是怎麼訓練球員,以及國內外軟硬體的設施差別。雖然需花費一年的求學時間,但他深信他選的這條路必定會對自己的生涯具有長遠而重要的影響力。
 因父親的訓練,從小就接受英語教育的吳承諭,從辦理手續到轉機都是獨立完成,他飛往澳洲,進入墨爾本王牌隊參與職業隊訓練,在ABL待了整整一季。吳承諭認為,訓練和台灣並無太大差異,只是國外選手的個人主義以及自主性比較強,許多人都是「棒球瘋子」,他們的人生就是無止盡地練球、比賽,沒有比賽的話就自主訓練,曾經嘗試去學習國外選手的這股毅力,但沒辦法完全做到,畢竟在台灣並沒有這樣訓練自己,要突然適應具有相對的困難度。
 在澳洲印象最深刻是在澳洲職棒明星賽,吳承諭談起明星賽,眼底依舊閃著光亮,明星賽與之對戰的選手都是2A、 3A,甚至是大聯盟的球員,有古巴、美國、韓國等各國好手在內,他一名剛從高中畢業的臺灣小將,能站上國外投手丘,除了表現優異之外還獲得滿場球迷的喝采,對自己來說是很大的肯定。
 人生不設限 繼續站穩投手丘
 吳承諭回到台灣後就讀開南大學的應用日語系,教練希望選手們也能有日文的底子,未來才有往日本發展的優勢。他並沒有限制未來發展方向,最嚮往的目標是登上棒球界的頂端美國大聯盟。吳承諭起初想過待在台灣發展,但認為目前投入中職還稍嫌太早,且經紀公司、球探都鼓勵他往國外發展,也有計畫先往日職深耕棒球,不排斥任何能夠增廣見聞的機會。
 對於想成為旅外球員的吳承諭,他的世大運兼亞錦賽隊友林安可以及國小教練涂永樑都建議,能多以重量訓練為主,強化下盤以及核心肌群,還有適時放鬆及伸展,因為柔軟度也是成為頂尖選手的重要一環,許多選手都常常忽視這部分,導致在比賽時受傷而影響到未來發展。
 棒球對吳承諭來說是工作也是興趣,他十分感謝一路上給予機會及提攜自己的教練們和家人,他也明白定會有從棒球退休的一天,所以十分珍惜打球的時光,往後也會持續精進投球技術,期盼能在投手丘上更發光發熱。
吳承諭從小無論在球場上或日常表現都具有責任心。 圖片提供/吳承諭
 
 台灣人口數量少 成影響體育發展主因
 綜觀台灣的棒球歷史,台灣職業棒球最高曾同時多達十一隊,經過中華職棒大聯盟與台灣職棒大聯盟合併,慢慢演變成由中信兄弟、711統一獅、Lamigo桃猿、以及富邦悍將,四支職業隊伍所組成的中華職棒大聯盟。
 2017台北世大運方才落幕,由於近幾年來中華隊對外成績都不如預期,越來越多檢討中職生態的聲音出現,中職隊伍過少,因而影響台灣球員的競爭力等議題又再度被端上桌。對於現在中職只有四隊,世大運選手林安可認為,隊伍太少,讓許多也有不錯底子的好手缺少了表現實力的舞台,如果能再多出幾隊更可以刺激目前的職棒生態,增加比賽的精采度。
 塗永樑為中職草創時期三商虎隊的創隊元老球員,在受訪時分析,台灣棒球,乃至於國內所有競技體育項目,都存在著相同的問題,就是支撐體育界發展的人口基數不足,與國外相比,台灣投入體育界的選手數量遠遠不及國外,而隊伍數量少,球員之間的競爭力強度往往輸給國外。塗永樑舉例,在日本高中聯賽,光是一個縣市就有好幾百隊,爭取一張參加甲子園的門票,其競爭力是台灣的好幾十倍,在從小就是高壓高競爭力的環境下成長,職業球員不論是心理素質或者水準都很優秀,也非常平均,這是台灣環境天生就輸人的地方。
現今中華職棒大聯盟(CPBL)四支職業隊,從創隊以來的球隊LOGO以及名稱演變。 製圖/蔡秉宏
 
 職棒簽賭風波影響至今 留人才必須另尋出路
 吳承諭認為國外的棒球人口數多,球員們很怕自己沒有機會能夠上場,因此競爭激烈。而國內外的訓練其實大同小異,要考慮到是用什麼方式來訓練,環境上來說,美國與台灣最大的差異在於台灣的棒球前輩多認為選手必須採土法煉鋼的訓練,但訓練其實因人而異,有些人適合科技化訓練、有些人適合用思考的去增進實力。而軟硬體方面,美國在科技發達、數據很完善下,選手們大多以科技化訓練為主,獲得的資源也多過於臺灣。
 人口總數少不只影響球員競爭心態,也牽扯到聯盟收入,間接影響到台灣職業運動員的薪水,年輕球員選擇往外發展,若薪水待遇能提升,球員選擇留在台灣發展的意願度才會提高。從職棒元年到現在,塗永樑認為國內幾乎沒有太大的改革,在歷經職棒簽賭後要扭轉棒球風氣也有難度,台灣球員想要有更好的棒球環境,必定會選擇往國外發展,他也提到旅外也有其困難度存在,除了在國內要有好的成績之外,國際賽的表現更是重要,高強度的比賽能發現有潛力的球員,被球探挖掘的機會才會高。在國內條件不夠優渥、軟硬體設備程度也比不上國外的條件之下,台灣想留住實力較好的球員相對有困難度。重新提振台灣民眾對於棒球的關注度與熱忱,以及打造球隊良好形象、提升球隊行銷能力,是現階段聯盟與球團能夠著手改變生態的方式。
統計近十年,台灣棒球選手旅外人數與地區分布。 製圖/蔡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