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公衛

擱淺數增加 正視鯨豚救援與保育

記者 思宣羽、趙紜甄、韓湘紜/採訪報導

鯨豚擱淺的數量逐年上升,2017年通報鯨豚擱淺數還不到100件,到了2019年到達150件,背後原因多半是因為人類誤捕、船隻撞擊、不當賞鯨等,這些環境壓力都會導致鯨豚受傷。人類各種不當行為,最終也會因為食物鏈被汙染,經過循環後再次回到人類身上。

台灣鯨豚擱淺數量逐年上升,死亡擱淺的比例也越來越高。資料來源/中華鯨豚協會、製圖/劉庭妤

鯨豚擱淺危險高

近年台灣的鯨豚擱淺通報數量逐年升高,根據中華鯨豚協會統計的資料顯示,導致鯨豚擱淺的原因有22%是誤捕,有17%是感染導致死亡,3%是船隻撞擊,另外51%則因屍體腐爛嚴重而無法判斷,除上述原因外,誤食人類廢棄的海漂垃圾或是海上工程噪音等,也會對鯨豚造成影響。

除了因過半屍體嚴重腐爛而無法檢驗外,其餘鯨豚擱淺最大宗原因為誤捕。資料來源/中華鯨豚協會、製圖/劉庭妤

解剖鯨豚屍體後,在體內發現的塑膠垃圾袋。照片提供/中華鯨豚協會

中華鯨豚協會副秘書長曾鉦琮提到,除了鯨豚擱淺,台灣更存在蓄意捕捉鯨豚的問題,如:台灣西南部沿海地區有鯨豚市場、南方澳漁港有鯨豚黑市交易等。漁業署也回應,鯨豚類屬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18條規定,保育類野生動物不得獵捕或宰殺,違者處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0萬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金。

曾鉦琮說,2018年起發生多起集體擱淺事件,可能與海底的軍事活動有關。有幾起案例發生在同樣的時間點,同種類的鯨豚在各地集體擱淺,那個時候附近正在進行軍事訓練,鯨豚擱淺與潛水艇、驅逐艦的聲納有關,而聲納會干擾鯨豚聽力,造成鯨豚驚嚇,瞬間跑上岸。

船隻撞擊受傷、感染生病都會導致鯨豚擱淺。照片提供/中華鯨豚協會

鯨豚救援

中華鯨豚協會1998年成立,倡導有關鯨豚之研究、保育及教育等相關事務。救援範圍包含花蓮及中部以北,台中以南以及台東地區則是由成大鯨豚中心負責。曾鉦琮提到,救援須有事前訓練,包括救援工作、野放作業流程和評估等,若遇到鯨豚死亡會進行解剖。

救援過程具有危險性,曾鉦琮過往經驗中,曾經遇到一隻在翻滾的小虎鯨,翻滾行為通常是感染所導致,當時救援隊把小虎鯨固定住,竟引來另外四隻虎鯨不滿,圍著救援人員頂撞,而鯨豚的牙齒都是犬齒,救援隊在過程中皆需提高警覺。

志工、工作人員在救治受傷的鯨豚。照片提供/中華鯨豚協會
志工、工作人員在訓練經過救治後的鯨豚,確認牠是否會換氣等等。照片提供/中華鯨豚協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簡稱黑潮基金會)執行長林東良說,目前處理鯨豚擱淺主要以中華鯨豚協會及成大鯨豚中心為主,黑潮基金會為輔。

中華鯨豚協會副秘書長曾鉦琮提到,源頭減量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汙染。攝影/趙紜甄

林東良表示,若救援人力無法及時到場,黑潮基金會第一線協助到現場判斷鯨豚種類,並且進行初期的採樣,確保DNA能被留下來,若要在東海岸進行解剖,便會號召當地志工到現場協助支援。

曾鉦琮說,降低鯨豚擱淺的問題,一般民眾能做的是不用一次性塑膠、不用吸管等,若要讓整個環境變得更好,也需要政府、民眾還有科學家一起努力保持,從源頭減量是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汙染

政府也必須要做好相關的水處理以及排放廢水的準則,若水處理管線沒有處理好,排到大海之後,經過一層又一層的食物鏈,最終又會再次回到人的體內。

另外,黑潮基金會和中華鯨豚協會都會進入校園、社福及醫療機構演講、擺攤進行宣傳,也曾舉辦營隊來宣導鯨豚擱淺相關議題,未來也策劃展覽,以鯨豚標本在台灣博物館展出,用多元的方式來宣導。

海上工程噪音 鯨豚聽力受損

海洋哺乳動物有一套複雜的聲音感知系統,鯨豚類擁有聲納系統,牠們會利用回聲定位來導航、覓食以及躲避天敵。而人為發出的中型聲納會影響鯨豚的導航能力造成擱淺問題。

曾鉦琮提到,近期政府因為綠能家園政策,要建立250隻的海上風力發電機,在建造的過程中,鯨豚會因為打樁施工造成聽力受損,然而一台風力發電機要敲到定位,必須要敲擊約40008000下,所以這個瞬間過大的噪音很容易造成鯨豚失鳴。

曾鉦琮說,聽不見的鯨豚不能夠野放,「牠的下場只有死,除非你要長期養他。」以台灣的現況而言,收營單位、水族館等不願長期養這類大型野生動物。

因此曾鉦琮提到,中華鯨豚協會近期推動海上鯨豚觀察員相關政策,因為綠能家園政策下的海上施工是不可抗拒的因素,但若是有鯨豚觀察員,即可事先確保施工的海域範圍內有無鯨豚的蹤跡,並且跟施工單位接洽,發現施工範圍內有鯨豚出沒,採行抗噪或減低干擾的措施減緩對鯨豚的傷害,甚至停工等待鯨豚離開。

但是台灣的海上工程幾乎是沒有明確的法規規定,雖然廠商承諾在施工的過程中願意聘請觀察員,曾鉦琮認為,廠商通常是說一套做一套,直到2018年初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簡稱海保署)成立,才開始認真規畫。目前海保署並沒有實際法規規範,因此還是要看廠商是否願意配合。

推動友善賞鯨 保護鯨豚生態

商業性賞鯨活動是國人的休閒娛樂之一,盛行在花東、宜蘭一帶,但有些賞鯨模式容易干擾鯨豚的活動,海保署也製作了關於友善賞鯨的指南,希望民眾遵守友善賞鯨方式減少對鯨豚族群造成的衝擊。

在賞鯨時,經常發生許多船隻包圍同群鯨豚、距離鯨豚太近,或是從一群鯨豚中直接穿過的情形。曾鉦琮說,最適當的航行方式是與鯨豚平行,在外圍繞行並不隨意打散牠們的隊形,當遇到鯨豚在船首乘浪時,不要突然改變航向,且賞鯨時一次不超過三艘船。

曾鉦琮也提到,由於鯨豚對聲音非常敏感,當螺旋槳製造出的聲音離牠們太近時,容易對牠們的聽覺造成傷害,因此船在前進時應保持怠速,並距離50公尺以上,降低噪音干擾。除了對聲音較敏感外,有些鯨豚種類在白天是處於休息時間,過大的噪音也會影響牠們的休憩品質。

中華鯨豚協會針對東北角和龜山島的鯨豚族群進行牠們與賞鯨船之間的互動調查,紀錄龜山島海域的鯨豚數量和分布,並與當地業者合作,讓業者可以分散賞鯨船的數量,調整原本的商業模式。此外,協會也自行設計App讓參與賞鯨活動的民眾與他們一起紀錄發現的鯨豚數量和地點,達到人與動物的平衡。

中華鯨豚協會自行設計的遊戲App,讓民眾共同調查鯨豚的出沒地點。攝影/趙紜甄

曾鉦琮希望能透過調查、合作、宣導和公共議題的推動等,降低賞鯨活動對鯨豚的威脅,讓民眾和賞鯨業者實現真正的友善賞鯨。

國人認知低落 海洋教育需加強

國內的海洋教育仍停留在校園內,黑潮基金會創會董事長廖鴻基說,即使海洋教育近年已推入課綱,但若沒有靠近海的地理資源,也無法順利地將教育推到海洋現場。

廖鴻基也提到,從事海洋活動仍有些現實上的限制,除了不合時宜的法令及整個社會的思維認為從事海洋活動是危險的,整個社會不鼓勵我們的社會積極面對海洋及從事海洋相關活動。

目前海洋教育被教育部定義在融入式議題之中,所以不會有專門領域、學程去探討海洋教育或進行有系統的學習,而是將海洋教育融入到各科目中,再從各科別去把海洋的知識及資訊傳達給學生。

林東良說,教育工作若要順利推動,需有更完整的規畫,首先從老師的培訓著手,讓老師對海洋有基礎的認識,才能更擴大執行海洋教育,否則會面臨老師本身不具有海洋相關經驗,甚至是對海恐懼,在傳達資訊時就會用較偏頗的詞句,學生反而因此受到負面影響也畏懼海洋,這樣的結果並不是基金會所樂見的海洋推廣教育。

關於台灣人對鯨豚保育的認知,曾鉦琮說,80%的民眾都聽過鯨豚,其中知道鯨豚為保育類動物的人約占60%,但真正清楚鯨豚擱淺時須要解救的人卻只有40%左右,除了文化之外,教育也是其中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曾鉦琮也說,在台灣很多民間社團有進行海洋教育,例如台灣海洋環境教育協會就一直有在推廣;而願意邀請環境教育的單位跟學校很多,只是和傳統教育比起來,環境教育仍然相對佔少數,80%的學校都還是由校內老師自己來教,協會只能透過講座方式進行海洋教育,曾鉦琮認為不光是教育單位,民間單位也需要一起努力。

在海島國家,海洋教育應該親近海洋開始。照片提供/中華鯨豚協會

延伸閱讀:

柬埔寨禁騎象 展演動物不再落淚

阿河效應 展演動物福祉引社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