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保育體驗 成龍濕地躍身國際
1986年韋恩颱風入境,雲林縣湖口鄉成龍村遭到海水淹沒。2005年農委會林務局提出「生態補貼」概念,並邀請觀樹教育基金會進駐,利用國際藝術節吸引外地遊客駐足,更在村內建造了全台第一座與水共生的「高腳屋示範住宅」,成為西南沿海嚴重地層下陷的有效解方。
1986年韋恩颱風入境,雲林縣湖口鄉成龍村遭到海水淹沒。2005年農委會林務局提出「生態補貼」概念,並邀請觀樹教育基金會進駐,利用國際藝術節吸引外地遊客駐足,更在村內建造了全台第一座與水共生的「高腳屋示範住宅」,成為西南沿海嚴重地層下陷的有效解方。
台南市是傳統手工刺繡的重鎮,現今位在台南安南區是目前仍有持續做出傳統刺繡作品。師傅林弘毅憑藉著十多年的工夫,遵從宗教信仰,持續縫製老式繡品,國內更有手工藝達人將這些傳統刺繡創新並結合至生活飾品,努力延續傳統文化技藝。
數位時代來臨前,電影裡的影像、聲音都記錄在一本本膠卷中,然而乘載這些記憶的膠卷卻不易保存。長時間曝光在高溫高濕度的環境中,發霉、酸化、甚至結晶,使前人所創作的珍貴影像也將隨之消失,膠卷的修復保存就成了重要課題。
台灣於2019年8月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將印尼語、越南語、泰語、馬來語、菲律賓語、柬埔寨語及緬甸語列為小學必選課程。與其他六種語言不同的是,教馬來語的教學支援人員(簡稱教支人員)多數為本身母語不是馬來語的馬來西亞華人,卻依然肩負起教導馬來語、推廣馬來西亞文化的重任。
行政院性別平等處於西元2022年辦理性別平等觀念電話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民眾性別平等觀念持續提升,尤其對同性戀相關議題的看法同意度分數增加最多。加上近年同性者多次藉由社會運動倡議同婚合法化,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但即使台灣同婚合法將滿三週年,至今跨國同婚卻不被政府承認。
台灣由於早期被殖民的原因,形成許多外來宗教,加上人口的移入,眾多宗教在此落地生根,逐漸產生具有本土風格的台灣民間信仰。以台灣人所信奉的宗教而言,道教與佛教為台灣兩大宗教。信奉宗教的方式也略有不同,有人會去廟裡拿香拜拜,也有人會請手工雕刻師傅訂製自己所信奉的神像在家中膜拜,因此有了神像雕刻師的出現。
2022年亞洲盃開打,各國為了角逐世界盃門票,無不全力以赴,一心想踢進世界盃的窄門,而台灣中華隊也不例外,儘管此次勢如破竹,卻在最後敗給了越南隊,盼了近30年仍無緣進入世界盃,期望在明年附加賽擠進世界盃的窄門,讓女足能被台灣人看見,並躋身世界足壇。
台灣是蚵仔出產大國,一年出產約二十萬噸,不過卻也衍伸出大量廢棄蚵殼的處理問題。近幾年來,有越來越多人注意到這類問題,並著手推動蚵殼再製,讓原本無用的廢棄蚵殼有了嶄新的面貌及價值。
過去的東南亞新二代可能因自己的身分特殊,容易受到來自學校、社會的異樣眼光。但自2016年開始推行新南向政策後,情況即有所改觀,不僅新二代的成長發展獲得重視,刻板印象也逐漸翻轉。
新住民的人數逐漸上升為主要人口族群之一。移民署於2012年宣布新住民族群由「外籍配偶」正名為「新住民」,對新住民歧視雖有改善,卻仍舊普遍存在。從制度與權益上的平等待遇,或許才是解決歧視問題的重要關鍵。
根據109年勞動部的資料顯示,在台灣的外籍移工總共有將近72萬人,其中就有8成來自東南亞國家,但台灣關於東南亞的文化資源卻少之又少,「望見書間」關注到這個現象,便希望透過建立東南亞主題書店,提供給移工們一個專屬於他們的母語閱讀環境以及展現自己的舞台。
2021年九月美國聖荷西州通過一項決議,遲了134年正式對排華現象道歉。排華的歷史可追朔至1887年聖荷西華埠縱火事件,那年聖荷西華埠遭到一場人為的縱火燒毀,造成許多人流離失所。
在台灣有一個新創團隊,從越南引進「蒲草」製成吸管,這個純天然的植物吸管,不僅對環境零負擔,再加上將廢棄農地轉作、農民契作的方式,讓減塑的同時也能活化農村,達到便利性,實踐綠色經濟。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