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持續燃燒 巴西態度消極
被稱作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自8月中旬開始燃燒,持續近一個月,但是巴西政府消極處理,引發外界不滿,使雨林砍伐的環保議題逐漸浮上檯面,喚起大眾對雨林的環保意識。
被稱作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自8月中旬開始燃燒,持續近一個月,但是巴西政府消極處理,引發外界不滿,使雨林砍伐的環保議題逐漸浮上檯面,喚起大眾對雨林的環保意識。
在這群足球少年們的眼中,偏鄉的距離或資源的短缺都不足以澆熄他們對足球的熱情,他們要讓台灣人知道,在屏東縣的一個原住民小村落裡,有著一個實力足以排在台灣各大國中足球賽前三強的優秀足球隊。而這股「原」力帶來的足球旋風,正從這群膚色黝黑的小隊員們展開的腳步邁向全台灣,甚至全世界。
據環保署統計資料顯示,民國107年台灣資源回收率達53.28%,甚至被美國華爾街日報冠上「垃圾處理的天才」之名,但這些垃圾被分類完後到底去了哪裡?地球真的有辦法負擔我們製造出來的垃圾嗎?
俗話說:「吃飯皇帝大」可見華人對於吃飯的重要性,提到吃飯,就不能不提到「辦桌」文化。隨著歷史的沿革流變,辦桌文化至今雖有沒落的趨勢,卻在不少台灣人的心中,有著不可抹滅的回憶與感動。辦桌文化,更不單單只是吃飯的文化,還有著不同的門道與禁忌……
各國對毒品犯罪相關態度不一,針對毒品施用者,部分國家朝「除罪化」方向發展,而部分國家對毒品犯罪則呈較為嚴厲的態度。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對於「人權」的追求,仍是世界大多數法治國家主要且重要的目標。
毒品防制議題,從台灣到亞洲乃至全世界,皆被列為重要議題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台灣毒品施用的最小年齡持續下探,同時施用毒品人口數逐年增加,當中青少年族群的佔比不斷上升,而現下正值「醫療前置化」浪潮之際,肩負重任的醫療體系該如何將此政策落實到工作內容中,值得一探究竟。
台灣社會當今面臨的毒品問題日趨嚴重,放眼世界各國,新興毒品的氾濫已成為一種全球性現象。截至2018年12月,聯合國毒品及犯罪辦公室共接收到888種新興精神活性物質的報告,由世界各地119個國家地區的政府、實驗室以及合作組織所提供。針對這些新興毒品的危害,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楊振昌提出了一些分析。
我國政府針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進行修法,在司法實務端做出與時俱進的管理及修改,在【修正草案的誕生】中,透過調部辦事主任檢察官聶眾的專訪,我們得以了解「多元處遇」、「行政先行」正是現行司法趨勢。然而,司法系統是否與行政系統並行並進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青少年犯罪問題如何杜絕?毒品問題成為犯罪問題的根源,教育現場與家長都應站立在最前線,成為挽救青少年的第一防線,不過,教育現場的無助與家長護子心切的兩難,卻又成為日後司法單位執法上的難題,從實務面來看,到底面臨哪些問題,引發青少年毒品案件無法遏止的困境?
青少年施用毒品的案件時有耳聞,且首次施用毒品的年齡層也逐年下降,根據2009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結果報告指出,首次施用毒品年齡下降至12.5歲,針對此一現象,「如何避免毒品黑手深入校園」成為各級學制校方不得不正視的重要議題。
回看校園毒品議題,根據教育部、衛福部等通報、統計數字來看,校園毒品犯罪情況呈現什麼樣的情況?疑犯人數、真正施用毒品的人數有多少?國小一路到大專院校,哪一個學制施用毒品人數最多?又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上述情況發生?
根據教育部提供的「防制學生藥物濫用執行情形報告」,107年18歲以下遭警方通報「學生疑似涉嫌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偏差行為通知書」人數較106年減少463人,(37.1%);儘管人數相對去年而言有明顯下降的趨勢,但這僅僅只是針對「在學」學生,「未在學」學生的比例仍然高達六成五。
為反毒教育努力、幫助吸毒者戒毒癮、輔導曾經吸毒者回歸社會,他們是社會上的民間團體「趕路的雁全人關懷協會」以及「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目前正在為打造一個無毒家園而努力。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