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五分車啟程 老糖廠轉型新地標
記者 賀澤佳、陳奕諠/採訪報導 曾經撐起台灣經濟的糖業,如今隨著產業變遷逐漸式微,但它留下的文化與歷史價值不可磨滅。在雲林虎尾,全台僅存的五分車響起了鳴笛聲,喚起糖業黃金歲月的記憶,並承載著產業轉型的希望。面臨產業變遷,糖廠與地方政府應如何結合觀光與文化,為百年糖廠開創新契機。
記者 賀澤佳、陳奕諠/採訪報導 曾經撐起台灣經濟的糖業,如今隨著產業變遷逐漸式微,但它留下的文化與歷史價值不可磨滅。在雲林虎尾,全台僅存的五分車響起了鳴笛聲,喚起糖業黃金歲月的記憶,並承載著產業轉型的希望。面臨產業變遷,糖廠與地方政府應如何結合觀光與文化,為百年糖廠開創新契機。
記者 楊靜、吳怡璇/採訪報導 永續發展成為近年來全球的主流趨勢,循環經濟的理念更是希望能有效緩解廢棄物與環境汙染問題。在台灣,有兩位母親發揮創意,從社群平台的社團開始,提出閒置家電出租的想法,逐漸拓展成線上租賃家電的媒合平台,除了讓更多人了解家電租賃的概念,也讓資源循環使用、減少資源消耗的優點普及至社會大眾。
記者 賀澤佳、劉佳涵、陳奕諠/採訪報導 按農業部第四次全國資源調查報告顯示,台灣面積雖僅3.6萬平方公里,卻擁有60.7%的森林覆蓋率,多樣且獨特的自然景觀與森林資源,展現出我們豐富的生態系統與自然之美。隨著社會型態轉變,在緊張繁忙的都市化生活下,人們開始反思接近大自然的重要性;然而近年山難事故頻傳,致使登山活動被冠上「危險」的標籤,反讓民眾對其產生排斥心理。因此,對於山林的深入了解,以及登山教育的推廣,進而尊重與維護自然環境,即顯得格外重要。
記者 黃子宜、柯懿捷、陳俊希、楊采璇/採訪報導 台灣特有蝶類夸父璀灰蝶幼蟲專以台灣水青岡新芽為食,惟近年氣候變遷嚴峻,季節混亂導致樹木發芽期提早,幼蟲孵化無芽可吃而死亡。此外,棲地乾燥化和人為砍伐,亦嚴重影響台灣水青岡數量,連帶造成夸父璀灰蝶生存困境。為使台灣特有珍稀物種得以繁衍,政府與民間積極展開棲地保育,維持生長範圍,同時推廣保育觀念,期能建立全民共識,常保自然環境永續。
記者 吳齊桀、林長岳、林怡嘉/採訪報導 台灣的民生、農業及工業用水大多仰賴水庫的供給。然而,上游集水區的開發,使得水庫面臨淤積問題,不僅影響水質,縮減其蓄水容量,更破壞水庫周邊的自然生態。然而,水庫亦兼具民生經濟用途,在生態保育與農業觀光間取得平衡的考量下,政府積極推動水土保育政策,抑制淤積問題,同時鼓勵商家取得環保標章認證,進而透過教育和體驗,期能降低汙染,強化民眾環境永續意識。
記者 李允薰 、陳飛揚 、徐藝寧/採訪報導 台灣傳統手工藝面臨現代化衝擊,多數產業紛紛轉型,透過創意和品牌策略重獲新生。其中,茄芷袋憑藉復古、懷舊及其循環利用性的特質,成為傳統工藝在地創新與全球化市場結合的典範。不僅帶領遊客穿越時光隧道,親身感受傳統工藝的無窮魅力,更將環保理念與文化精髓緊密交織,重燃台灣傳統工藝的生命力。
記者 鄭安琪、陳昭慈、游佳穎/採訪報導 隨著飲食西化、主食多樣化等因素,國人食米量逐漸下滑,台灣傳統米食文化受 […]
記者 陳宇伶、黃翊涵、陳玫蓉/採訪報導 每年農曆正月初六,位於新北市三峽的清水祖師廟會(以下稱祖師廟)會舉辦「 […]
記者 王怡晴、許為曦/採訪報導 隨著氣候暖化及生態破壞,蜂類的數量急劇減少造成了整個生態鏈的危機。然而台灣主要 […]
記者 江盈瑩、柯伊庭/採訪報導 台灣棒球風氣盛行,位在台中松鶴部落的德芙蘭國小,因為孩子們的棒球夢,讓校長和主 […]
記者 蔡翌暄、林芷君、李宜姗/採訪報導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與時代演變,人們對於身後大事也逐漸「從簡」化。土葬用地 […]
記者 鄭安琪、陳昭慈、游佳穎/採訪報導 諸羅樹蛙為台灣特有種,體長約四到八公分,背部為淺黃綠色,腹部白色無斑點 […]
記者 黃芊昀、郭以柔、蔡貽婷、梁珈瑄/採訪報導 台灣西部沿海放眼望去一座座風機豎立,是政府推動綠能的成就,也是 […]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