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展法新上路 動物福祉成關鍵

記者 方姿婷、林欣愉、蕭舒云/採訪報導 新版《動物展演管理辦法》於今(2024)年7月正式上路,導致傳統娛樂性質的鯨豚秀即將成為歷史或轉型,除對業者產生巨大衝擊外,動保團體及學者亦擔憂,經營困難獲利不易,恐將導致展演動物福祉隨之下降;而在台盛行的寵物餐廳雖未納管,惟仍需注意業者的管理與經營方式,以及是否虐待動物或透過動物營利。

全階段英語教育 台灣學生的學習困境

記者 謝語萱、李鉞珍、林柏維/採訪報導 隨著國際化的浪潮襲來,許多家長為培養孩子的英語能力,不惜投入大量時間與金錢,讓孩子能與國際接軌,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12年國民基本教育也重視孩子在英語領域的發展,不僅將其列為校定必修,政府更推行「2030雙語政策」藉此提升全國英語水準。然而,由於資源分配不均及執行上的困難,導致政策難以全面普及與落實。

代理孕母可望解禁 法規制定仍待完善

記者 羅沁然、吳宗興、吳怡璇/採訪報導 衛福部於今年五月中旬預告修正《人工生殖法》,並計劃有條件開放代理孕母,引發社會廣泛討論。台灣長期在代孕合法化議題上充滿爭議,許多不孕家庭與人士寄望能透過修法打破限制,實現生育平權。然而,有女權團體認為,開放代孕可能導致弱勢女性淪為生育工具,如何確保孕母及新生兒的權利,是代孕解禁後的一大難題。

瘦身不復胖 正確減重觀念

記者 呂洪瑋、彭楷葇、姚領/採訪報導 近年,國人的肥胖率持續上升,據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2020年我國在東亞地區肥胖盛行率竟躍居首位。此數據使許多人開始警惕自身體態與健康的體脂率,並嘗試各種減重瘦身法讓外型改變,卻忽略了健康的重要性。減重不只需要運動,也需配合長期的健康飲食,才能有效達到減重的目的。

記憶的縮影 鐵窗花轉型文創工藝

記者 林曦、郭芃萱、張家葳/採訪報導 老舊房屋外,由黑鐵凹折後焊接成富士山、祥雲或幾何圖形的鐵窗花,在玻璃窗外築起一道兼顧美觀和防盜的保護層,守護老宅住家安全。隨時代變遷,考量人力成本和逃生安全,鐵窗花迎來轉型。除了在原先窗框上加設逃生口外,更有許多以鐵窗花為主軸的文創商品,讓承載台灣文化的鐵窗花得以在時光的洪流中站穩腳步。

重返職場不受限 再啟人生舞台

記者 陳鏡媄、陳欣瑜、陳韻安/採訪報導 許多重返職場的二度就業者,雖具備豐富經驗與成熟態度,但面對科技與體力挑戰時,仍需更多支持和協助,因此,政府和民間機構透過政策獎勵和就業培訓等方式,幫助他們開啟職涯「第二春」。其中,許多女性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選擇重返職場,更在其中發揮所長,這些故事是他們自我突破的縮影,同時也為全齡友善職場注入新啟發。

建立正確網路使用 避免過度沉迷社群媒體

記者 謝語萱、李鉞珍、林柏維/採訪報導 隨著社群媒體的普及,全球各國針對「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造成的影響」紛紛提出應對措施。2024年1月,美國佛羅里達州州長簽署法案,禁止16歲以下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同年9月,澳洲總理宣布跟進,將重新規範使用社群媒體的最低年齡。對此,如何有效協助青少年正確使用數位媒體、提升媒體素養,已成為當前重要的公共議題。

AI取代枕邊人 情感面臨新挑戰

記者 羅沁然、吳宗興、吳怡璇/採訪報導 AI伴侶的出現,改變現代人排解情感需求的方式。AI透過擬人化的互動,滿足人們對於情感的渴望,卻也引發隱私權與法律方面的爭議,其中資料安全便是一大隱憂,而未經同意模擬真實人物,還可能涉及智慧財產權問題。人們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之餘,需審慎評估可能的風險,​​確保AI的發展符合倫理與社會責任標準。

寵物長照興起 毛小孩終老安享餘年

記者 林曦、郭芃萱、張家葳/採訪報導 全國飼養寵物戶逐年增加,非貓犬類寵物同樣受青睞,寵物多元化的風潮下,飼主也應熟知不同寵物的飼養方式。而近年寵物面臨高齡化問題,老年寵物臨終前生活品質也成為飼主關心的焦點,其中高齡退役工作犬更是重點關注對象。對此,政府及民間協會積極推動長照服務,以減輕飼主負擔,也確保為人類社會奉獻的犬隻能安享天年。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