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柬埔寨禁騎象 展演動物不再落淚

記者 陳靖惟、司宜禾、賴怡君/採訪報導

東南亞各國向來是知名旅遊勝地,大象秀及大象騎乘服務更是當地熱門觀光行程,然而,這些活動卻是將遊客的歡樂回憶建築在大象的痛苦之上,大象因不勘酷暑與過勞致死的事件層出不窮,因此,吳哥窟自2020年起禁止一切大象騎乘活動台灣則在2014年河馬阿河事件後,對於動物保護議題日趨重視,國際上也有不少企業為動物保育共同努力。

柬埔寨將於2020年禁騎大象。圖片來源/Pixabay

東南亞大象的辛酸淚

東南亞國家與台灣地理位置相近,熱帶文化風情,吸引不少遊客前往,旅行規畫中不乏有觀賞大象秀及大象騎乘服務。但是這些看似新鮮有趣的特色活動背後,卻藏有不少辛酸的故事。

東南亞有許多國家提供大象秀及大象騎乘服務。資料來源/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製圖/陳靖惟

關懷生命協會倡議主任林韋任提出,大象騎乘服務並非「騎乘」這項動作造成危害,因為大象可承受較大的重量,最主要為盜獵及訓練過程兩方面。業者因象隻需求尋求盜獵管道,造成大象保育困難。

另外,透過綑綁及用象鉤刺、戳敏感且脆弱的皮膚,例如耳背、眼睛周圍、象鼻等,以求大象的穩定,這些訓練過程都造成牠們極大的心理傷害。

曾參加過騎乘大象行程的遊客顏意琳根據旅遊經驗表示,在遊客面前,雖然象夫對待大象的態度和善,但手上都會有象棒等工具,防止大象突然失控或藉以控制大象方向。

東南亞國家有許多以大象為娛樂的活動。圖片來源/Unsplash
大象權益受國際重視

2016年四月,一頭大象因不耐40度高溫,在艷陽下乘載兩名遊客40多分鐘後倒地不起,事後獸醫證實,其因酷暑而心臟病發身亡;2018年也發生另一起大象過勞致死事件。愛護動物人士因此發起連署,呼籲當局禁止騎乘大象活動,並在48小時內得到超過14000人響應,受到國際及柬埔寨政府的重視。

大象因不勘酷暑與過勞致死的事件層出不窮。圖片來源/flickr

今年六月吳哥窟象群委員會(Angkor Elephant Group Committee宣布,自2020年起,吳哥窟禁止一切大象騎乘活動,原有的14隻大象將移至保育區,以自然的方式度過餘生,顯示國際對於動物權益有更多重視。

此外,有不少友善動物救援團體持續為動物權益努力,如泰國的大象救助庇護組織(Elephant National Park,以及與泰國觀光局合作推出綠色旅遊行程的大象世界(Elephants World,收留許多曾受迫害的大象,透過分享每隻大象的成長故事,並讓遊客與志工在餵食、幫大象洗澡的互動過程中,了解大象真正的生活作息與動物保護權益。

國際上有不少友善動物救援團體持續為動物權益努力。攝影/司宜禾
阿河事件促使修法

2014年阿河事件,一隻河馬在被運送過程中慘摔兩次後身亡,引起社會很大的震撼和省思,也帶出不只身在東南亞的大象,台灣也存有展演動物福利的問題。林韋任指出,阿河事件對於動物保護法具有關鍵的影響,以往的動保法對於展演動物、業者及產業都沒有規範,阿河事件促使後來動保法的修法。

阿河事件發生後,河馬用眼淚換來動保法進步。攝影/司宜禾
動保法修法兩大變革

2018年動保法動物展演行為相關條文已被通過,台灣動物法律扶助協會表示,動保法第3將「展演」定義為「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以動物供展示、表演或與人互動」。

林韋任補充,這是此次修法的重大變革之一,也就是說,連去海產店吃飯,在水族箱中挑選想撈起現煮的海鮮,也是展演行為的一種。另外一項變革則是將動物展演行為從正面敘述,改為負面表列,展現修法後動保法對展演動物的最大保障。

動保法關於展演動物的主要變革。資料來源/立法院台灣動物新聞網、製圖/柯芷筠

然而,林韋任卻表示,動保法又被戲稱為「天龍法」,因其立法嚴謹、處罰金額高,跟一般民眾認知有所落差,造成執行上有一定難度,所以在動保法修訂後,展演空間的稽查最為重要。另外,水生動物雖然也在動保法範圍內,卻較少受到討論,是未來可努力與加強的方向。

近年來,國際上動保議題逐漸重視,許多企業對展演動物都有所表態,林韋任舉例,像是Airbnb推出以野外動物觀察來取代動物園的行程、Instagram針對照片或影片內容涉及動物展演行為都會做出提醒。

水生動物是常被忽略的「展演動物」。攝影/陳靖惟
動物園存在意義

多數人認為動物園是寓教娛樂的最佳地點,然而2014年的阿河事件,促使動保法修正,也引起大眾反思動物園展演問題與存在意義,以及是否為教育大眾動物知識的唯一管道。

動保法第6-1:「任何人不得以動物進行展演。但申請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許可,或屬中央主管機關公告免經許可之展演動物類型、條件、方式或場所者,不在此限。」因此動物園只要取得地方主管機關許可,並遵守動物展演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展演是合法的。

臺北市立動物園。攝影/司宜禾

近年來,動物園積極進行保育計畫,台北市立動物園研究助理鄭惟仁表示,台北市立動物園近幾年也積極參與國際動保研究合作案,如與歐洲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合作的金剛猩猩保育計畫,為避免動物在圈養下造成刻板行為,在硬體上做了動物行為豐富化的措施。

鄭惟仁說明台北市動物園為避免動物出現刻板行為的措施:

部分國家已關閉動物園,例如中南美洲的阿根廷哥斯大黎加。台灣動物法律扶助協會表示,因為動物並非以娛樂或是取悅民眾為目的,除非因救援或特別保育需求,不然活動範圍固定在狹小空間,根本不符合動物生態本性,因此動物園所看到的動物並非常態,教育價值非常有限。

動物法律扶助協會也說明,現代科技進步,應跳脫以「教育」做為經營動物園的理由,可利用YouTube或電視觀看相關動物頻道及影片,若有臨場教學研究需求,建議前往國外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透過無人機與紅外線熱影像鏡頭考察,才能全面學習。

寵物餐廳是否屬展演 以目的區分
民眾可以在寵物餐廳與寵物進行近距離互動。攝影/司宜禾

寵物餐廳是否屬於展演,要看動物在餐廳的「目的」。台灣動物法律扶助協會表示,動保法第3將展演定義為「供展示、表演或與人互動」。若寵物在餐廳是為展示給客人看、有表演性質或和客人互動,不管互動是否有額外收費,就是「展演」,違反動保法第6-1條第一項「免經許可之動物展演類型條件方式或場所。」

不過,若餐廳內的店狗或店貓是餐廳老闆的寵物,本身只是住在餐廳或是跟著主人來上班,不以展演行為的目的,則以動保法第5飼主責任規範之。林韋任以貓咪咖啡廳為例,他指出,有很多業者,同時為貓咪咖啡廳的老闆與貓的飼主,這類型的咖啡廳通常無法受法律規範。

寵物餐廳的店狗momo及老闆合照,老闆同時也是momo的飼主。攝影/司宜禾

目前也有許多愛心寵物咖啡廳,比如「浪浪別哭」。台灣動物法律扶助協會表示,其目的是「送養」,而非「展示、表演或與人互動」,因此不算動保法所規定的「展演」。

許多人想養寵物,卻因空間、金錢及時間遭受限制,無法如願,寵物餐廳通常是大眾接觸汪星人與喵星人的好選擇,透過將寵物當作店內活招牌,並與客人建構連結性的商家已不再少數。

許多人想養寵物,卻因空間、金錢及時間遭受限制。照片提供/何語瑭

不過,今年四月泰國曼谷一間貓咪咖啡廳卻被踢爆虐貓,讓人不免擔心生活在寵物餐廳的動物安危,民眾若發現寵物餐廳違反動保法之行為,可拍照存證依法向動物保護處檢舉,一同保護每一個小生命。

 

延伸閱讀:

阿河效應 展演動物福祉引社會關注

河馬浴場開幕 動物園打造原棲地景觀

臺日雙方共策展 推動野生動物保護

神豬比賽存廢爭議 傳統與人道拉扯