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重樺、謝旻蓁、李滎縈/採訪報導
在大城市的巷弄裡,或鄉村路旁街邊,門口掛著紅藍白三色旋轉燈,店內擺放幾張俗稱「馬殺雞椅」的電動座椅,師傅正用剃刀幫滿臉泡沫的男客刮鬍修面,不時高談闊論。這正是傳統男士理髮廳的常態樣貌,也是一般人記憶當中的刻板印象。它們看似被時光埋沒,或面臨顧客銳減、人才難尋、經營轉型以及即將被新興連鎖美髮店所取代等困境,但理髮師傅以其手藝和韻味,堅持讓這獨特的在地文化,得以延續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學徒歷程艱辛 培養專注耐心
傳統理髮廳理的師傅們普遍年長,他們從業長達數十年,然而在「出師」之前只能聽從前輩指示,做一些與美髮不相干的事。波士頓理髮廳老闆娘兒子歐先生(化名小歐)表示,起初學徒只能做些雜事,例如洗衣、做飯、打掃、帶小孩等工作,磨練一陣子才開始學習理髮技術。
政大理髮廳賴師傅(化名阿嬌)提及,當時做學徒長達三年,每天要幫忙砍柴燒水,完成後才有飯吃,相當辛苦。台北紅玫瑰理髮廳師傅陳廣義回憶,那時日復一日做相同的事,包括把工具擦到發亮,或是幫師父洗貼身衣物。雖然做學徒的過程繁雜瑣碎,但這些看似無關的雜事,卻培養師傅們專注工作時必須具備的耐心和觀察力。
洗剪吹燙 一條龍服務
相較於新型美髮業主打燙染,傳統男士理髮更著重「一條龍」的服務,從剪髮、洗頭、染燙、修面、按摩,甚至掏耳朵。小歐表示,他們會先評估客人的髮質軟硬,接著按照頭型,選擇合適的髮型。「老板娘對髮型十分挑剔!」小歐解釋,一般理髮師修剪完第一輪後大多不會再修飾,不過老板娘用電剪剪出髮型後,會再用剪刀反覆修飾細節。
除了常見的「一條龍」服務外,有些傳統理髮廳也有提供電棒燙、吹造型的服務。陳廣義表示,他們會使用從日本引進的電棒,幫客人做小捲燙,過程十分講究技術。在吹造型方面,小歐描述,老闆娘為了呈現出最完美的效果,特別挑選風量較小的吹風機,透過內建的陶瓷維持熱風,耐心的把頭髮一點一點吹彎。
在衛教常識尚未普及的年代,部分傳統理髮廳會用一些偏門的方式治療疾病。「洗眼睛就是拿刀子在眼皮內翻來翻去!」阿嬌表示,以前人們以為砂眼疾病是因為眼睛裡面卡沙子,所以理髮師傅才會用刀子伸進眼皮試圖把異物刮下來。城市洗頭主理人曾敬淳回憶,部分客人單純只洗眼睛,會請師傅用點眼液和玻璃棒清洗眼球,她還提到,當時甚至有治療咳嗽的藥水供客人使用,儘管這些都是被衛生局禁止的,卻也成為那個時期獨特的理髮廳文化。
輝煌鼎盛時期 顧客應接不暇
1980到1990年代是傳統理髮廳最輝煌的時期,「一個師傅每天起碼負責50顆頭!」陳廣義笑說,當時店內還有高人氣的四大天王師傅,許多人都搶著要預約他們的時段,甚至還有知名歌星、地方首長慕名而來。小歐也回憶,每天一大早就有客人來光顧,老闆和老闆娘一整天工作不間斷,連吃飯時間都沒有。阿嬌坦言,雖然每天都剪80顆頭以上相當疲累,但是剪出的好品質會讓客人想再次光臨,就連現任外交部長吳釗燮都是忠實顧客。
不僅如此,台灣的剪髮技術也揚名國際,俐落理髮廳主理人路易斯表示,三、四十年前鮮少人有機會出國,然而以精湛剪髮技術聞名的張佩秀老師,卻能受邀至泰國曼谷表演,即可顯示傳統理髮技藝在當時非常受到重視。
但在此時期亦曾出現奇特現象,少數店家為賺取更多利潤,會將理髮椅設計成可攤開成一張床的按摩椅,藉以從事色情按摩。城市洗頭主理人曾敬淳表示,為了區隔那些暗藏色情的理髮廳,正規店家會在店門口張貼「純」字,以證明自身的清白,卻也意外成為理容院文化的特色之一。
經營轉型 面臨後繼無人窘境
針對當前市面上「百元剪髮」的興起,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詹昭能表示,台灣社會一直有「葡式蛋塔」的現象,一開始有幾間生意好,之後便形成從眾效應,再加上百元剪髮相當便利且物超所值,這樣的趨勢即對傳統理髮廳造成嚴重影響。
面臨百元剪髮興起以及物價波動造成的衝擊,傳統理髮廳被迫進行改造,但同時也會面臨心態上的反彈。小歐坦言,「你是一個大師傅了,叫你剪一百塊的頭你願意不願意?」即使身處困境,對理髮師傅而言,降價仍是考驗尊嚴的一件事。
除經營型態的改變外,人才的養成更是問題核心。阿嬌表示,傳統理髮師傅與現在僅需受訓三個月即可考證照的理髮師不同,早期必須從學徒做起,至少要經過三至四年學徒的磨練,且在這段時間還需打雜、賺錢給師父。詹昭能則認為,在現代社會,傳統理髮的技藝難以相同方式傳承,因為願意當學徒的人相對稀少,且大多師傅年事已高,有些師傅並無傳承意味,像是波士頓老闆娘雖有學徒,仍放棄延續店面。
提及傳統理髮廳的推廣,詹昭能表示,現今有許多廣告、電影以此為題材,增加他們在螢幕前的曝光度,向大眾傳遞懷舊文化,然而若缺乏活動續航力,到最後可能呈現後繼無力的狀態。因此,傳統理髮廳的振興重點不在於廣告行銷,而是取決於他們是否有想轉型的心態。
穿越時空設計 推廣復古情景
傳統理髮廳對於現代人來說比較陌生,但在過去卻相當受歡迎,現今有人開始推廣「老派設計,新式理髮」,讓客人在享受剪髮服務的同時,也能體會古早味裝潢、擺設帶來的真摯情感。
路易斯表示,先前台中眷村文物館邀請他去設店,那裡的環境有時空交錯感,彷彿停留在三四十年前,就連牆壁都是空心磚。他還透露,為了符合傳統理髮廳的樣貌,他決定保留這些原有的特色,甚至到處奔走蒐集懷舊文物,讓顧客一走進店內,就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路易斯挑選的裝飾品皆是台灣早期所謂的高檔貨,例如賓士髮乳、桶裝長壽香菸等。他驕傲分享:「外面那盞旋轉燈,全台獨一無二!」因為它的材質是賽璐璐片,脆化後會產生一些裂痕,這正是他想要的台味古董。俐落剪髮陳威龍(化名龍哥)則表示,他們品牌旗下的「大方理髮」的造型,相較於以固定幾款老派髮型為範例的傳統理髮廳不同,而是依客人合適的髮型,進行漸層、兩側推白等造型處理。
「大方理髮」有一套將傳統理髮重新包裝的行銷模式,路易斯自信表示:「One hour, One barber, One service.」設計師一旦與客人約定,那個時段就只能專心服務對方,用此等精神讓客人享受尊榮感,同時設計師亦可有較充裕的時間,補充後續的打理方式。他也坦言,他們在打廣告方面花費不多,大部分是仰賴顧客宣傳、介紹。
談及傳統理髮廳的推廣,曾敬淳表示,「這種感覺就像體驗了一趟超乎想像的旅行!」身為台南「華谷理容」二代的她,起初對理髮業一竅不通,但覺得家中十幾間按摩包廂閒置很可惜,因此在2015年,將其改造成膠囊旅館,提供給背包客入住,也因此開啟她的傳統理髮廳之旅。
原為策展人的曾敬淳,決定策畫「理容院城市旅行展」,她解釋,這是一個沒有展期的展覽,主角是台南的數間傳統理髮廳。曾敬淳以這些傳統理髮廳為出發點,向外拓展景點,製作成一本私房導覽手冊,讓來自各地的民眾親身踏入街頭巷弄,沉浸在新鮮感中,同時也為店家增添生氣。
此外,曾敬淳提及,在2018年他們建造一個城市洗頭車,一群人扛著改裝的裝置藝術在路上走,讓民眾體驗一邊洗頭一邊走訪城市的滋味。在宣傳方面,台南市文化局與文化部也曾資助經費、提供顧問,協助他們拍攝相關影片。
民眾體驗後的回饋讓曾敬淳相當感動,她認為,這個活動不僅讓大家感受到傳統理髮廳的溫情、文化,也改變傳統理髮手藝不好的成見。Youtuber 林浩偉(化名牛舌)坦言,在拍攝傳統理髮廳影片前,一直覺得他們的剪髮技術跟百元理髮無甚差別,然而實際走訪二十間傳統理髮廳後,才發覺老師傅們身懷絕技,讓他十分讚嘆。
一如曾敬淳所言:「走進傳統理髮廳像是穿越時空!」每一間傳統理髮廳對她而言都是一場探險,但唯有如此,才能將其轉換為在地化的深度之旅。時代在進步,人們的生活型態不斷改變,那盞代表傳統理髮廳的三色旋轉燈,依稀在為曾經創造的輝煌,努力的轉動著,為人們再現古早年代的浮光掠影。
延伸閱讀:
<
p class=”entry-title”>暖心美髮廳 化身長照資訊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