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社福

多元社會 「新」子女的認同與歸屬

記者 陳昫蓁、王荷琇、何瑄/採訪報導

台灣自1990年代以來,與東南亞的跨國婚姻漸增。據內政部統計,已取得本國國籍及身分證的新住民共超過65萬人,成為台灣僅次本土漢族的第二大族群,而新住民的子女人口數也日益增加。

教育部統計,109學年各級學校新二代學生數合計30.5萬人,已占全體學生總跨國婚姻數之7.3%;近6年間,大專校院的新二代就增加了6.5萬人,就新住民與其子女人數總和已逼近百萬,然而,台灣的社會對他們並非十分友善。

新住民已成為台灣第二大族群。攝影/王荷琇

以前大眾對「跨國婚姻」的印象多數為「買賣婚姻」,伊甸基金會新移民家庭中心主任朱莉英說明,許多個案中的台灣家庭覺得,新住民新娘就是「買回來的」,導致母親、妻子的角色遭弱化。另外,根據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夏曉鵑研究顯示,媒體對於東南亞「外籍新娘」的報導,往往充斥負面、弱勢的形象。

伊甸基金會新移民家庭中心主任朱莉英。攝影/陳昫蓁

母親來自越南的新二代劉千萍指出,曾經閱讀媒體報導的相關文獻,發現在民國九十年代初期,台灣社會非常擔心跨國婚姻的孩子拉低人口素質,且根據學校的生活表現,評估新二代都有發展遲緩現象,時常將跨國婚姻的家庭成員當成社會問題,並以此方向做為政策討論。

越南新二代劉千萍。照片提供/劉千萍

兩種因素導致大眾產生刻板印象,生活在負面資訊與文化差異之下,新二代在成長過程中,需面對更複雜的自我認同問題,造成新住民家庭的孩子普遍自信心不足,不敢向他人表露新二代的身分。

劉千萍表示:「真正需要政府補助措施的人,也因社會污名標籤太強烈,而不敢公開移民背景。」但在過去20年間,她也觀察到藉由許多民間團體倡議,再加上新南向政策的推動,相關法規的通過都有新住民的參與,讓社會大眾逐漸重視新住民的訴求。

政府目前相當重視新二代議題,除鼓勵他們學習母國語言文化,產生連結、亦希望產生認同感進而建立自信,徹底擺脫過去刻板印象。長期致力於新住民事務的羅美玲立委辦公室助理胡雅雯舉例,身為新二代移民官的潘琳燕,藉由學習語言及知識,在查緝非洲豬瘟上有優秀的表現,擅長越南語的她成功攔截越南走私月餅。

另外,母親來自柬埔寨的陳靜華認為,新二代族群應主動站出來參與公共事務,「說明他們是怎樣的身分、背景,用這個身分做了什麼樣的事」,這個過程將會逐漸被社會看見,新二代群體要自行凝聚起來,共同為自己發聲。

柬埔寨新二代陳靜華。照片提供/陳靜華

除了政府與新二代的努力,民間團體也不斷舉辦相關活動推廣,不僅幫助新二代建立認同感,也讓他們周遭的親朋好友更了解其文化。朱莉英也呼籲大眾能更加包容、接納,加上新二代有許多學習母親文化的機會,可以藉此豐富台灣社會的多元性,產生更多的優勢及發展空間。

文化差異釀衝突 需翻轉刻板印象

過去的東南亞新二代可能因自己的身分特殊,容易受到來自學校、社會的異樣眼光。但自2016年開始推行新南向政策後,情況即有所改觀,不僅新二代的成長發展獲得重視,刻板印象也逐漸翻轉。

陳靜華表示,過往鄰里間因為她新二代的身分,容易出現一些歧視或負面的評價,因而促使許多新二代非常努力,無論讀書、打工等各方面都想做出亮眼的成績。她還提及,國中時期更曾因害怕校規責罰,而將外婆特地托人帶給她的祝福首飾取下。

家中的文化衝突,則是語言、飲食方面居多。陳靜華舉例,在長輩面前其實不太敢講柬埔寨語,「最好說台語」;而飲食方面,東南亞料理的味道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因此桌上會有兩道台灣菜、一道柬埔寨的涼拌料理,若吃了柬埔寨的食物可能讓長輩不開心,但那道菜卻是母親日常食用的。

父母來自緬甸的柳樹芊也回憶,因為東南亞醬料味道較重,國小時自己帶便當,一打開就會引來同學們的注目,總會聽到「好臭」、「你怎麼又吃那麼臭、有味道的東西」等話語,經常讓她無比尷尬。

緬甸新二代柳樹芊。攝影/王荷琇

陳靜華認為,改變人們對於新住民的刻板印象,需從生活周遭做起,先與家中長輩不斷溝通,了解彼此能夠接受的程度、極限,對於其他文化的認知如何,會比較清楚了解對方在乎的點是什麼。

再者,校園亦為重要場域,陳靜華建議,應拓展年輕世代的文化敏感度,宣導相互尊重的理念,就可減少因不了解所造成的誤會、負面影響。劉千萍也強調,人建立價值觀時多數發生在校園中,也期待規劃出沒有偏見、歧視、重視多元文化的課綱,讓學生們可以用平等、同理的態度,跟不同族群的人相處。

而針對新二代無法產生認同感的問題,陳靜華舉飲食為例,「大膽的吃不用特別避開」,藉此向他人證明非常認同自己的文化、飲食習慣。

提升母語能力 課綱納必修課

新聞媒體曾經對於「東南亞新住民」存在負面報導,甚至針對其子女貼上「發展遲緩」的標籤。具備印尼新二代身分、也是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全英語學士班助理教授的何景榮表示,相對以往,目前大家對於東南亞文化的歧視確實降低不少。他分析,主要關鍵為「網路」,隨著科技進步,取得資訊愈加便利,國際間文化相互交流,進而產生多元文化的理解,使族群間的隔閡逐漸消弭。

目前就業於淡江大學,同時也具備印尼新二代身分的何景榮。攝影/王荷琇

然而,許多人對新二代卻存在錯誤的想像,認為他們擁有雙語優勢,原先被看待成問題學生,現可培養成為前進東南亞市場的國際小尖兵。何景榮指出,大約僅有一成的人會使用雙親的母國語言。主因在於,家中長輩不允許孩子使用「野蠻語言」。東南亞文化對於長輩來說,大多停留在負面印象,母語不被家庭重視,缺乏環境的培養,導致多數新二代並不會說母語。

為了協助新二代母國語言的傳承,教育部於108課綱中,將新住民語列為國小本土語言的必修課程,顯示國家對多元文化的尊重,期望改變社會對新住民、新二代的負面看法。何景榮表示,此決策的最大價值在於,「這是我們中華民國政府都肯定的語言」,與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並駕齊驅,並透過多元文化教育的培養,減少族群間的歧視。

強化教育宣導 促進認識交流

隨著新二代在台人數日增,朱莉英表示:「觀念很難改變。」她指出,長期以來,民眾會有高低發展國家之區分比較,認為東南亞新住民在台社會地位較低,進而產生對新二代不同眼光及態度,使新二代缺乏自信心。因此在對民眾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宣導,即顯得十分重要。

羅美玲立委國會辦公室表示:「要製造公共參與的機會,讓台灣民眾與新住民直接的對話和交流,比較有效果。」因此,伊甸基金會不定時在校園邀請東南亞新住民進行文化分享、體驗活動;特別節日則進入不同社區設置攤位、舞台表演,採互動的方式,讓台灣學生及長輩們接觸東南亞文化。

此外,伊甸基金會針對不同年齡層新二代設計課程,從新住民母親或父親的原生國文化和在地台灣文化探索,再到前往東南亞國家進行社區服務及相關認識活動,增加自我認同感,並且以升班的方式,讓孩子長期與擁有相同新住民家長背景的同儕相處,強化歸屬感。

透過多元文化教育的內涵,減少族群間的歧視。攝影/何瑄

陳靜華表示,政府雖已執行相關計畫,希望宣傳相關活動時能前往偏鄉地區推廣,讓資訊和資源更為不足的家庭也能擁有參加的機會;朱莉英則建議,希望政府相關計畫能有前端及後端的配套,並且透過與企業合作,協助新二代就業。

朱莉英亦指出,許多新二代無法利用良好的升學管道,乃因新住民家長不懂中文,導致降低溝通與討論的機會,因此政府亦應注意語文翻譯的部分,以維護孩子們的權益。

朱莉英期許,台灣民眾應保持平等的對待與誠心的接納,多多給予新二代的小孩肯定與支持,提升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有動力去學習。而身為新二代的陳靜華則鼓勵下一代新二代,要正面直視自己的身分,理解自己的優勢,找對自己的出路。

 

看精彩融媒體報導:《多元社會 「新」子女的認同與歸屬

延伸閱讀:

擺脫負面標籤 小媽媽翻轉形象

提升原民語言環境 推動族語教師專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